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颈动脉最容易堵堵了怎么办

2020-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1]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经高达2.9亿,每年有万人左右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其中近乎一半的死亡,源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

我们身上却有一处血管最容易堵,堵了之后最危险,很多人因此失明了、不能说话了、半身不遂了、甚至瘫痪了才发现,这个血管就是——颈动脉!

▲年龄越大,血管越窄,杂质越多

为什么颈动脉最容易堵?

要想知道为什么颈动脉最容易堵?首先你得知道颈动脉是哪里!

在我们的脖子前方,气管两侧,各有一条小拇指粗细的动脉血管,它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头脑部的主干河流,这就是颈动脉。如果你用手在下颌角往下触探,就能摸到这两根动脉随心脏的搏动而跳动。

颈动脉一旦被堵,大脑就会严重缺血,8分钟大脑就会被损伤,出现失明、失语、半身不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脑中风”!如果时间再长一些,甚至会出现脑死亡。

颈动脉最容易堵主要有3个原因:

1、独特的Y字型结构:仔细观察颈动脉会发现,靠近头颈部会有一个“Y型”的分叉,这里很容易出现颈动脉腔狭窄,甚至完全堵塞!

2、颈动脉比较狭窄:全身的血液都会流经这里,相较于其他主动脉,颈动脉较窄,血液有杂质、斑块时更容易堵。

3、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管壁上沉积了一层像腊样的脂类,使颈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不知道哪一天,动脉斑块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整个血管被血栓堵死。

这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因人因病而异,通常,一个人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大约从青春期(15岁左右)就开始隐隐发育,至40岁左右变得明显,而到60岁左右,查遍颈动脉没有发现一枚动脉硬化斑块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统计资料显示,约2/3的脑梗塞与颈动脉有关。颈动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连通大脑,一旦被堵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发现颈动脉斑块?

目前由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现“潜在的危险”,包括颈动脉超声、核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都可以进行血管评价,发现早期动脉硬化斑块或狭窄。

另外,建议40岁以上人群通过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制定的《中风危险评分卡》进行自我评测,具有3项危险因素就属于“中风高危人群”。在我们脑卒中筛查门诊的工作统计中,在这些中风高危人群中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达80%,而且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血压、吸烟的年限增加而增加。如何预防颈动脉堵塞?

1、控制好“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坏的胆固醇”,它可以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时间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平时要少吃一些油炸食品,油炸食品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来源。一般认为,低密度脂蛋白需控制在2.60mmol/L(mg)以内。

2、定期做颈动脉彩超

颈动脉彩超,全称“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最便捷的手段!可以在平时的体检套餐中,加上一个颈动脉超声检查,价格也不贵,但却非常关键!

3、及时发现身体信号

及时发现身体的信号,防止悲剧的发生。颈动脉堵塞早期可能表现为突发头晕,时不时一侧面部、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者短时间内言语困难、眼前发黑等,此时就应该做颈动脉彩超检查。

4、控制好“慢性疾病”,定期做三氧自体血免疫疗法

平时还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疾病。生活中要做到戒烟限酒,控制肉类、油脂、盐的摄入量,增加水果、奶、谷物及薯类食物。专家建议定期做三氧自体血免疫疗法,做好前期的干预工作。

Clavo等人评估了三氧自体血疗法对大脑中部和颈总动脉多普勒血流的影响,并报告了周围缺血综合征的改善。

临床

清除致命斑块的新尝试

国外在使用三氧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经验。德国、西班牙、俄罗斯、古巴近年有多篇临床报告谈到三氧治疗降低心脏病患者血液胆固醇和刺激抗氧化反应及改善血流变参数和氧对组织的传输。特别是《科学》杂志于年第8期上刊登了科学新发现———动脉硬化是炎症过程。作者Peterlib-by(哈佛医学院教授)更从另一个侧面为三氧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提供了佐证———三氧可以通过刺激免疫因子的释放扩张血管,改善静脉回流达到抗炎的目的。

医用三氧自体血治疗也可逆转颈动脉斑块,疗效与阿托伐他汀基本相当,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和逆转斑块已是共识,但部分患者不耐受其不良反应和昂贵的价格,因此医用三氧疗法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途径,另外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可以在门诊进行,安全性好,基本无不良反应。每次治疗时间不到半小时,方便经济。

临床案例分享

案例介绍:患者谢某某,中年男性,言语不利、双足麻木疼痛4个月余。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言语不利、双足麻木疼痛症状,当日未缓解,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经治疗后语言不利症状有所缓解,仍有双足麻木症状,在我院治疗后言语欠清,双足麻木症状明显好转,近日患者自感双足跟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遂就诊于我院。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年,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年3医院行颅脑MRA确诊为左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的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同时确诊为脑梗死,经对症治疗后遗有言语不利、右侧肢体麻木症状。有卒中后精神障碍病史4个月余;偶有小便失禁。入院诊断:1.脑梗死(恢复期);2.高血压3级(很高危);3.陈旧性脑梗死;4.2型糖尿病;5.双侧颈动脉班块形成;6.卒中后精神障碍;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①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降压、降糖、营养神经,抗焦虑(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普罗布考、瑞格列奈、甲钴胺片、维生素B1、草酸艾司西酞普兰)。②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③针灸三阴交、阳陵泉,给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胫后肌、腓肠肌内侧)低频脉冲电治疗。④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每日1次。治疗效果:三氧自体血治疗10次后,小便失禁、流清鼻涕等症状消失,20次后,疼痛麻木症状基本消失。

参考文献:

[1].胡盛寿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概要.中国循环杂志,.34(03):第-页[2].HuoY,SchoberA,ForlowSB,etal.CirculatingactivatedplateletsexacerbateatherosclerosisinmicedeficientinapolipoproteinE.[J].NatureMedicine,,9(1):61-67.[3].MassbergS,BrandK,GrunerS,etal.ACriticalRoleofPlateletAdhesionintheInitiationofAtheroscleroticLesionFormation[J].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7):-.[4].MachlusKR,ItalianoJE.Theincrediblejourney:Frommegakaryocytedevelopmenttoplateletformation[J].JCellBiol,,(6):-.[5].Lefran?aisE,Ortiz-Mu?ozG,CaudrillierA,etal.Thelungisasiteofplateletbiogenesisandareservoirforhaematopoieticprogenitors[J].Nature,7,():.

注:以医院分享,未得授权,禁止转载

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zlff/10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