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胸闷胸痛,第一个要担心的就是心肌梗
2021-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治愈会复发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分享好文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在本公号留言删除!
来源
中国心律失常防护中心
心肌梗塞的发生主要跟冠状动脉有关。冠状动脉是负责供应心脏养分跟氧气的系统,有三大条。第一条是由左主干枝分下来的左前降枝(或称左前下行枝),第二条是左主干枝分到后面的左回旋枝,第三条是右冠状动脉。这三条冠状动脉只要某一处阻塞缺血,就可能导致心脏肌肉缺氧坏死,这就是心肌梗塞。
对于中年人来说,如果发生胸闷或胸痛症状,第一个要担心的,就是心肌梗塞,这也是最致命的疾病。
感觉胸口有大石压住
心肌梗塞发作前约只有4到5成病人会心绞痛,与其说是痛,大多数患者反而是以胸闷为临床症状,而非真的痛。很多病人表示,他们感觉胸口闷闷紧紧的,患者形容感觉胸口像有大石头压住,有人则会觉得喉头好像被紧紧掐住,因为心肌梗塞是血液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这种心肌缺血的紧绷感经常会传到喉咙。
这种传导痛还可能传到左手臂或右手臂,紧痛的感觉大多是在手臂内侧,或传导到背痛,所以有些患者常误以为自己只是肌肉及肩颈酸痛。但是当患者有胸闷、胸口痛,合并呼吸困难、冒冷汗,或并发呕吐、昏厥,就要怀疑可能是心肌梗塞发作。
疑似心肌梗塞发作如何抢救?
心肌梗塞发作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发病前已知有冠状动脉心脏病或有定期服药者,二是未曾因心血管疾病就医者。
原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正在用药控制或定期追踪中的患者,身上可能会携带舌下硝化甘油含片,若发生胸闷症状,或有左手臂、右手臂、颈部、下颏骨、肩胛部传导痛,或合并有冒冷汗、虚脱、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能为心绞痛,可立即服用舌下含片。
一般心绞痛大约只会维持5到10分钟,含服舌下含片通常一、两分钟内症状即可缓解,若胸闷持续超过5分钟仍未缓解,需再服用第二颗,若含服第二颗仍未缓解,则需赶快到医学中心急诊。
心肌梗塞患者约有三分之二为第一次发作,让患者及家属措手不及,因此,一旦发现胸闷、呼吸不过来,合并冒冷汗等症状,要赶快拨打叫救护车,不建议自行搭车就医,因救护车上有电击器,由于心肌缺血时会产生不正常放电,约有五分之一的患者可能发生致命性心律不齐,若未及时电击很容易致命。
心肌梗塞7大危险因子
心肌梗塞有7大危险因子,当同时有3个或3个以上危险因子者,就属于高危险群,最好接受健康检查了解心血管的情形。检查项目包括运动心电图、心肌灌注扫描或是冠状动脉电脑断层检查。心肌梗塞7大危险因子包括:
1、年龄: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或停经者。
2、家族史:家族有心脏病或中风或猝死病史。
3、高血压。
4、高血脂。
5、糖尿病。
6、吸烟。
7、肥胖或少运动。
黄金抢救时间为12小时
心肌梗塞黄金抢救时间为从病人出现胸口疼痛、冒冷汗等症状发生,到送医打通血管,建议在12小时内,才不致引起严重并发症。医院急诊室开始起算,到送入手术室打通血管(非装好支架),则建议须在90分钟内。
治疗处置方式依据心电图的变化分成两种;当心电图显示为ST节段上升型的心肌梗塞,这类病患的血管有80%是完全堵塞的,血管像遭遇土石流般完全中断,必须紧急以心导管打通,及时抢救。
第二种为心电图非ST节段上升型的心肌梗塞,血管完全阻塞机率只有2成左右,虽然不须紧急进行心导管治疗,但是医界认为如果有以下症状时,显示血管也有严重狭窄,最好还是及早进行心导管手术或是心脏搭桥手术:
1.有持续性胸闷或胸痛。
