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让血管备受考验
2021-1-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7720944.html
1月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降雪增多、冷空气频频来袭……气候变化易导致血压波动、血管痉挛、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诱发多种疾病。
高血压性脑出血
这是一种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疾病。血压长期偏高、动脉粥样硬化会使大脑深部的小血管形成微小动脉瘤,当血压明显波动时,这些微小动脉瘤就可能会破裂,出现脑出血等意外。
专家提醒,寒冬时节,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病患者要经常监测血压,注意晨间血压管理。醒来后别急着起身,在床上躺一会儿,活动活动四肢,再慢慢起床。然后,喝杯温开水,服降压药。若血压一直控制得不理想,最好找了解自己病情的医生调整用药,就医时做好个人防护。平时规律作息、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心态平和,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恶心、肢体不协调等症,要及时就医。
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气温骤降时,全身血管急剧收缩并发生痉挛,血液循环不畅易使心脏出现缺血性改变,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一般来说,心绞痛5分钟左右就会缓解。若5分钟后持续胸痛,并伴有频死感和压迫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出汗、胃疼、牙疼、左肩痛等症,则要当心可能是心肌梗塞,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生救治。如患者被确诊为心梗应立即手术,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属一听说要放支架,就怀疑医生是为了多赚钱,迟迟不肯在手术协议上签字;还有些人要把亲戚都叫来一起商量,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配合他们的工作,一同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下肢血管堵塞
冬季,不少老人会出现双脚发凉、小腿酸痛、走路多了就腿疼的毛病,自认为是老寒腿。在补钙、泡脚、添加衣物都无法缓解的情况下,要考虑可能是下肢血管堵塞,不妨自测一下:先摸大腿根部的股动脉,再将右手轻放在足背正中间的胫前动脉和内踝骨后侧的胫后动脉,若有一处血管跳动得不好,需警惕动脉硬化,尽早就医。
研究发现,北方地区是下肢血管堵塞的重灾区,天气寒冷引起血管收缩、吸烟、饮酒以及高盐、高糖、高热量等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加速血管病变。建议中老年人在冬季做好预防工作,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遵医嘱规范用药;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少吃肥肉、蟹黄、动物内脏等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多喝水,避免血液黏稠,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平时可多做伸脚尖、勾脚尖、屈膝等动作,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避免下肢动脉阻塞。
需提醒的是,有些心脑血管病患者喜欢在冬季通过输液来预防疾病,殊不知,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从循证医学角度讲,没有证据支持提前打“活血针”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在输液过程中,药液还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脂肪沉积,进而形成新的梗塞,输液本身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