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有道,食之有味记一例脑干梗死患者吞

2020-8-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6.html

吃饭、喝水、享受美食对一般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这却是不少吞咽障碍患者的奢望。

81岁的陈伯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无法吞咽进食,只能借助胃管。近日,医院康复科医护人员的治疗下,终于可以独立进食,康复出院了。

陈伯于.11.17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继发脑梗死,之后出现

吞咽困难,发热38.6℃,临床考虑吸入性肺炎,予禁止经口进食,留置胃管。医院和我院呼吸科予抗感染等治疗,肺炎好转,但吞咽困难无明显改善,2月来体重下降约10kg。患者及家属有强烈恢复吞咽功能的意愿,遂到我科住院治疗。

入院后,我科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吞咽相关评估及吞咽造影检查。

经过评估后,发现患者唇拢稍差,露齿稍差,鼓腮向右偏有漏气,软腭上抬稍差,声音嘶哑,自主咳嗽功能减弱,自主清嗓功能减弱,咽反射减弱,反复唾液吞咽试验:5次,饮水试验:5级。马上行吞咽造影检查。

综上,存在以下问题:1、舌运动差2、右侧嘴角稍漏气3、口腔分泌物增多4、喉上抬幅度不足5、吞咽启动延迟6、VVST中稠度3ml安全性和有效性受损7、咽缩肌力量减弱,环咽肌开放不完全8、渗漏和误吸

我科在科主任的组织下,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一起进行了病例讨论,经过多次研究,针对陈伯评估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间歇管饲技术,针对环咽肌失弛缓的球囊扩张技术,和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吸吸管训练、冰刺激、气脉冲感觉训练、震动感觉训练、舌三明治训练、吸棉签训练、软腭上抬训练、声带闭合训练、发声器训练、屏气训练、呼吸训练器训练、门德尔松吞咽法、声门上吞咽法、Shaker训练等相关吞咽康复方法。

呼吸训练器训练

气脉冲感觉训练

震动感觉训练

球囊扩张技术

治疗7周后,出院时3.4复查吞咽造影显示吞咽功能无明显障碍,水和各种稠度的糊状食物均无渗漏和误吸,环咽肌开放正常。经过治疗后,现在陈伯每餐可进食大概ml的粥,基本无呛咳,基本恢复经口进食能力,体重增加约10kg,患者及家属十分高兴。

吞咽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合并症,鼻咽肿瘤放化疗后及脑血管意外是导致吞咽障碍的最常见病因。吞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容易导致误吸现象进而引起肺部感染,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我科对各种病因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诊疗经验丰富,近年来不断提升技术力量和治疗设备,为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帕金森、发音障碍、构音障碍等存在言语及吞咽困难的患者提供完善的临床评估和治疗手段。

吞咽造影技术

是目前吞咽障碍评估的金标准之一,我科已成功开展这项技术多年,吞咽造影是通过在透视下观察病人吞咽不同粘稠度的由造影剂包裹的食团和不同容积的食团的情况,对整个吞咽的不同阶段的情况进行评估。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确定干预措施的分级;鉴别有效的代偿方法和治疗技术;明确最安全、最少受限制的经口进食方案;检测吞咽障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等,也是作为临床上是否拔除鼻饲管、胃造瘘管的重要指标。

球囊导管扩张术

是解决环咽肌不开放或开放不完全的最有效的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环咽肌出现功能障碍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进食时吞咽困难;食物停留在口咽部不能进入食管内故进餐时间大为延长;如所进为液体,则在吞咽后被误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从而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严重者会造成死亡。球囊导管扩张术是将导尿管经鼻孔或口腔插入食管中段,用分级注水的方式向球囊内注水,通过吞咽时扩张环咽肌,增加环咽肌的协调性,恢复其功能。

间歇管饲技术

是将饲管经口或鼻插入胃内或食管,食物经饲管注入胃内,进食结束后拔除饲管的营养供给法。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jbzd/9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