3个月内连发两次脑梗微米级微创畅通颅
2021-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3个月前,42岁的陈建发生轻微脑梗,治疗后回家休养。没想到,上周他再次发生脑梗,话也说不清了。好在家属意识强,马上电话报告了之前的接诊医生,迅速将病人送医院急诊手术治疗。
“王老师,陈建今天突然又说不清话了,但手脚还是好的。”3月23日,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琰,突然接到了一个患者家属的电话。王琰马上记起来了,陈建只有42岁,3个月前因脑梗来院,保守治疗后回家休养,万万没想到仅仅过了3个月再次发生言语不清的症状,“我在电话里告诉他的爱人,很可能是再次中风,医院急诊卒中中心。”与此同时,王琰马上通知卒中中心做好准备。
医院,卒中中心团队马上为他安排了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左侧颅内动脉严重堵塞,并且有新发脑梗塞。由于病人是二次脑梗,而且有高血压史,平常还吸烟,这次必须得手术治疗,否则下次脑梗极可能导致严重瘫痪,这样的话家里的顶梁柱可就倒了!医生为他完善了术前评估,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并与家属沟通签手术同意书。
陈建接受了“微米级的微创介入手术”,医生在他的大腿股动脉处约5mm的地方开切口,穿刺股动脉,用微米级的超细导丝到达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远端狭窄处,然后送入直径2.5mm的颅内动脉支架,撑开堵塞的血管,让患者血流完全恢复正常。术后第2天,患者就能下地行走,第5天就痊愈出院。
那么,什么是脑梗?
脑梗就是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约6秒发生一人,21秒死亡一人。很大一部分患者中风后导致严重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对患者及家庭都是极大的痛苦,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且目前呈现出明显年轻化的趋势,二三十岁患脑中风已经是屡见不鲜。
在此,医院卒中中心负责人王琰提醒市民
如何识别?记住“中风”:1看脸是否歪斜、2看双手是否有一侧麻木无力、3聆听有没有言语不清,说话不利。一旦有上述任何一个症状,需要高度怀疑中风。
一旦出现“脑卒中”,怎样急救?
在黄金6小时以内到达就近的“卒中中心”经过静脉溶栓或介入取栓,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得到良好的恢复。
怎样预防“脑卒中”?
患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心脏疾病、肥胖等。在医生指导下把这些危险因素严格控制好,并进行定期健康体检,才能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与复发。
卒中中心专家简介
王琰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成都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医院卒中中心技术总监,神经内科支部书记,擅长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诊疗手术以及神经内科各类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罗霜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科室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对神经外科创伤、肿瘤、血管病(血管畸形、动脉瘤)、鞍区占位病变(垂体瘤、颅咽管瘤、拉克氏囊肿)、颅底肿瘤、听神经瘤,复杂动脉瘤等疾病等有深入学习研究,擅长神经外科创伤、肿瘤、脑血管病。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刘彦
副主任医师
博士,介入诊疗科科室负责人,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肝脏疾病(肝硬化及并发症、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免肝、肝衰竭)及胰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消化内科门诊)
周二下午(肝病门诊
易明亮
副主任医师
麻醉科主任,医学博士,擅长疼痛治疗:脊柱相关性疼痛,椎间盘相关疼痛,颈、肩部、四肢疼痛,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痛,晚期癌痛等疼痛治疗,尤其擅长超声引导下的疼痛精准治疗。
来源:神经内科
编辑:周宏伟
作者:王琰
编稿不易,来都来了,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