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组合穴一风池列缺悬钟
2023-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头晕在很多的场合下都会发生,比如饥饿时、蹲久了站起时、睡眠不足时、月经来潮前后等。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眼球震颤、站立不稳,甚至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心慌胸闷等。
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引起眩晕最多的还是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大脑供血不足的原因主要有脑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高血脂造成的血黏度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低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等。此外,贫血、颈椎病、脑部本身的疾病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某些神经症患者也都常常会感到头晕。
[针灸方法]
用2寸针刺入风池穴,向鼻尖平耳垂水平略斜向下刺,深度为1.0-1.5寸。用短针量30°角斜刺刺入列缺穴0.2-0.3寸。用2寸针直刺悬钟穴1.0-1.2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以上。
[组合之妙]
风池穴善治头部疾病,古籍中说“头顶之上,唯风可到,又因善于祛风故名“风池”,为治风之要穴。肝为刚脏,易化火生风而上扰清窍。风池属足少阳胆经,胆与肝相为表里,故能息肝风而清利头目、泄热降火、通畅气血、疏通经络。现代研究发现,针刺风池穴能扩张椎一基底动脉,对脑血管有解痉、扩张和收缩的双重作用,可以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同时血管弹性增强、血液阻力减少,从而改善大脑的缺血、缺氧的状况。
列缺穴属手太阴肺经之络穴,与大肠经相连。大肠经经过项上头面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故能主治头晕之症。且列缺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任脉,而“任脉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灵枢.五音五味》),列缺穴通过任脉而调理肝、脾、肾三脏,以风得息、虚得补,则何以作眩耶,又“肺者,气之所主”,“气行则血行”,气血运行则“瘀滞”何以成焉,而“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医学实在易》),故眩晕必取肺经之列缺。
更用足少阳胆经之悬钟穴,胆为木之性,主疏泄条达。针悬钟可疏肝理气,疏通气血、降低血压,尤其适宜于高血压所致之眩晕。
上述三穴相组合照顾全面,对于风、火、痰、虚所致的各种眩晕,经多年临床检验,疗风池穴对头晕具有特效,但也十分容易引起针刺意外。因此针刺风池穴时要十分注意向鼻尖平耳垂水平略斜向下刺,深度为1.0~1.5寸。
据解剖学研究,针刺深达1.5寸时,针尖靠近枕下三角的外角或上角,与颈后神经丛,动、静脉丛,椎动脉关系密切。如超过此深度,同时针尖略偏向内侧时,其后果严重,可刺伤延髓而危及生命。
临床体会,对于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在本组合穴基础上加刺涌泉穴、梅尼埃病加灸百会穴,常收意外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