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middot健康52岁脑干
2020-9-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202/4768975.html
近日,一52岁男性患者突发脑干梗死,意识恍惚,四肢瘫痪,命悬一线。医院开通抢救绿色通道,紧急采取一系列救治措施,最终通过实施脑血管造影,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并恢复如常。
年8月30日上午,神经内科二区正有条不紊的接诊患者。8时45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肃静的病房,“新入院的李某(化名)又发病了,家属说这次发病比较以前要重多了”,护士紧急向医生报告。
患者,52岁,入院时是阵发性的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严重时不能活动,好在入院时已经缓解了。由于入院前已经有3次发作,有很大可能进展为脑梗死而遗留严重后遗症,ABCD2评分4分(ABCD2评分是一种神经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评分标准,大于2分,需要住院,>4分需要双抗治疗),入院时就给了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负荷剂量口服,现又发作。
患者病情变化就是命令,荀警杰医生立刻到患者病床前,进行急诊查体:患者意识恍惚、不能言语、双眼球左侧凝视、伴眼球震颤,进食水呛咳、张口费力、四肢强直、四肢瘫痪……,NIHSS评分23分(NIHSS评分是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一种指标,共分11项,大于3分为轻度卒中,大于6分考虑可能存在大血管闭塞,大于15分为症状严重)……
根据症状判断,患者是很严重的后循环梗死……
后循环梗死,最常见的为脑干梗死,这种疾病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达50-60%,如果不能及时处置,患者多于24小时至48小时内死亡。这种疾病治疗方法目前国内主要有超急性期静脉溶栓,24小时内急诊介入取栓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降脂药物、改善脑循环等保守治疗方案。
牛建伟副主任医师立即进行系统评估,患者发病目前尚未达到溶栓时间内,依据治疗原则,患者神经定位体征出现1个小时,可以启动静脉溶栓治疗。牛大夫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取得患者家属极大的信任后当机立断:如果1小时内不恢复,立即静脉溶栓。同时交代急诊脑血管造影,如果是大血管栓塞给予急诊机械取栓手术治疗。
在孟昭民主任、宋凤芝主任的带领下,神经内科二区全体医护人、急诊脑卒中小组、相关科室都动员起来。9时30分,在医护人员陪同下,将静脉溶栓药物准备妥当后,在心电监测下,急诊送入磁共振室,完善头部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头部MRA血管检查。9时45分,症状持续整整一个小时,患者临床症状仍不能缓解。于是给予静脉滴入尿激酶万单位,静脉溶栓药物缓缓流入患者体内……
超早期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手段,临床有效率30-40%,给了患者一次及时恢复神经功能的机会,但伴随着3%的出血率和1%的出血死亡率,只要患者能够接受这一溶栓最大的风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9时55分,影像结果出来了,患者双侧脑桥可见一个片状的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影——脑干梗死——预后绝对不佳,怎么办?如果不能及时挽救回病变区的脑组织,患者多数会死亡,即使不死亡,也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进食呛咳,四肢瘫痪——他的后半生将会在轮椅上度过。
静脉溶栓药物已经完全进入患者体内,患者仍不能完全恢复,脑干梗死症状仍存在。10点30分,病情再一次恶化,症状再次出现:不能言语、进食呛咳、双眼眼震、双眼左侧凝视、四肢瘫痪……
由于患者做头MRA时有阵发性震颤,患者MRA的影像并不满意,牛大夫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决定实施全脑血管造影(DSA),如果造影显示大血管闭塞,可以直接机械取栓治疗,为急诊介入超早期治疗争取很多时间。
患者家属再次表现了对我们医护人员极大的支持。一切按照既定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11时30分,给予局麻下全脑血管造影,但患者在造影操作中存在不能控制的四肢活动,术中向家属交代后,改为全身麻醉,继续完成全脑血管造影。造影显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等大血管未见闭塞性改变,造影结束,不需要机械取栓了。
13时30分,患者麻醉苏醒后,神经定位体征完全消失,NIHSS评分0分,完全恢复正常。患者意识清楚了,能够自由交流,四肢都可以活动,而且活动自如,就和平时一样。从术后直到现在未再发作肢体活动不灵等神经症状,患者完全康复。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我们神经介入最基础的操作技术,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许多临床不明确的及少见的脑血管病可以通过该项检查明确诊断。从年开始,很多报告显示急诊脑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治疗作用,该操作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原理是在超早期,患者血栓栓子未机化,造影时的高压机械冲洗能够将栓子向远端推送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对于该患者来说是比较适合的一项解决方案。
患者术前磁共振影像
术后磁共振
复后的患者与
神经内科二病区牛建伟(副主任医师)合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