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的山西士绅

2021-9-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就在满清政府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海战、庚子之变等一系列事件一步步走向衰亡、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急关头,山西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保矿运动,这场波及全省官、商、民、学各阶层历时3年之久的浩大运动,震动清朝政府、英国政府、英国议会、海外中国留学生,迫使英国福公司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与山西官府与商界领袖谈判议和,最后以赎矿的方式宣告胜利。而领导这场保矿运动的就是英勇无畏、足智多谋、张驰有度的山西绅商。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早在年,山西巡抚胡聘之作为光绪皇帝十分欣赏的维新派重臣,在大力兴办山西近代工业的过程中,迫切感觉到山西要实现富省强民,必须对丰富的煤炭资源进行规模开发,而开发煤炭资源首要的制约因素就是道路。光绪二十二年(年),胡聘之以省内煤铁蕴藏丰富为由,向清政府提出修建正太铁路,以连接京汉铁路,方便晋煤外运。光绪二十三年()六月皇帝批复:“胡聘之奏筹办矿务。拟先修铁路一折,晋省煤铁各矿,运道阻滞,必须兴办铁路,方能畅销,览奏设立公司,所贷之款,商借商还。余利酌提归公各条,大致尚属周妥。惟创办伊始,必须豫防流弊,并借款有无实在把握。著胡聘之悉心妥筹,酌定详细章程,奏明办理。”

在当时,胡聘之向洋人借款,实在是当时的无奈之举。鉴于资金短缺,支持借助外资开办山西铁路、矿山,批准了晋丰公司刘鄂与英国福公司“山西路矿借款合同”。两年后,清总理衙门直接操纵制订了《山西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这个合同使英福公司“凡求之晋抚不能得者,至是悉得之”,就是说,英商在山西巡抚那里得不到的利益,在这个合同里尽数都得到了。年9月12日,清廷慈禧太后为了打击追随光绪皇帝的维新派,就以山西矿务案罢免胡聘之山西巡抚一职。胡聘之成为伴随戊戌维新失败出现的一个牺牲品。胡聘之被罢官之后,他觉悟到他批准的山西借款合同给山西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他以“赎罪”之心,组织发起了保矿运动,从69岁到73岁(-),为保矿在山西坐镇4年,频繁地往返于太原和平定,他为保矿奔走呼号,传递外部信息,宣传联系晋商,游说活动官府。他是保矿运动与外部沟通、争取声援的重要桥梁和和渠道。

其实,早在年,英国人就盯上中国煤炭资源这块肥肉了。自从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依仗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中华大地富饶的资源成为各国列强围猎的对象。年至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两度勘察山西矿产资源。他的《中国旅行报告书》称,山西煤炭储藏约有亿吨之多,可供世界使用二千余年。报告引起了世界列强的重视。年,英国国会对山西煤炭专门召开了会议,山西煤炭被英国列为重点开发对象。

年,有个叫安杰洛?康门斗多?恩其罗?罗沙第的意大利籍犹太人,以观察名义来华,窥视山西、河南、陕西矿藏资源,酝酿掠夺山西煤铁资源。当他听闻大清国要开发矿产后,按捺不住激动,连忙跑到英国首都伦敦,利用他的政治手腕,联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婿劳尔纳侯爵、意大利首相卢迪尼、伦敦劳脱确特洋行成立了“福公司”。福公司总部设在伦敦金融城坎农街号。推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婿劳尔纳侯爵出任总裁。福公司当年就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又名北京辛迪加有限公司,专对中国煤矿投资。开办资本由英国、意大利资本共同组成,总计两万英镑。

年5月21日,双方代表在总理衙门正式画押,签订了《山西商务局与福公司议定山西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共20条。

如果说,此前由山西巡抚胡聘之批准签订的矿务借款条约还显得粗陋、很不规范,双方均有较大的回转余地的话,这一回,由时任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主持修改后的这个条约,却在参考了西方各国的殖民地条约之后,让掠夺者更加名正言顺,牢不可破。

