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
2018-9-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眩晕——
是机体对空间定向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异常感觉。
眩晕一般是发生时间短,但会频繁出现。
随着年龄增长眩晕也越来越常见,在超过40岁的中年人中,近40%的人有眩晕的经历。
class
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
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
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
高危人群
——危险因素——
年龄40岁
饮酒
迷路炎(中内耳炎)
梅尼埃病
晕动病
贫血
偏头痛
复视
低血压
心脏病和异常心脏跳动
中风
脑肿瘤
出现眩晕症是要及时调养
1
饮食调养
饮食应以营养、新鲜、清淡为原则,多吃瘦肉、蛋类、青菜及水果,少吃肥甘辛辣食物以及发物,此类食物能生痰助火,加重眩晕。
冬瓜、萝卜、慈姑、海蜇、泥鳅、地栗、小豆、米仁则有化痰利水之功效,可以辅助治疗眩晕,宜多吃。
如果眩晕是由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者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就更应该注重平时的营养调理。
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还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这样可以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核的水肿,有效缓解眩晕或者减少发作几率。
2
精神调养
恐惧、着急、紧张、恼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可以诱发眩晕。
应该稳定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心态也要豁达些。
3
休息起居调养
不管是眩晕发作时还是发作后,都应该注意休息。
尤其是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引起的急性眩晕发作期,更应该卧床休息。
一定要确保睡眠充足,这样可以减轻症状或使症状消失。
尽量避免头颈转动。
如果眩晕是由内耳病变引起的,头位的改变能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
而颈椎病患者在颈部转动或者俯仰时,会压迫到椎动脉,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导致脑供血不足,这两种情况均会诱发眩晕。
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房间一定要安静且灯光暗淡。
预防
多吃一些清淡食物,如冬瓜、萝卜、玉米、小米、荷叶粥、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红柿、莴笋、豆油、茶、鲤鱼、海蜇以及豆类、豆制品等;
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不要过于忧虑,不要给自己添加很重的心理压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尽量保证卧室与整个屋子处于安静的环境下,不要出现嘈杂的声音;
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
对于脑血管性眩晕患者,由于夏冬季节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
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
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比较差的,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体质,从而增强抵抗,避免眩晕的发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