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试图挑战它们吗

2017-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是衡量我们身体状况最基本的指标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四个指标到底多少是合格的?还有的人不知道,其实这些指标的参考并不是唯一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有一些变化。今天我们就给大家送上各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对照表!血压低了供血不足,高了伤害血管器官人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当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中期达到峰值,这时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叫高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叫低压。血压过低,会使身体各部分的营养、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血压过高,过高的压力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人的血压不是一直稳定不便,在一天之内会有所变化,在一生之内也有所变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压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就很需要这张表来做参考。中国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对照表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收缩压在90-mmHg(12.0-18.7kpa)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8.0-12.0kpa)之间,高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低血压。血脂低了营养不良,高了营养过剩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一般血常规检查中检测的血脂主要是以下四种:总胆固醇:增加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传染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减少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脂肪痢、肺结核、先天性血清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甘油三酯: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叫“好”胆固醇,减少,提示易患冠心病。增高,提示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叫“坏”胆固醇,增多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血脂参考值对照表注意事项1、应在身体健康或身体功能较为稳定的时候前去检查。2、受检者应禁食、空腹12小时以上,但可以喝少量开水。3、取血前1-2周应保持正常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4、取血前不要饮酒,也不要做剧烈运动。5、取血前1~2天应停止服用影响血脂的药品,如血脂调节药、降血压药、避孕药等。6、除卧床者外,一律应坐位5分钟后取血。血糖低了供能不足,高了伤害器官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低血糖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高血糖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血糖值参考值对照表另:轻度糖尿病:7.0~8.4mmoi/L;中度糖尿病:8.4~10.1mmoi/L;重度糖尿病:大于10.11mmoi/L。注: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除血糖外,糖尿病的诊断通常还需要配合糖耐量的检测;有糖尿病史的,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最好也可以定期检测静脉血糖。尿酸高了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体内的老旧细胞,还有食物,尤其是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其核酸氧化分解产物就有嘌呤(这种内源性的嘌呤占总嘌呤的80%)。体内产生嘌呤后,会在肝脏中再次氧化为(2,6,8--三氧嘌呤)又称为尿酸。2/3尿酸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1/3通过粪便和汗液排出。可见,嘌呤是核酸的氧化分解的代谢产物,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最终产物,其中的嘌呤环没有解开。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毫克,每天新生成约毫克,同时排泄掉毫克,处于平衡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是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另外过于疲劳或是休息不足亦可导致代谢相对迟缓导致痛风发病。血尿酸的正常范围参考这四个指标是我们每个人身体情况的一个参照,这几张对照表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身体,超级实用,收藏转发给需要的人。









































白癜风是什么症状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yfff/6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