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到来之前,身体有什么变化
2020-3-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总有人问,在脑梗到来之前,身体会有什么变化,需要注意什么?
其实,脑梗到来之前,有一半的人身体任何变化都没有,对于他们而言,脑梗就是突然之间发作的。而对另外一半人,脑梗在发作之前两三天会有前兆。但实际上,脑梗发生几年前,身体就会发生变化,与其心惊胆颤的害怕脑梗的发生,不如从根源上避免脑梗的发作。
一半的脑梗是突然发生的很多的患者在发生了脑梗之后,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听到他们问医生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身体一直好好的,怎么突然间就发作脑梗了?”然后央求医生多做几次检查之后,才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
人类的身体很顽强,有很强的代偿作用,即使血管堵塞了30~50%,身体都不会有什么感觉。甚至有人堵塞到70~80%,仍然可以生活如常。
所以说,在脑梗发生之前感觉身体的“正常”,只是一种虚假的健康。一旦血管彻底堵塞,就会突然发病。
一半的脑梗在发作之前有预兆1、发作之前:有一半的脑梗患者,在脑梗发作之前的三五日,会有前兆症状,主要表现为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比如说出现眼前发黑、单侧手臂发麻、单侧腿软、走平路时突然摔跤、记忆力突然变差、突然失语、吃东西时吞咽困难等症状。但症状持续时间短,有可能几分钟即自行缓解,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上这些症状也被称为“小中风”,意味着大脑内部的小动脉的狭窄程度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已经影响到了脑组织的供血,距完全梗死只有一步之遥。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脑梗死。2、发作时:当脑梗死发作时,与上述预兆的症状相似,只不过不再会缓解,而是呈进展性加重,一般在三天内达到症状的顶峰。而脑梗发生后,急救的时间只有6小时,所以快速辨别脑梗尤其关键。快速辨别方法:
1、看眼角、嘴角是否向一侧倾斜;
2、平举双臂,是否有一侧无力;
3、说话是否含糊不清。
只要有一项症状出现,别犹豫,快打医院。
真正的变化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没有无缘无故的脑梗和心梗,它们都是蓄谋已久的疾病。可能在发作的十年前,它们就已经开始图谋不轨了,而且那时身体就开始有了变化。这些变化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以及高血尿酸、房颤等疾病。这些疾病虽然平时不痛不痒,但会持续损害血管内皮,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溃,以及房颤引起的心脏血流紊乱,是诱发血栓造成脑梗的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医生们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大家“管住嘴,迈开腿”的健康生活,用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一旦患病了,又劝大家及早干预、尽早治疗,就是因为医生们比普通人可以看得更远。大多数任其发展的慢性病,在五到十年之间,就会引起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病变。等到真病倒了再去治,可就来不及了。而且曾经患过脑梗的人,再次发作的概率非常高,在5年内的复发率大约有40%。所以曾患过脑梗的人一定要听医生的话,按时按量吃药,控制病因,才能最大可能地预防复发。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明白了,在脑梗发生之前身体的变化,可能就是十年前的高血压,也可能是五年前的高血脂,或是三年前的高血糖,或是一年前的房颤。只有健康生活,预防疾病,从发现疾病的开始,就积极地控制它、战胜它,才能从根源上避免脑梗的发生。脑梗塞知识科普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发病较急,多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并且多表现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少见痫性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常发生昏迷,个别病例局灶性体征稳定或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加重提示梗死再发或继发出血等。脑梗塞病因:临床上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前者是由于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所致。后者则是因血流中被称为栓子的异常物质阻塞动脉引起,例如某些心脏病心腔内血栓脱落的栓子。脑梗塞临床表现:
1.主要临床症状
(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2.脑梗死部位临床分类
(1)腔隙性梗死脑梗死的梗死面积小于1.5厘米,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少数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部分患者没有定位体征。
(2)中等面积梗死以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颞叶区发病多见。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神志清醒,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
(3)大面积梗死患者起病急骤,表现危重,可以有偏盲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
脑梗塞检查:
1.CT检查
脑CT检查显示脑梗死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可排除脑出血。当脑梗死发病在24小时内,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确诊断。必要时应在短期内复查,以免延误治疗。
2.MRI检查
MRI对脑梗死的检出极为敏感,对脑部缺血性损害的检出优于CT,能够检出较早期的脑缺血性损害,可在缺血1小时内见到。起病6小时后大梗死几乎都能被MRI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
3.常规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等作为常规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胸片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依据。
4.特殊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色B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可明确有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
脑梗塞治疗:
1.急性期一般治疗
治疗原则为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大小便的护理,防治压疮,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如起病48~72小时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应当把患者的生活护理、饮食、其他合并症的处理摆在首要的位置。由于部分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若不给予合理的营养,能量代谢会很快出现问题,这时即使治疗用药再好也难以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2.脑水肿的治疗
(1)甘露醇临床常用20%的甘露醇高渗溶液。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有效的脱水剂之一。
(2)10%甘果糖(甘油果糖)可通过高渗脱水而发生药理作用,还可将甘油代谢生成的能量得到利用进入脑代谢过程,使局部代谢改善,通过上述作用能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消除脑水肿、增加脑血容量和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
(3)利尿性脱水剂如呋塞米(速尿)、利尿酸钠可间断肌内或静脉注射。
(4)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其分泌和生成受促皮质素调节,具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休克作用,但一般不常规使用。
(5)人血白蛋白(白蛋白)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中分子量的胶体在产生胶体渗透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液体保留在血管腔内,一般不常规使用。
3.急性期溶栓治疗
血栓和栓塞是脑梗死发病的基础,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减轻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溶栓治疗可采用链激酶、尿激酶。抗凝剂可使用肝素、双香豆素,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
怎么确定是白癜风北京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