2.心脏功能逐渐变差,显示心肌坏死的程度愈来愈高。
3.复发性地产生致命性心律不齐,显示心脏供氧不稳定。
有上述情况时最好进行早期心导管治疗;也就是住院的24小时到72小时内进行早期侵入式心导管诊断及治疗。
手术后需配合药物治疗
心导管只是治疗的一部份,患者日后一定要配合术后照顾,其中最重要的是药物治疗,常用有4类。第一种药物是双重抗血小板组合药物;例如阿斯匹林加保栓通,或是阿斯匹灵加百无凝,服用9到12个月;之后终身都要服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
第二种药物是降胆固醇药物,因为血管狭窄及阻塞是由于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所以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降到60至80mg/dL以下最稳定。
第三种药物是服用贝他阻断剂(Betablocker),此为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研究证实,贝他阻断剂可降低致命性心律不齐和心肌梗塞的总死亡率,但该药可能引起气管收缩,或让心跳减慢,也会影响胰岛素功能,因此气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严重心衰竭、心跳过慢,以及严重的糖尿病病人,医师需评估状况是否可以用药。
第四种药物是血管张力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是血管张力素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可以使心肌梗塞患者减少心脏扩大的风险,维持患者的心脏功能。
戒烟、运动、维持健康生活
术后改变生活型态也很重要,包括戒烟、控制三高、运动及改变饮食,很多患者改变生活型态后,变得更健康。此外,手术后的心脏复健也很重要,因为患者的心脏肌肉都有坏死受损,必须经专业康复科医师及物理治疗师在心肺功能的指引下,让患者心脏尽量恢复功能。
另外,因心脏病患一旦感染流感及肺炎,并发症致命的风险较高,因此建议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肺炎双球菌疫苗则建议接种13价的疫苗,只需接种一次,即可获得长期保护。
胸闷胸痛还可能是哪些疾病?
胸闷胸痛除了可能是心肌梗塞以外,也可能是很多疾病的征兆,包括肺炎造成肋膜发炎、支气管炎、气喘、肺气肿等,或是肺栓塞、肺血管阻塞等,而心脏的二尖瓣脱垂、心包膜炎、主动脉剥离等也可能以胸闷、胸痛的症状表现。
严重的胃食道逆流会有「火烧心」的感觉,也常被误为胸痛;许多急性胃痛、十二指肠溃疡和急性胆囊炎发作时,也常有胸部传导痛。而肋骨骨膜发炎,甚至皮肤的带状疱疹也可能有胸痛症状。临床上还曾接获罕见的28岁年轻人胸骨一压就痛,检验出贫血,才发现是白血病。还有乳癌患者因为胸口疼痛而发现乳房肿瘤。
心肌梗塞有哪些非典型症状可能误判?
多数心肌梗塞的患者会以胸痛、胸闷症状表现,但是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症状而被误判;由于心肌的下缘在横膈膜上方,所以部分患者可能是以上腹痛为临床表现,可能被误为胃痛。
尤其年纪愈大者愈常有非典型症状,据统计,80岁以上患者有典型症状者不到半数,而女性因为比较忍痛,所以心肌梗塞症状较不明显,糖尿病患的神经感觉钝化,也较不容易感觉胸闷及胸痛症状,患者往往突然地呼吸困难或冒冷汗,甚至是突然昏倒就医才发现。
Q:胸闷、胸痛应该挂哪一科?
A:胸闷、胸痛背后潜藏的疾病有很多,所以可以挂心脏科、胸腔内科等,也建议患者把自己的不适症状、发作位置等做更明确的表达。
Q、若无三高病史,是否就不会心肌梗塞?
A、不一定。有些人没有危险因子,但也发生心肌梗塞,另外,像是免疫性疾病的干癣,或是风湿免疫疾病的病人也因易有发炎反应,所以容易有早发性的粥状性动脉硬化,也有很多患者找不出病因。所以,有胸闷胸痛症状者,最好多留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