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生活中的保健误区,你中招了吗

2018-4-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点击金华晚报   今天是世界保健日

  翻一翻   可是你知不知道,   今天是一个特别需要   这个日子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年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每年10月13日为“世界保健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会在这天举行纪念活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今天,本报医院神志病科科室主任吕莉君和护士长郑胜年,一起为大家点评那些生活中我们一不小心就中招的保健误区。神志病科包含中医、西医、神经内科等,很杂也很广,用直白的话讲,就是探索疾病从生理、心理一齐入手治疗。科室里碰到的一些病例,对大家转变健康观念会有启发。

  □病历一

  长期晚睡失眠

  竟然患上脑梗塞

  

  李先生今年40岁,是一名生意人。近段时间,李先生经常失眠,不管几点钟上床,他就是睡不着,有时凌晨2点还开着电视不睡觉。

  他睡不着觉并没有身体上的原因,说到底是心情不好:做生意不顺,欠下一堆外债,压力大,夫妻感情不和,正在闹离婚。

  结果,李先生身体熬不住了,得了脑干梗塞。通俗地讲,就是大脑的主干道血管内形成血栓,被堵住了,阻塞了血流,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

  大家俗称的“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就是脑梗塞,脑干梗塞则更严重一些。李先生开始出现手脚麻木、走路不稳,说话也开始结巴。

  “他的病因就出在睡眠上。”吕莉君说,人的身体有一套免疫系统,就像军事单位一样,能侦查病毒入侵并自动组织抵抗,而睡眠紊乱或不足则有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易被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甚至会增加发生癌症的危险。来自美国抗癌协会的调查表明,人们的睡眠时间与寿命长短有明显的关系:每晚平均睡7~8小时,能够很好保证深睡眠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4小时以下的人,深睡眠缺乏者,有80%是短寿者。

  此外,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也和睡眠密切相关。

  

  ■误区一

  早睡早起身体好

  早起还是晚起,因时而异

  

  生活中,睡眠的重要性大家都懂,但有很多常识其实是一种误区,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早睡早起身体好”。

  早起就一定好吗?告诉你,早醒往往是抑郁的信号兵。而且,有些季节是不适合早起的,有些人也是不适合早起的。

  “特别是在冬季,夜间没有阳光照射,大气对流减弱,许多有害的气体和尘埃沉积在地表不能散发,即浊气下降,而且早晨雾气大,溶解和吸附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早起反倒不好。”吕莉君说,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受寒凉刺激,糖尿病患者呼吸道对灰尘和不干净浓雾的抵抗力差,都不适合在冬季早起。

  换句话说,早起还是晚起,要因时因人而异。通常的做法是:春季晚睡早起,夏季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21点~23点)休息,争取在子时(23点~1点)入睡,此时睡觉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病历二

  练哑铃

  练出急性惊恐发作

  

  多出汗多运动总不会有错吧?特别是很多年轻妹子,特别喜欢数一数韩剧、电影里男明星有几块腹肌,逼得不少小伙子以此为美,前赴后继练腹肌。这不,驾校的章师傅就吃了这种亏。

  章师傅平时爱练哑铃,这是一种举重式的健身练习,用于增强肌肉力量训练。他几乎每天都有练习,每次都要练到双手发酸,浑身出汗才觉得舒畅。

  结果,就在前两天,一次练完哑铃后,章师傅突然感觉强烈的不舒服:呼吸很快、心慌,胸闷透不过气,医院,“感觉像临死前那种状态”。

  “医学上这叫急性惊恐发作,亦称为急性焦虑发作。患者突然发生强烈不适,有胸闷、心悸、出汗、胃不适、颤抖、手足发麻的症状,濒死感、要发疯感或失去控制感。”吕莉君说,详细诊断后发现,章师傅本身并不适合练习哑铃。

  原来,章师傅本身就有高血压,生活中也是个急性子,容易发脾气,属于焦虑气质型,而哑铃属于高强度、爆发式的运动方式,这种锻炼不是健身,而是“贱身”。

  出院恢复后,章师傅从此告别了哑铃,在吕莉君医生的建议下选择肌肉放松训练、慢跑等对身心放松更有利的锻炼方法。

  

  ■误区二

  多做运动身体好

  运动方式有选择,心率有标准

  

  多运动多锻炼对身体好,很多人一定会想,这肯定没错,其实,还是那句话,运动方式有选择,因人而异。

  比方说高血压患者,运动量过大,反倒会使症状加重,引起头昏、不适,如果是剧烈运动,还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像俯卧撑这类运动就不适合。

  此外,运动的频率也不适合过多,以每天坚持30分钟锻炼、每周5次以上较合适。

  什么样的运动才是适合自己的?有个心率标准,目标心率要达到“减去年龄”的标准。

  “就是说,一名60岁的老人,以次为基准,减去60就是次,也就是说他刚运动后的每分钟心跳不能超过次。”郑胜年说,正常人一般状态下的心跳是60~次为正常值。

  □病历三

  美女为减肥不吃饭

  市民王老伯和女孩小王是两则很有对比性的例子:一是生活条件好了暴饮暴食,一是为了减肥竟然不吃饭。

  王老伯是市区秋滨街道人,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家里分了几笔拆迁款。经济条件改善了,王老伯就想着改善伙食条件,家里的中晚餐,鸡鸭鱼肉类绝对不会少。到了今年,王老伯已经胖了一大圈,结果就在一个月前,他开始感觉疲乏无力,医院一检查:糖尿病。

  “人身体内有一种蛋白质激素叫胰岛素,它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而暴饮暴食或者营养太好了就会出现高血糖,搅乱了胰岛素的工作规律,使其受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糖尿病。”吕莉君分析,伙食条件太好就是王老伯的致病元凶。

  和王老伯相反,女孩小王则是为了减肥不吃晚饭。刚开始两个月,效果挺明显,瘦了一圈,没想到最近开始,动不动就头晕,还特别容易感冒。

  这不,前几天入秋了,冷空气一来。小王着凉了,她感觉嗓子疼,浑身乏力,接着发热,并出现咳嗽胸痛,一查: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炎。

  

  ■误区三

  少吃多餐助减肥

  营养均衡,规律进餐

  

  “平时生活中大家都说少吃多餐,其实这并不正确。”郑胜年说,比如说晚餐,如果吃得少的话,等到睡觉时就会有饥饿感,相反还影响睡眠。

  此外,像糖尿病患者,就不能多餐,因为多餐会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如果本身就是一日三餐的,那就不要随便减餐或加餐,以维持生物钟的规律。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些年轻人:别以为年轻身体好有本钱,将来很多毛病都是年轻时种下的病因。

  比如打着“少吃多餐”的旗号吃夜宵,很多人喜欢夜里和朋友聚餐,喝啤酒,一旦过量了,身体都是有反应的。

  “人的血管就好比自来水管,刚开始时内壁是很光滑的,使用次数多了,又不及时维护,而且还经常破坏它,自来水管会出现水垢,而血管动脉内膜也会出现含胆固醇、类脂肪等的黄色物质,导致血栓形成、供血障碍等,也叫动脉粥样硬化。”吕莉君说,这种病变过程,很多都是从年轻时开始的,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就是一大原因。

  那么,怎样的饮食才算营养均衡?总的来说,就是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一天的食物摄入中,早餐约占2/5,中餐约占2/5,晚餐约占1/5,一天中五谷、蔬果、乳类和肉类四种食物尽量都要有摄入。

本期编辑:三石

赞赏

长按







































广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yfff/7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