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怎么办,学会护理很关键
2018-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什么是颅脑损伤: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其分类根据颅脑解剖部位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合并存在。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包括颅盖骨线状骨折、颅底骨折、凹陷性骨折。脑损伤包括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按损伤发生的时间和类型又可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按颅腔内容物是否与外界交通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根据伤情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特重四型。
什么原因会引起颅脑损伤:和平时期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失足跌倒、工伤事故和火器伤;偶见难产和产钳引起的婴儿颅脑损伤。战时导致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房屋或工事倒塌、爆炸性武器形成高压冲击波的冲击。
有什么表现呢:
1.一般表现
(1)意识障碍绝大多数病人伤后即出现意识丧失,时间长短不一。意识障碍由轻到重表现为嗜睡、蒙眬、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2)头痛、呕吐是伤后常见症状,如果不断加剧应警惕颅内血肿。
(3)瞳孔如果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光反应消失,病人意识清醒,一般为动眼神经直接原发损伤;若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且多变,表示中脑受损;若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应消失,一般为桥脑损伤;如果一侧瞳孔先缩小,继而散大,光反应差,病人意识障碍加重,为典型的小脑幕切迹疝表现;若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光反应消失,多为濒危状态。
(4)生命体征伤后出现呼吸、脉搏浅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一般经数分钟及十多分钟后逐渐恢复正常。如果生命体征紊乱时间延长,且无恢复迹象,表明脑干损伤严重;如果伤后生命体征已恢复正常,随后逐渐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变慢,常暗示颅内有继发血肿。
2.特殊表现
(1)新生儿颅脑损伤几乎都是产伤所致,一般表现为头皮血肿、颅骨变形、囟门张力高或频繁呕吐。婴幼儿以骨膜下血肿较多,且容易钙化。小儿易出现乒乓球样凹陷骨折。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伤后反应重,生命体征紊乱明显,容易出现休克症状。常有延迟性意识障碍表现。小儿颅内血肿临床表现轻,脑疝出现晚,病情变化急骤。
(2)老年人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时间长,生命体征改变显著,并发颅内血肿时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但呕吐常见,症状发展快。
(3)重型颅脑损伤常常可以引起水、盐代谢紊乱,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脑性肺水肿及脑死亡等表现。
常用检查方式及如何诊断:
1.X线平片检查
X线平片检查包括正位、侧位和创伤部位的切线位平片,有助于颅骨骨折、颅内积气、颅内骨片或异物诊断,但遇有伤情重笃病人不可强求。颅骨线性骨折时注意避免与颅骨骨缝混淆。
2.CT检查
CT检查可以快速如实反映损伤范围及病理,还可以动态观察病变的发展与转归,但诊断等密度、位于颅底或颅顶、脑干内或体积较小病变尚有一定困难。
3.MRI检查
对于等密度的硬膜下血肿、轻度脑挫裂伤、小灶性出血、外伤性脑梗塞初期及位于颅底、颅顶或后颅窝等处的薄层血肿,MRI检查有明显优势,但不适于躁动、不合作或危急病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伤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眼部征象、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小脑体征、头部检查、脑脊液漏合并损伤。另外要考虑影响判断的因素如酒后受伤、服用镇静药物、强力脱水后、休克等。颅脑损伤早期诊断除了根据病人的致伤机制和临床征象之外,还要选择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首选CT扫描。
如何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轻、中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颅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脱水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呼吸道处理、脑血管痉挛防治、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处理、抗菌药物治疗、脑神经保护药物等。
2.手术治疗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原则救治病人生命,恢复神经系统重要功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或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合并症或后遗症。主要手术方式有大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清创术、凹陷性骨折整复术和颅骨缺损修补术。
怎么做到有效的护理:
术前指导:1.头部备皮以防止感染。2.术前留置导尿以监测尿量。3.全麻术前禁食10~12小时,禁饮6~8小时,防止术中呕吐引起窒息。4.根据医师医嘱术前给药。如:安定针、阿托品,可起镇静、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术后指导: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清醒后血压平稳可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2.术后需吸氧,请勿随意拔出吸氧管。3.头部引流管接无菌袋床头低体位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翻身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防止引流管脱落。4.口轻护理:以防真菌感染、腮腺炎等,每日口腔护理2次,并观察口腔黏膜状态。5.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定时在鼻饲前翻身拍背吸痰,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6.早起进行功能锻炼对颅脑损伤的病人有重要的意义。肢体瘫痪病人功能康复训练,注意由小关节到大关节,先轻后重,由被动到主动,由近心端及远心端,先下肢后上肢,循序渐进。
出院指导:1.按医嘱继续服用健脑,促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2.加强营养,多食健脑、促神经功能恢复的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等。3.外伤性癫痫者,不能单独外出、不宜登高、骑车、驾车、游泳等。坚持长期、定时口服抗癫痫药物,一般3~5年。4.颅骨缺损者应注意保护缺损区,外出时可戴手术安全帽,手术3个月~半年后可考虑行颅骨修补术。5.继续选择性进行康复训练及门诊理疗。6.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消除思想顾虑,增加康复信心。6.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变化,及时复诊。
颅脑损伤不可怕,只要及时就医,坚持治疗,尽早康复锻炼,又是新的人生,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