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病例看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
2018-8-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今天来了2个糖尿病高血压病人。
第1个是年起一直在我这边诊治的大叔,刚好10年,当时65岁,发现高血压近十年,糖尿病已经四年,已经注射胰岛素2年,半年前刚发生过中风脑梗塞,还有心律失常早搏频发,行走稍快就会胸闷心慌气不爽。来我这边治疗后,制定了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保护心脏、稳定血糖的综合长期治疗措施,血压和血糖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胸闷心慌和心脏早搏也慢慢消失,2年后停了胰岛素,一直治疗随访至今。今天的早餐后2小时血糖为8.9,血压/80,只是外表还是有点胖。我一直要求他多运动,只是因为年轻时曾经车祸留下行走不便的残疾,总是没有怎么在动。当初来我这边时只想再活2-3年,现在他还是这样在说,再活2-3年就满足了。
第2个是我相识多年的71岁阿姨,年轻时就很胖,胃口很好,力气也很大,象一个轻量级的相扑运动员。十多年前就有糖尿病高血压,因为我这边没有医保报销,所以只是有时候咨询而已,1-2年有一个电话,或者来我诊所,我总是一如既往的建议少吃多动,把过高的体重慢慢降到安全的范围。虽然,阿姨每次都是说会重视、会注意的,但从外表看,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涛声依旧”。
今天上午,女儿陪她来我这儿,让我吃了一惊,简直认不出,面色不好,精神萎靡、走路蹒跚,人也瘦了不少,与以前看上去很健硕的样子,判若两人。女儿说,在家里能慢慢自己行走,但出门多要家人携扶。
原来,今年7月份发生了中风脑梗塞,虽然,现在的血压、血糖都还正常,但给阿姨的心理造成了很大打击,这种心理落差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体会。
在诊病过程中,女儿又说起以前阿姨的胃口有“多少多少好”,我连忙说,不要再说以前的事,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加快康复、稳定病情、防止再发生中风上面,追忆过去,只会让人伤心、内疚,不利于疾病康复。
2个老朋友病人离开后,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患同样疾病的名人,香港富豪刘銮雄。
据媒体报道,在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刘銮雄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以21亿美元财富位列第位。年,刘銮雄以亿美元身价排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六位。即使有这么多财富,才65岁的他却因为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压,并发心脏病和肾衰竭尿毒症,常医院的照片,据知已于去年接受换肾手术。
得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很多人得病了,不是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得病,而是只想吃药,希望能得到断根的“神药”。我常常说,任何人得病了就要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得病,然后找到原因,原因去掉了,绝大多数的病自然就会慢慢好了,而且多数都会不再复发。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医生、依赖药物,那可是错上加错了,结果只能是药吃的越来越多,病越来越重,心越来越烦,给自己、给家人、给社会都带来了不少负担。
我自己在年出现腰酸臂部痛,沿着神经向下肢放散,走路或者站立不到15分钟就会明显,磁共振检查显示多个部位的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脱出、神经受压。做检查的医生当时说,我是他诊治的这个年龄段病人中,最严重的一个,要尽快手术了。
可是,到现在为止已经十多年了,我没有吃过一粒药,每天还活蹦乱跳,连续跑步1小时都没事。我就是反思了自己为什么会得病,找到了给我造成病痛的原因,然后通过自己的运动锻炼,改掉了一些不利于腰椎的生活方式,就此而已!我总是会以我的案例和实践,指导来我这边治病的腰突病人,只是很遗憾,能象我这样做的,十个无一矣!
很多病人说,只要这个病能根治,几万几十元的钱都无所谓,真是病人的这种心理,让不少骗子有了机会,只要你去网上一搜索,能根治某某病的专家名人,应有尽有,医院要关门、重症病房医生护士要失业!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病是避免不了的,吃药还是需要的,当然,是不是看对医生吃对药,是另外一回事。但能根治疾病的“神药”是没有的,就象没有后悔药一样。
其实,真正能治病的药并不需要很多,让上面第1个病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防中风、防心脏病的药,全部加起来,一个月也不到元,虽然,我这边没有报销,但他很知足,来我这边,就像来到老朋友家里,聊聊家常,有时还会带一点自己种的土特产。
很多人,在得病后才知道自己会生病。不少人,在大病住院后才清醒自己的身体有问题。其中的一些人,大彻大悟,从此不再糊涂,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当然,道路虽然有点曲折,但前途绝对是光明的。还有一些人,则是一朝被蛇咬,担心害怕紧张恐惧在心中,转化成了焦虑症,另外一些人,从此陷入莫名的模糊中,闷闷不乐、吃不香、睡不醒、不想动,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而演变成了抑郁症。当然,更多的人是好了疮疤忘记了疼,把生病住院丢到了脑袋后面去了。这些人只有到再次发生了大病,才会明白,可惜,多数都已经来不及了!
既来之,则安之,世上没有后悔药,就是有这种意境。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对慢性病人来说,除了药物,和病人聊天,开健康处方,指导如何锻炼保养,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只是绝大多数的病人都是一听了之,不以为然,有的甚至还会有逆反心理。
佛祖说“一切唯心造”,大概是说人生的一切结果,都是自己的所作所为造成的,不要冤天冤地,要怪只能怪自己糊涂,脑袋不开窍!
