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有老人的注意了春季脑梗多发,老人有

2018-5-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春季,一直以来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凶手”!关于脑梗,你知道多少?

01

什么是脑梗?

什么是脑梗?它是脑中风的一种,脑中风包括脑梗塞或脑出血。

脑梗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然而在严重脑梗发生之前,一些小型血栓或者斑块引发的轻度隐性脑梗,往往早已出现。

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医学界早已经有所注意。美国心脏病协会近些年出版的《卒中》杂志的文章称,大约有10%表面健康、且没有中风症状的中年患者,都曾发生过隐性脑梗塞。

02

为什么春季是脑梗多发期?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低温刺激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或血压骤变。

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寒冷刺激使血压增高,易诱发脑血管疾病。

03

有没有脑梗,画个圈就知道!

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隐性的脑梗呢?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自测:

方法:在纸上以5毫米的间隔来画螺旋线4到5圈(如图)。然后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在5毫米间隔中间画一条线。这条线在10秒内画完。

测法:如果这条线有两处以上的地方,能和螺旋线碰触在一起,就要高度怀疑隐性脑梗死了。

如果嫌这个方法麻烦,还有两个更简单的方法:

1、夹豆粒和豆腐

将30粒大豆和2厘米大小见方的的豆腐块一起放入盘子中。用筷子交替夹豆腐块或者豆粒,反复5次,需要30秒以上,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2、走直线

在地板上画一条5到10米长的直线。左右脚交替踩在直线上向前走,如果不能准确踩线或者身体摇晃,表明小脑或者脑干出现问题。

04

千万别把中风当春困

都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容易犯困是因为早春易耗气伤津,晚春湿气逐渐加重,容易感觉困倦。但一些人常将中风的一些前期症状误以为是犯春困,没有重视,从而影响了早期治疗。

临床资料统计,70%以上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尤其是老人。这是因为血管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硬化,管腔变窄,大脑的血流量减少,以致脑细胞缺血缺氧,通过体内反馈机制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的幅度与深度来补偿所引起的。

普通的春困只要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一般可以改善。但中风前的犯困,除了呵欠不断以外,还可能出现:

血压骤然升高,收缩压可接近毫米汞柱;

鼻子出血;

走路不稳,并伴有四肢麻木无力;

早上起床突发眩晕、持续头痛等症状。

老人中风前还可能伴有不自觉流口水、嘴歪、说话不清楚等合并症状。

脑梗急救三字诀打急救:

一旦发现脑梗的征兆,首先不要惊慌,拨打,请专业医院。

在等待急救车到来期间,家属要解开患者衣领,保持其口腔清洁,有假牙者应取出。

如果出现昏迷,要将患者置于侧卧位,切忌摇晃,运输途中避免头部的晃动和磕碰。

抢时间:

把握黄金4.5小时。在发现脑卒中后,尽快进行溶栓是保证预后恢复的最佳途径,且越快做溶栓,康复的效果就越好,死亡率就越低。

在发生脑卒中4.5~6小时内都是溶栓的有效时间窗,但如果能在发生脑卒中3小时内就接受溶栓手术,超过50%的患者会康复或部分康复。

如何预防脑梗?

中医有一个防脑梗奇术,叫做“咬天门”。

操作方法是把上下牙齿整口紧紧合拢,用力一松一紧地咬牙切齿,咬紧时加倍用力,放松的时候也互不离开,反复数十次。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使头部、颈部的血管和肌肉、头皮以及面部都处于有序的紧张和舒展动态中,加速脑血管血流循环,让趋于硬化的脑血管逐渐恢复弹性,让大脑组织血液和氧气供应充足,从而减少眩晕的发生。

“咬天门”的方法应天天练习,不拘时间。在持续两个月之后,部分患者就可以感受到疗效,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明显减轻。如果能常年坚持,脑动脉弹性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大大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适宜应用此法。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yfff/7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