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腰椎不适怎么办

2020-8-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下颈腰椎不适。这几乎是现代人又一项常见病。我们依然请邵钧医生给我们交流。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以及生活中手机使用占据了主要时间,躯体长时间不活动,固定于一个姿势,以前小学教育给大家普及的两要两不要,早已被大家抛之脑后了。(眼镜要离书本距离1市尺,读书1小时要望远,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移动车辆上看书。)因此,颈腰部和眼睛的疲劳加重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相应地,也产生了颅脑、手臂、肩颈、腰背、臀腿等多处的不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社会上也有很多解决颈腰椎不适这个常见病的手段,但到底如何治疗才是合理有效的,大家很多都是抱着狐疑的态度去看待这些手段,总是尝试了之后才知道是否有效,然后再向人推荐。但为什么要病人都做神农尝百草的活,而且因为个体差异,每个人有效的手段并不雷同,还有就是什么时候需要手术治疗(听上去怕怕的)。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困扰着大家,也成为颈腰椎不适成为一个大众性难题的原因。本文就大家存在的这些顾虑做个交流,供大家参考。

一、颈腰椎不适有哪些?

人体的脊椎支撑着整个躯体,也是让人体有别于动物的爬行,可以直立行走的一个必需的装置,分为颈椎(7个椎体)、胸椎(12个椎体)、腰椎(5个椎体)、骶椎(5个椎体)和尾椎(5个融合在一起的椎体),共有34个椎体,并呈S形,有效地承受并分解了体重,并使人体能顺利地活动和行走。同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也是通过脊椎的管腔(椎管)运行并支配着全身。由此可知,脊椎是人体的极其重要的器官,如果出现退化或疾病,就会对正常的生理活动带来严重的后果。但长期进化给人体带来的潜能和自我调节机能是无比巨大的,巨大到我们几乎无法想像,很多貌似严重的疾病,在人体潜能挖掘以及自我调节干预下,都会呈现自愈或缓解。疾病的出现,实际上是在遭受极其严重的危害,以及自身太不了解如何科学干预保健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脊椎疾病同样如此,绝大部分脊椎不适通过合理的保护和干预,完全不会到手术治疗这一步。

脊椎疾病中较为常见的是颈椎和腰椎不适,胸椎和骶椎处于S形的外拱形两段,相对比较稳定,除了炎症、血管性、急性损伤等相对少见的病变因素外,常见的退行性变不多见,所以本文,就和大家交流一下大家较为关心的颈腰椎不适,并且着重于最常见的退行性变三大病因(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生理弧度消失):

1.颈椎病

颈椎病,就是通常所说的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刺)、以及颈椎生理弧度(颈曲)消失,等导致的颈部神经压迫产生的不适,常见的主要有三种类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中央型)。

(1)神经根型

这最为常见,支配上肢的神经从颈髓发出,通过上下椎体间的空隙(椎间孔)走向支配部位,这部分神经在椎间孔部位较容易受压(也就是神经根受压),就会出现颈肩不适、僵硬、牵拉感,以及上肢麻木和疼痛感,严重的会有上肢肌肉萎缩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上肢麻木和肌肉疼痛以及萎缩的具体部位,是按照不同椎间孔的神经根(就是颈椎病的具体位置)发生的,顺着颈椎由上往下,共有8个部位的神经根(颈1上方是第一个),相对应在上肢上的位置,是顺着上肢拇指侧(桡侧)从上往下,再顺着小指侧(尺侧)从下往上;如果出现从远端(手侧)到近端(肩侧)横断性的麻木和肌肉不适,那就不是颈椎病了,而是周围神经炎性病变。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很多人一直以为神经压迫是椎间孔狭窄(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造成,而骨质增生是不可逆的(那些能消除骨刺的说法都是不科学、不全面的),如果椎间盘突出严重,无法复位的话,那是不是只有手术一条路了(现在有微创手术,更吸引人了,但终究是手术,总是有损伤的)。而真实情况是,神经压迫绝大部分原因并不是椎间孔狭窄的直接压迫,而是因为椎间孔的狭窄,导致神经根活动空间受限,由于偶然的剧烈运动(如扭伤)、长久不良姿势、或椎间孔的突然缩小(落枕)等原因,使得神经根较容易受到压迫性损伤,而即使是狭窄后的椎间孔的空隙相对于神经根来说,还是很宽松的,脱离这些原因后,神经根就不再受压迫。但短暂受压后,会导致神经根外面的鞘膜(类似电线的绝缘皮)出现水肿;较严重的,外周的肌肉、韧带也会出现水肿(长期水肿不愈的还会造成粘连,水肿就更难消失,粘连会加重压迫);压迫导致的神经疼痛又会加重颈部肌肉的不良姿势和水肿。水肿会使得椎间孔的狭窄显得更为明显,大大压缩了神经根的活动空间。这些水肿就会持续压迫神经根,造成不适症状长期不消失,甚至逐步加重。所以,神经根的压迫实际上主要是因为水肿造成的。因此,合适的首选治疗就应该是消除这些水肿,手术只是最后的方式(目的也是增加神经根的活动空间,促使水肿尽快消失)。

