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因病去世关于心梗,这篇科普你一定

2021-8-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来源丨央视体育、医学之声、人与健康网、丁香园等

最好的挽救就是预防

导语

3月6日上午消息,前中国国家队队长、大连足球名宿迟尚斌因心梗不幸去世,享年72岁。

心梗,越来越多地成为夺走人类性命的元凶,如何防,怎么救?你必须知道……

迟尚斌年出生于大连,球员时代效力于辽宁,曾代表国足参加过亚洲杯、奥预赛和世预赛等重大赛事。

作为教练,他曾先后执教大连万达、四川全兴、厦门远华、河南建业、江苏舜天、深圳健力宝等队。

在-年率领大连万达创造联赛55轮不败的纪录,连续两年(、)获得甲A联赛最佳教练荣誉。

-年,作为国足助教辅佐米卢,国足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

近些年,迟尚斌积极参与青少年足球培训工作,最近一次露面是去年11月在厦门召开的青少年足球发展论坛。据了解,迟尚斌是因为心梗不幸去世的。

中国足坛又少了一颗星

迟指导一路走好

有人突发“心梗”怎么办?“

急性心梗,这个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与其随之而来的常常是“噩耗”、“悲剧”、“不可挽回”等字眼,看新闻时我们只是为逝去的生命惋惜一时,可当有一天自己身边的人突发此病时,才感到自己的慌乱与无措……所以面对“心梗”,我们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救回那条鲜活的生命?

心肌梗死,又名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突发心梗怎么办?

下面这部由生命时报、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投资拍摄的,中国首部健康科普微电影《生死竞速》,也许会给你一个答案。

视频:生死竞速

了解心梗先兆、有效防治心梗

急性心梗多发生于冠心病病人,发病突然,但约有50%~80%的急性心梗患者在病前1~2天或更长时间有先兆症状,若能提高警惕,则会大大降低死亡的可能性。

急性心梗的10个常见疼痛部位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部位在心前区和或胸骨后,表现为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可放射至左颈根部、背部或左上肢,持续半小时以上,休息和舌下或口服硝酸甘油无效,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不敢继续工作或活动。

但有20%~30%的病人症状不典型,首发症状表现为胸外非典型部位疼痛,这种情况极易忽视,导致误诊或漏诊。当有急性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突发下面这些部位的疼痛应该警惕心梗的可能。

1、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前胸、左肩、左腋下、左上肢痛

左肩是心脏的放射点之一,但是有时因为其定位不精确的特点,也有可能会出现左臂或是左前臂的疼痛,尤其是伴有胸闷、气紧时,更要警惕心肌梗死。

3、胸骨后、颈部痛,是指颈与胸廓下缘(胸部正中或偏侧)之间疼痛

冠心病患者出现这种疼痛,往往呈阵发性的胀闷痛,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并可牵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处。常见于中老年人,应警惕是急性心梗。

4、后背痛

以腰部、背部、肩部的放射性疼痛为主。

5、上腹部疼痛

也可以说是胃痛。如果患者出现出虚汗、呕吐甚至晕厥时,要考虑急性心梗的可能性。

6、颈部、咽喉

因为咽喉和心脏的神经受到同一节段脊神经的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并扩散至咽部的迷走神经,诱发咽喉疼痛症状。如果出现咽喉痛,又找不到明确原因,并伴有胸闷、出汗或恶心症状时,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7、下颌痛、牙痛

可能表现为颈部、下颌疼痛,甚至是牙齿疼痛,尤其是与运动相关的颈部、下颌、牙齿疼痛,即这些部位静止状态并不痛,但是走路就会疼痛,或是疼痛不止,并伴有头晕冷汗等症状时,那么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

8、偏头痛

有人认为是由于心肌梗死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也可通过自主神经反射性引起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引起。

9、左下肢、左腹股沟

突然左下肢剧烈地疼痛,出现胸闷、憋气及出汗,应警惕急性心梗。

10、无痛性心梗

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胸闷,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憋气等症状。糖尿病、闭塞性脑血管病或心衰的老年病人易出现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心梗救治,牢记两个“”

众多专家共同呼吁,应针对公众加强救治心梗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大家牢记两个“”: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把握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

第一,及时辨别心梗。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或偏左部位出现疼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

一般来说,胸痛持续超过5分钟就应提高警惕,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

另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需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绝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第二,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北京市急救中心统计发现,心梗患医院就诊,只有不到26%的人通医院。但实际上,自己送医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会提高院外死亡率;相反,如果拨打急救电话,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

其次,医院的情况,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从而延误救治。

第三,平静地等待救援。

如果病人存在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有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时,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

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可以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发生心梗后,最坏的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此时,最好保持病人的呼吸道畅通,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第四,配合医生的工作。

病人如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这和当下的医患关系有关,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被浪费。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手术。

特别注意!

01不要擅自使用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它可以直接让全身血管扩张,降低血压,但急性心梗患者服用要慎重。

如果患者血压本来就低,服药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增加休克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在使用硝酸甘油前,给患者测个血压。

服药之前,患者血压若已经低于90/60mmHg,或者虽然比这个值高,但明显比平时的血压低,这时就不要用硝酸甘油。

在确定血压不低时,服用硝酸甘油应该躺服该药,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进而头晕摔倒。

02不要盲目心肺复苏

做心脏复苏,要先判断情况。

心脏复苏适用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而急性心梗患者并非都会没了呼吸和心跳。

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室速室颤发生的风险,不恰当的急救方法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肋骨骨折。

如果患者已经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呼吸微弱、摸不到脉搏,方可进行心脏复苏。

那么,如何识别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怎么做?

一张图教你掌握新技能

在“心肌梗死”高发、

能轻易夺走亲人性命的今天

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十分必要

学起来,让悲剧不再发生!

本图文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仅供专业人士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点击??下方卡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hyz/11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