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2019-1-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院内科危重患者
脱险实录
王先生从病危的险情中好转
患者:王先生年龄:53岁
南坪四小区
1、肾衰(CKD5期)
2、心衰(IV级)
3、高渗透血症、高钾血症、代谢酸性中毒
4、肺部感染等
3天
“他是被抬着进来的(医院),我们都做好救不回来的心理准备了,这一下转危为安,他说就像在鬼门关走了一趟。”——王先生妻子。
6月8日,病危的王先生经过我院内二科全力救治,终于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各种重症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3天前,重病缠身的王先生因为受凉导致病情急剧加重,医院时,生命已悬于一线。
危急!生命在鬼门关徘徊
2年前,家住南坪四小区的王先生因为身患重病被公司辞退,照顾王先生的重担沉沉地压在妻子的肩上。2个月前,王先生就逐渐出现嗜睡、意识不清,全身浮肿。3天前,王先生感到极其严重的不适,胸痛咳血、四肢水肿、呼吸困难、卧床不起、意识模糊加重等危重征状可把他的妻子吓坏了。
眼看着丈夫快不行了,王先生的妻子叫来家人,把他送到了最近的医院。“我有多年的胃肠病,心血管也不太好,去年到医院看医生,这一向都挺稳定的。他发病那样子把我吓惨了,我叫来儿子直接就把他送过来了”。王先生的妻子想起当时情形仍然心有余悸。
抢救!内二科迎难而上“接过患者时就发现他病情危重,曾医院监护室抢救治疗,可家属当时拒绝转院,我们只有全力以赴!”内二科主任陈玲事后回忆。
王先生入院检查的胸腔、肾脏CT影像报告
随后,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很快明确诊断,王先生患有:
1、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2、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
3、高渗血症、高渗性昏迷
4、高钾血症
5、代谢性酸中毒
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IV级、心包积液
7、肺部感染
8、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9、胸腔积液
10、高尿酸血症
众病齐发,岌岌可危!
每一分每一秒都伴随着生命的流逝。
内二科会诊
科室召开紧急会诊,大家都明白——
“大考来了”!
“患者多器官衰竭(肾脏、心脏)皆为终末期,并且有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合并多个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病情十分危重,治疗用药方面又相互牵制,必须慎之又慎,对护理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这真是对综合技术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双重考验。
“迎难而上,不容有失!”这就是紧急会诊的结果。
3天!全力施救转危为安
“那几天人都是糊涂的,只觉得特别痛苦,等清醒过来,才知道自己住进了(远大)医院。”转危为安的王先生事后回忆。
治疗的过程就像是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解答一道极其复杂的方程式——
内二科团队对患者予以平衡液体进出入量,逐渐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血钾、改善机体酸碱平衡与电解质酸碱平衡、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促进心功能恢复,预防纠正恶性心律失常等精准治疗方案。
同时监测各器官功能,保障各器官血液供应,但又不加重心脏负荷,一边利尿一边补液,保证肾脏功能不进一步恶化,及时治疗肾功能衰竭,预防多器官衰竭进一步加重。
再结合积极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治疗、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措施。
在护理方面,严格按照I级护理,定时巡房,及时完善及监查相关检查、检验,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治疗。
3天!内二科为这道复杂的“方程式”给出了几近完美的答卷——
1、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好转√
2、慢性肾功能衰竭CKD5期...好转√
3、高渗血症、高渗性昏迷...愈合√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IV级、心包积液...好转√
5、高钾血症...愈合√
6、肺部感染...好转√
7、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好转√
8、代谢性酸中毒...好转√
9、胸腔积液...好转√
10、高尿酸血症...好转√
针对这次危重症的成功救治
内二科展开学习讨论
威胁着患者生命的各种重症全部好转或愈合,就像是从一场致命噩梦中醒来,他再次恢复了生机。
“他这次完全实在鬼门关边上走了一回,感谢你们把他给拉回来了!”第4天,重拾生活信心的王先生,在妻子的陪同下,在对医护人员的不胜感谢中接受医生的建议,医院做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至此,内二科的医护人员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前期的治疗使其脱离了死神的召唤,而后期的CRRT治疗为他身体的恢复增加了更多的保障。
专家介绍
陈玲
内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曾多次医院、医院、第三军医大、医院进修呼吸、神经、心血管、消化内科。从事内科工作20余年,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受患者好评。
擅长:
1、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癌;重症肺炎;支气管哮喘;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
2、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疗。
3、胃肠、胰腺及肝胆疾病的诊治,尤其对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肠胃肿瘤、肝硬化及疑难危重病症的诊疗。
4、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疗。
5、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疾病经验和解决疑难病与抢救危重病人能力,对临终关怀病人的救治有一定造诣。
80%的糖尿病跟「懒」有关教你通过运动预防上述案例中的王先生患有多年的糖尿病史和多种并发症,其中一些危重病症都是由糖尿病这个“病根”发展而来。所以,今天和大家谈一谈糖尿病的预防。
白天坐在电脑前,晚上回家,饭后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这是如今众多都市人的生活写照。
这样下去,不少人可能「懒」出糖尿病。
不是远大内科医生吓唬你,这事还真的「事出有因」。
人越懒,越容易得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背后有三大推手: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遗传是天生的,环境咱们一时半会也改变不了,所以重点说说行为因素。
所谓行为因素,主要是和生活方式有关的因素,缺乏运动就是很重要的一个。
如果持续6个月不运动,体重、腰围、体内脂肪分布、血脂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胰岛素敏感性和身体健康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这样就导致一个后果——
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尤其是2型糖尿病。
其实,2型糖尿病早已被认为是一种与缺乏运动高度相关的疾病,超过8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及身体惰性有关。
哪些人应该多运动?此类人群,一般符合下列情况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
1、年龄≥40岁;
2、有过血糖升高,但还未达到糖尿病标准;
3、超重(体质指数≥24kg/m2)或肥胖(体质指数≥28kg/m2),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2(m2);
4、腹型肥胖,即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5、每天久坐办公室或长时间看电视;
6、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2型糖尿病;
7、有妊娠糖尿病史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8、有高血压或高血脂;
9、有冠心病或中风病史;
10、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
研究表明,不论何种强度的运动,均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如果每天都进行规律的运动,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可下降15%~60%。
什么时候运动好?大部分观点认为,在降低血糖、血脂、体重、身体脂肪含量等方面,晚上运动效果优于于早晨运动。
特别是对于有冠心病或心肌缺血的人,早晨运动可能导致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风险增加,而且早晨空腹运动可诱发低血糖。
所以,对于想控制血糖的人,推荐在晚餐后90分钟时运动,此时运动餐后血糖降低作用效果最好。
什么样的运动比较好?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较好。
常见的运动有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太极拳、广场舞等,还可选择球类活动,如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此外,还可配合一些抗阻力运动,如举哑铃、引体向上等。
远大内科专家提醒:合理的运动、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都将帮助你远离糖尿病的危害,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您或家人正遭受糖尿病的侵扰,医院,专业医师问诊,早治疗、早健康。糖尿病危害重大,切莫延误而造成严重病变,导致不可挽回的健康损失。
远离骨病疼痛,乐享健康人生!
会诊时间:6月30日
▽
北京专家
重庆专家
温馨提示
会诊时间:6月30日
预约
请提前预约挂号,备齐相关病例DR/CT/MRI等资料,不接受当天挂号。
温馨提示
为了减少患者就医等待的时间。重庆医院开通了网上咨询及网上免费预约挂号服务,点击文章下方提前预约,到院就诊无需排队。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