章程规定,山西商务局禀奉山西巡抚批准,专办盂县、平定州、潞安、泽州与平阳府所属煤、铁,以及他处煤油各矿。今将批准各事,转请福公司办理,期限六十年为期。应先由矿师勘定何乡、何山、何种矿产,绘图贴说,禀请山西巡抚查明。果与地方情形无碍,一面咨明总理衙门备案,一面发给凭单,准其开采矿地,勿稍耽延;如系民产,向业主议明,或租或买,公平给价;如系官产,应照该处田,则加倍纳赋。山西商务局秉奉山西巡抚批准,自借洋债,不得超过一千万两之数。凡于所准矿地,迂有民人先经开采等,不得侵占,如原主自愿租买,应由商务局会同公司,秉公给价,但不得稍有抑勒。

就是这个丧权辱国的矿务章程,使得山西平定州民众备受屈辱,处于天塌地陷的困局之中,在当地士绅的领导下,平定民众和山西民众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义无反顾地走上反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漫漫长路。

正太铁路于年4月陆续分段施工,于年9月建成通车。

这条铁路干线全长约公里,河北境内80公里,山西境内公里。对平定来说,阳泉这个偏僻的小镇,由于它处于正太铁路的重要节点,铁路开通后,这里储藏丰富、沉睡千年的煤、铁、硫磺、铝矾土资源眼看就是滚滚的财源。如果说,年英国福公司靠施加压力拿到了与山西商务局的矿务合同那仅仅是划分了势力范围的话,现在已经到了摘取果实的时候了。

年,英国福公司测量工程师萧密德到了平定,住在平潭——阳泉火车站就设在这里,他们开始沿洮河两岸勘察矿地,绘制地图,他们派员驻守平定,要进行勘查开采了。

危急时刻,铁路大臣盛宣怀仍先后与英、俄签订山西矿务章程,全面出卖山西矿权,由袁世凯、盛宣怀合办的同济公司为虎作伥,以欺骗手段从平定民众手中购得矿地,暗中与英福公司密谋合办山西矿务,清外务部屈服于英国公使压力,授意山西巡抚答应英国人的无理要求。

平定危急!山西危急!全国危急!

面对帝国主义的掠夺,平定人再也不能沉默了。

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正逢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就因为一伙当地精英聚在一起,启动了一项壮丽的事业,这一天深深地嵌入了历史。这是一起载入史册的群英会。

这一天晚上,平定州最有名望的士绅黄守渊宴请当地名人到他家品尝元宵。受邀请的名人有张士林、黄硕卿、黄兰溪、黄壬甫、池子临、周南园、赵皋卿、刘三贤、廉维斋、孙雨云、李慕绅、张朴斋、葛乾甫、蔡莲溪、孙雨亭共16人,这些当地士绅从四面八方如约而至。就在这一天晚上,胡聘之出现在平定士绅面前,原来,这位年近七旬的前任山西巡抚专门从湖北天门赶来,他对这场保矿运动作了动员和策划。

在组织者黄守渊、胡聘之的精心策划下,山西保矿运动一步步掀起滔天巨浪。

在平定等地绅商、群众与英国福公司展开面对面斗争后,继之而起的是全省青年学生的抗议。山西大学堂中斋、西斋学生听到英国公使要求封闭中国人所开各矿的消息后,罢课抗议,集会宣言,并推举代表向英人交涉。同时还责成专人,到阳泉实地调查。新任大学监督解荣辂、教务长刘盥训思想进步,有胆略,支持学生运动。省城的中等学堂,如太原府中学堂、山西师范学堂等校的学生也积极响应,罢课抗议。11月24日,山西士绅解荣辂、梁济善、知县崔廷献、举人刘懋赏等人联名上书山西巡抚张曾剔,指责原定合同丧失权利,要求废止。山西大学堂和山西武备、师范、商矿、警务、农林等学堂的学生张宝麟等人也联名上书,认为“此为身家性命之关键,种族存灭之枢机,要求议废合同,合力自办”,向当局请愿,要求废止与福公司办矿合同。