老子说,“祸兮福兮,祸福相依”,大概是说一个人在得到一些的时候,就会失去一些,要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孰轻孰重需要自己权衡。
人生难得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大智若愚,真的不糊涂!
高血压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根据发病的缓急以及病理上的差异,高血压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并发症来势汹汹,处理不当就会危及生命。而慢性并发症来得较为隐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早期尚可逆转,晚期必受其害。
高血压糖尿病会并发哪些疾病?
并发症一: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
临床症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其发生率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会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引起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分为五期,前两期基本并无明显症状,只能通过一些具体指标来发现,进入四期后,疾病就很难再受控制,以至于持续恶化到尿毒症的阶段。
前兆:出现微量蛋白尿。
解困计策: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干预十分重要,发现高血压糖尿病以后,要经常筛查。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最关键也是最早的一个症状就是微量蛋白尿,因此,对每个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要经常检测尿蛋白。
并发症二: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变
临床症状: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心脏病,尤其在2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可表现为心绞痛、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常有房性奔马率和室性奔马率出现,极易发生心力衰竭,检查可发现心脏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左心室搏出量显着减少等。
先兆:①胸闷、气短,或者原为阵发性变为持续性;②心绞痛或者心前区不适感。
解困计策:定期检查心肌抗核抗体,以排除自身免疫反应,若发现自身免疫心肌病应早期采取措施,防止心肌的继续损害;适量的体育运动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功能,冲刷与按摩血管内膜。
并发症三:高血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临床症状:高血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是由高血压糖尿病所引起的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非高血压糖尿病人高出一倍。其临床特点是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等缺血性病变多见,而脑出血较少。另外在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中,中小动脉梗塞及多发性梗塞多见,椎-基底动脉系统比颅内动脉系统多见。
先兆:①突然口眼歪斜,流涎,说话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②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③面、舌、唇或肢体麻木或有异物感,或有耳鸣或听力改变;④意识障碍;⑤全身疲乏无力,虚汗,低热,胸闷,心悸等。
解困计策:高血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和非高血压糖尿病者基本相同,但态度应该更积极,措施应该更得力。必须及早发现并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糖尿病,以延缓高血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一旦发生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采取溶栓、扩容等急症处理措施,尽量减轻脑卒中带来的危害。
并发症四:高血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症状:高血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糖尿病毛细血管并发症,它是高血压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高血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五个基本病理过程,即:视网膜毛细血管微动脉瘤形成、血管渗透性增加、血管闭塞、新生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纤维血管膜收缩。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损害,在早期只是视网膜上有小的血管瘤或出血,视力无明显变化;当出血较多,又有渗出甚至产生增殖性视网膜炎,此时视力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失明和眼球萎缩。
前兆:①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②视物模糊、有闪光感,看东西出现重影;③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阻;④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⑤视野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解困计策: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眼底病变,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一旦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便要进行定期的眼底照相,以及时发现微血管瘤病变。
总之,高血压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各种并发症。临床上,医生和患者需要高度重视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信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并发症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临床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极度烦渴、尿多,明显脱水、极度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低下,少数患者表现为全腹不固定疼痛,有时较剧烈,似外科急腹症,但无腹肌紧张和仅有轻压痛,头痛。精神萎靡或烦躁、神志渐恍惚,最后嗜睡、昏迷;严重酸中毒时出现深大呼吸,频率不快,也无呼吸困难感,呼气有烂苹果味。脱水程度不一,双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差,脉快,血压低或偏低,舌干程度是脱水程度估计的重要而敏感的体征。
解困计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发现症状,必须住院接受治疗。
并发症六:糖尿病足
临床症状: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糖尿病足的症状和体征因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而不同。轻者只有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中度者可以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合并软组织炎;严重者在溃疡同时合并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脚趾、脚跟或前脚背局限性坏疽,甚者可以出现全脚坏疽,最终引起血管完全闭塞或严重感染保守治疗无效,实行截肢手术。
先兆:①脚趾甲变形、增厚,足部冷凉、浮肿、麻疼;②双脚感觉总有一层薄膜贴着皮肤,脚踩棉絮感;③走得时间稍长就会有下肢疼痛等。
解困计策:看医生的同时,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半小时左右,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并观察外表有无异样表现,是否有细微的损伤,如擦伤、裂伤、水疮等,要特别注意检查脚趾缝及脚底。
并发症七:糖尿病神经病变
临床症状: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可分为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急性疼痛性神经病变、脑神经病变。其中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变,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0%以上。
先兆:①肌肉损害,表现为骨盆带、肩胛带及四肢近端肌肉萎缩,糖尿病伴有低血钾时可有低钾性麻痹;②周围神经病变,以多发性神经炎最多见,表现为两侧对称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共济失调。
解困计策:控制好血糖的同时,经医生同意,可适量服用一些维生素、改善微循环的血管活性物质。一些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会有凉、麻、痛等感觉,如果疼痛难忍,千万不要自行服药,要听取医生的意见。以免错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