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ldquo斑块rdquo不简
2020-8-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颈内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十分密切,大约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病变引起的。而动脉狭窄的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息息相关,当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每增加10%,脑梗塞的风险就会增加26%。
近日,72岁的张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突然出现头晕、说话不清晰、右手软绵无力,医院就诊。
神经外科主任王润辉经详细检查后,发现张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全身血管粥样硬化严重,尤其是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形成,导致颈内动脉狭窄约90%,脑内血流明显减慢,左侧大脑半球出现了一个新发脑梗塞病灶,直接导致了这次发病。
张伯的左侧颈内动脉随时有可能发生斑块脱落或闭塞,引发更严重的脑梗塞出现,导致严重致残甚至致死的后果,必须尽快手术,治疗重度狭窄的左侧颈内动脉,改善脑血供。王润辉和科室医生经过详细、反复的术前评估,结合老人的身体状态,决定为张伯行左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过程中,张伯血管狭窄处斑块经过三次球囊扩张后反复快速回缩,支架难以进入狭窄部位,面对这种极少见情况,王润辉主任不慌不乱,再一次球囊扩张后,利用导引导管的支撑,果断快速地释放支架撑起狭窄的颈内动脉,顺利完成这个难度系数高的手术。
术后,张伯狭窄的血管即刻恢复正常,受阻的脑血流得到恢复,颅内动脉缺血症状明显改善,以后发生脑梗塞的风险大大减少。张伯也自觉头晕症状消失,右侧肢体及语言恢复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术后5天后康复出院。
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治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主要是以血管内介入技术为基础,采用球囊或是支架扩张颈动脉的狭窄部位,从而达到重建恢复颈动脉正常血流的目的。这种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且能显著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卒中风险。
近年来,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正逐渐成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除颈内动脉狭窄可以实行支架植入术外,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等动脉严重狭窄,有支架手术适应征的患者,也可施行支架植入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
目前,总医院神经外科已独立完成神经介入造影及治疗余例,积累了丰富经验,术前严谨的分析、检查和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尚无一例介入手术并发症出现。在任丘地区是首个独立开医院,在沧州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专家介绍
王润辉
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医院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意识障碍学组常务委员、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脑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1年,擅长缺血及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和颅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
荣获河北省第一届医师技能竞赛二等奖、华北油田公司十大明星员工、华北油田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宝石花医疗集团首届医师节优秀医师、总医院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主医院多项课题,获得沧州科技进步奖2项、华北油田公司科技进步奖4项。在国内核心医学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神经外科病区主任办公室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