年初,英国福公司派两个英国代表到太原,逼迫山西交出开矿许可单,并和山西商务局总办洽谈开采办法以及如何应付群众的反抗,当时已接任山西商务局总办的刘笃敬在海子边公园附近的商务局设宴招待两位福公司代表。这一消息使青年学生气愤至极。以山西大学堂为首的太原学生和市民数千人,结队前往海子边举行示威,抗议山西官府同英国福公司相勾结。当游行队伍到达商务局门前时,怒不可遏的学生一拥而进,冲散了正在举行的宴席。英商代表被吓得不知所措,丧魂失魄,只得钻到桌子下面躲避。事过之后迅即返回国内。

游行队伍随后又直奔巡抚衙门,要求当局庭除合同,收回矿权。山西巡抚只得答应向朝廷上奏力争。福公司电请担任山西大学堂西斋总理的英人李提摩太劝阻分化学生。李提摩太派时任山西大学堂西斋总教习的英国人敦崇礼,试图阻止学生参加保矿运动,但未能达到目的。年3月,各界推举代表崔廷献、刘懋赏、李廷扬、梁济善等到北京向清廷外务部交涉。省城学生抗议活动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省各界,许多县的学校、商会罢课、罢市表示支持。省城进步报刊《晋学报》不断刊登全省斗争的消息和各界抗议宣言。

在日本的山西留学生起而声援。年,留日学生景定成以“垒仇”为笔名,在〈民报〉第四期发表《清政府决意卖送汉人矿产》一文,揭露了盛宣怀、梁敦彦出卖国家矿权的行径。豫、晋、秦、陇四省留日学生集会,抗议列强霸占各省矿权的罪恶勾当。在东京的神田、江户亭,留日学生大规模集会,发表《留东学生通告内地废约自办公启》,不承认商务局前订章程,要求废约自办。3月1日,山西留日学生总会禀外务部,要求撤废英国福公司开办山西矿务章程,以维护主权,并派代表回国力争。山西留日学生的行动得到全国万余留日学生的响应。

年农历七月十五,平定矿产公会得到密报,锏子窑表面是姓安的,暗地里是铁路洋人的,他们想把煤窑交给英国福公司。七月二十八,平定矿产公会召集有关人士讨论锏子窑矿权问题。锏子窑主安某和铁路法国洋人代表到会,士绅蔡莲溪训斥安某,并说铁路洋人没有采矿权,要收回锏子窑。安某有悔改之意,但掌管铁路的法国商人不同意。在双方无法达成意见的情况下,到了州署,知州要外国人放弃这个煤窑,安某提出以黄氏花园并再付他两银购买他的煤窑。士绅黄守渊紧急召集黄氏族长商议。族长忍痛割爱,不久,黄氏花园就移到了姓安的名下。实际上,原来是铁路洋人早就看上了黄氏花园。

黄家大院位于平定县城学门街东部路南,因与文庙州学相对而建,故称为官学黄家。大院建筑东西长多米,南北宽85米,占地面积约13亩。整个大院由5座院落组成,自西向东依次排列,分别为兵房院、伙房院、旗杆院、长乐永康第、花园。除花园外,各院均以大门为轴心,筑为四进或五进式四合院,各自分布在一条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院落由三条胡同自然隔开,每级院均有过庭前后相通,并留有边门出入,既保持了统一格局,又各自形成独立的活动空间。深邃幽静,藏而不露。大院北靠大街,门迎街市铺面及文庙前石牌坊,这座院子结构紧凑,布局整齐,呈现出典型的平定民居特色。这座院子已有多年历史,共计有房屋余间。

现在,仅仅为了夺回被洋人侵吞的锏子窑,其组织者黄守渊不得不忍痛割爱,做了被祖宗指斥的“败家子”,其时的痛苦现在我们也可以想像出来。这,就是中国士绅身上无与伦比的大爱和大义!

