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爱头晕,真相竟是这个
2016-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有时候脑袋突然忽悠一下子,天旋地转的,差点就栽倒那儿了,恶心想吐,得缓好一阵才能好,也不知道是咋了?
挺长时间了,头晕得厉害,耳鸣,看东西重影,脑袋里一跳一跳的,去医院检查,又做CT,又做核磁,花了不少检查费,最后不知所以。
很多中老年朋友会突然觉得脑袋迷糊,还伴有耳鸣、恶心、走路不稳,看东西重影或旋转等症状。导致脑袋迷糊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都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狭窄造成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头晕迷糊极易受到医患的忽视,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脑血管意外(中风),对中老年人健康危害极大。脑袋迷糊不是小事别等到需要支架时再治疗头晕是脑缺血性改变的一组症候群,是脑中风是发病信号,一定要早期进行治疗,否则发展成脑中风病,危害极大,会出现下列症状:1、半身不遂、肢体震颤、身体僵直、偏瘫;2、面部缺乏表情,称为“面具脸”;3、手脚无法做精细动作,要么一旦跑步就无法停止,要么完全相反无法动作;4、流口水、冒汗,表现出呆滞状态——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
大部分中老年眩晕耳鸣都是由椎基底动脉狭窄造成的。椎基底动脉被称为“生命动脉”。它穿行于颈椎两侧的横突孔,向上行进入头颅内,两支血管在脑内合为一支叫基底动脉,发挥着供应人脑的枕叶、小脑、脑干、丘脑及内耳等部位血液的重要作用。如果这条给大脑供血的动脉狭窄,就会造成脑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头晕耳鸣等一系列症状。
头晕症状较轻时往往引起不了人们的重视,也经常得不到合适的医疗建议,等到严重时再治,通常需要上支架,花费大,人也遭罪。
中医治疗眩晕有独到之处椎基底动脉狭窄危害大,主要是因为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不能早发现早治疗。
在患者方面,很多中老年朋友认为这是小毛病,并不寻求治疗,能拖就拖。这样的结果就是会发展成器质性病变,导致血管变细,血液粘稠,心脏和血压也都会受到影响,不仅治疗更加困难,还会有突发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在诊断方面,椎基底动脉狭窄,核磁共振和CT等传统检测手段一般检测不出来。其检查结果经常是各项指标正常,无需治疗。患者私自使用一些激素类药物缓解头晕症状。由于药不对症,所以不仅不见效还往往耽误了病情。
目前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办法,一般是用一些扩张血管、营养脑细胞、改善微循环的药,这方面的药物多为中成药。可见中医在治疗脑袋迷糊方面是有独到之处的。
活血通络心情舒畅不复发中医对眩晕的称呼有很多,如头眩、掉眩、眩冒、目眩、癫眩等,有非常详尽的论述,认为眩晕可由风、痰、湿、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治疗手段比较灵活。
中医治疗眩晕主要采用活血通络的办法。事实证明,活血通络药物可以明显改善人体气血循环,达到降压、降脂、改善体内高凝、高粘状态,改善微循环的效果。经验丰富的中医还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辨证分型,调整用药。以最大限度改善头晕耳鸣等不适症状。
如痰浊中阻型,除脑供血不足的主症外,可见喉中有痰声,体质多肥胖,舌体偏大,血脂或血糖较高。此证需用天麻、苍术、陈皮等药物祛痰化湿。再如淤血阻络型,除主症外,可见舌暗紫或有瘀斑,面部有暗斑或有红血丝。这说明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主要以活血化瘀为主,药物可选桃仁、红花、葛根等,轻者几剂药下去,就可以看见淤血症状明显减轻,头晕症状也自然缓解。此外还有气血不足型、肝阳亢盛型、风邪上犯型等诸多分型,用药各有不同,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当面为患者诊断、开方、配药,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人的一些过度情绪,如焦虑、发怒、大喜大悲,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狭窄。所以中老年朋友如果要避免复发,一定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王健专家简介: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长期出诊专家。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神经内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针灸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发表论著《骨伤科针灸学》以及《眼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自拟自主神经调平方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等多篇论文。擅长治疗脑血管病、肌肉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外伤后神经功能缺损、血管性痴呆、脊髓病、脊髓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各种痛症等,精通各种针法及方药,并取得明显疗效。
预约
本期编辑:双双
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