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经原络输穴主消化,和胃消肿艾

2025/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足阳明胃经(辰时:7-9点):从头走足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1.原穴:冲阳(在足背,第2跖骨基底部与中间楔状骨关节处,可触及足背动脉)艾灸冲阳穴,可以让足阳明胃经运行顺畅,也就能保证胃里面的气息供应正常,具有暖胃、护胃的功效。按揉或者艾灸冲阳穴,可以作为平时胃部保养的方法。2.络穴:丰隆(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之横指)丰隆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元王国瑞《玉龙歌》云:痰多宜向丰隆寻,明楼英《医学纲目》指出:风痰头痛,丰隆五分,灸亦得。诸痰为病,头风喘嗽,一切痰饮,取丰隆、中脘,《备急于金方》云: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等,均指出丰隆穴为治痰之要穴,又是治疗因痰所致的癫狂、咳嗽、哮喘、头痛等病症的有效穴。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之一。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首先责之于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脾无留湿不生痰之说。因为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故可治脾胃二经疾患。针刺丰隆穴可通调脾胃气机,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而百病皆由痰作祟,所以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可取丰隆穴治疗。3.输穴:陷谷(足背第2、3跖趾关节后凹陷中)陷谷有缓解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足背肿痛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hbzz/14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