这种大爱和大义得到了广泛的响应。10月20日,省城各学堂到市区游行示威,士绅到官府游说,民众在衙门前鼓动:矿权怎么办?平定怎么办?山西怎么办?

当时,正在东京政法大学留学的山西留日学生李培仁(阳高县人,年考入山西大学堂,年冬被选送日本东京政法大学),得知晋矿丧权的消息,“涕泣终夜,尝恨山西无人”。年10月13日,当他送别回国留学生代表登船之后,就在二重桥蹈海自杀,以示其悲愤绝望之情。留学生同乡会为他殓尸时,从遗物中发现殉矿绝命书和万言绝命书,催人泪下,无不为之动容。他在绝命书中写道:“政府如放弃保护责任,晋人可停止纳税义务,约一日不废,税一日不纳,万众一心,我晋人应有之权利也”。几天后,四省留学会在东京神田锦町锦辉馆召开追悼会,中国十八省学生代表以及章太炎、胡汉民等数千人参加,挽幛、挽联挂满会堂,轰动日本。消息传回国内,激起山西人民护矿高潮。

追悼会后,留日学生梁善济、景定成、王用宾护送李培仁遗体回国。10月25日,李培仁灵柩路过平定,平潭设灵堂祭奠,和尚、道士唱经诵文,民间剧社随后演出,蒙村、赛鱼的百姓带着纸钱火炮前来祭奠。一柩一文两重天,九巷九人万盅奠。英福公司面见此情状,未有敢出门的人。

11月10日,平定州矿产公会的路北面,设灵堂吊唁李培仁,平定知州主持祭奠仪式,平定士绅黄硕卿、张士林、荆震生、蔡莲溪陪奠,前来吊唁的超过两千人。省府学界到平定作宣传鼓动演讲:苗一寸乃吾心,矿一尺乃吾躯,心躯相联未有断。平潭的戏剧演出更是火热,昼夜不断,民众用燃放火炮祭奠李培仁,夜深人静,巨响如雷。民众激愤,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英商惊恐万状,急忙写信向主子求救。

12月8日,省城太原隆重召开李培仁烈士追悼大会,市民倾城而往,群情激昂,全省学生走上街头声讨控诉。

消息传至英国,山西留英学生于10月26日在伦敦开会研究晋矿问题,会上,山西留英学生痛声疾呼:李君蹈海而死,以为我山西人劝,我山西人之悲惨愤烈亦可见也。呜呼!山西煤铁甲于全球,今外人必欲得,而政府必欲与之也。夫东三省不保,而何恤于山西,山西亡继之者谁乎?故不独山西存亡,千钧一发,于中国前途有莫大之影响。

李培仁用年轻的生命唤起了国人的觉醒。《晋报》对此事给予全力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今,国士早已成为国人十分陌生的词语。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国士,曾经是承载中华文明的脊梁。

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杂文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早在两千多年前,太史公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对国士有过这样一段解释:“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

只是因为,这曲正气歌在后来的军阀混战、日本侵略、国共内战、中共建国、阶级斗争、十年文革等等的风云变幻中被淹没了。

当年爆发的那一场山西保矿运动保住的还不仅仅是遍布山西的物质矿藏,更为重要的是保住了蕴藏在中国人心中的精神矿藏,保住了山西人民的尊严,保住了延绵数千年的晋商精神,保住了曾经长期支撑中国社会运转的士绅文化传统,保住了中国人的魂魄。你不妨想想,当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前任山西巡抚胡聘之、平定士绅黄守渊、晋商精英渠本翘等为首的社会精英勇敢地站了出来,同心协力,团结御侮,舍小家而保大家,不惜赴汤蹈火,不惜拿出自己的万贯资产与帝国主义抗衡,这样的精神,在多年后的今天,是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样的宝贵财富,我们今天还保存多少?这样的宝贵财富,难道不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必须拥有的精神资源吗?你可要想到,一旦失掉了中华民族的魂魄,要追回来,那可不是像当年山西士绅从英国人手里追回山西矿权那样简单。这难道不是发人深省的难题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jbzd/12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