(2)椎动脉型

颈椎有别于其它部位的锥体,在左右两个横突上多了一个空,并有椎动脉通过,到颅内汇总成基底动脉(枕部),总称椎基底动脉,与从颈部上行的颈总动脉一起,共同提供脑部血供。如果横突处骨质增生,就会对椎动脉产生压迫,影响血供,造成头晕,严重的出现呕吐、晕厥等。

同神经根型的道理一样,更多的症状是缘于来自于血管外软组织的水肿导致的持久压迫,而非骨质增生的短暂压迫。

椎动脉型因为影响到脑供血,而且经常会同时影响到交感神经,进一步加重了血管机能的损伤,会加剧脑供血不足,需要及时干预,避免导致晕厥、低血压以及脑梗塞等更严重后果。

(3)脊髓型

颈椎侧面有椎间孔,周围神经与颈髓由此相连,从上而下有三个管道,两个就是前面所讲的两侧的横突孔(容纳椎动脉),一个是中间椎管(容纳颈髓,和脑组织相连),如果出现椎间盘向内突出,或内部骨质增生严重,以及颈曲消失造成椎管空间减小,就会造成颈髓的压迫。

因为椎管空间较大,这种类型较为少见,而且和上述原因一样,更多的是因为继发性的水肿压迫导致。

颈髓压迫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偏侧或双侧的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严重的会导致截瘫或大小便障碍。

2.腰椎病

腰椎病主要是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刺)、腰肌劳损等导致的神经压迫不适,主要有周围型(神经根型)和中央型(脊髓型)。

(1)周围型(神经根型)

最常见的就是坐骨神经痛,从腰臀放射至脚后跟,牵拉痛,腰部活动时疼痛会有加剧,严重的会有肌力受损和肌肉萎缩,甚至卧床不起。

致病原因和颈椎病类似,起因是短暂的直接神经压迫,后续长久的症状及加重大多是由水肿压迫导致,而疼痛造成的不良姿势和活动受限更是水肿迁延不愈和加重的重要因素。水肿包括神经鞘膜、软组织、肌肉、韧带等部位。

(2)中央型(脊髓型)

与颈椎病的脊髓型一样,如果存在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或椎管内骨质增生、生理弧度(腰曲)减少,致使椎管空间减小,腰髓就容易受到压迫,在某种急性损伤发生时(如扭伤、关节突错位等),腰髓就容易遭受急性压迫性损伤,如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之后伴随的水肿压迫会进一步持续加重病情。腰髓损伤会导致下肢感觉和运动系统障碍,以及泌尿生殖系统障碍,严重的会导致瘫痪。

上面对颈腰椎病大致作了些介绍,至于较少出现的脊髓炎证、出血、损伤等,不同的是病因和病程,在致病过程中涉及炎症和水肿阶段和颈椎病也类似,因篇幅关系和大众科普关系,本文中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如何有效治疗颈腰椎不适?

颈腰椎病是非常普遍的常见的急慢性疾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在城市的办公室人群中,尤其明显。但实际上又是很容易干预的一类疾病,大家根本不用谈虎色变,今天就和大家做些交流,让大家放心。

1.解除原发病的持续影响

那么颈腰椎病中常见的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以及正常弧度消失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了解了这些原因,就可以有效防治,对采取准确合理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1)长久的不良姿势

长久的不良姿势会造成椎间盘一直处于受力状态,得不到休息,也会因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炎症变化刺激椎骨骨膜骨化,从而导致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轻度的椎间盘突出通过及时的治疗可以复位,而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则是不可逆的,只能控制不再加重发展。长久的不良姿势造成的不正确受力还是生理弧度消失的重要原因。

(2)椎骨关节的损伤未及时复位治疗

椎骨关节,尤其是颈椎,很容易因为不当受力而半脱位,就是俗尘的落枕,落枕会导致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产生疼痛,进而导致肌肉韧带僵硬,活动受限,进一步影响恢复,同时也是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生理弧度受损的重要原因。

(3)肌肉韧带损伤长期刺激

扭伤或风湿性疾病,以及前面两点的因素导致的肌肉韧带损伤,会使椎间盘加剧不当受力而产生突出,并逐步加重,影响恢复,也会刺激骨质增生,以及影响生理弧度。

(4)寒湿等有害因素导致的炎症反应一直刺激

中医的寒湿和西医的水肿相类似,肌肉、韧带以及软组织损伤的迁延不愈、局部供血不足及体质虚弱,以及经常受到潮湿寒冷的刺激,会造成局部组织水肿,而且不易吸收,久而久之,还会机化,造成肌肉和韧带的粘连和强直,导致对椎间盘的不当受力加重,和刺激骨质增生,影响生理弧度。

(5)神经疼痛的反复刺激

因为损伤压迫和继发水肿压迫导致的神经疼痛会诱发后续的炎性反应,继而破坏椎间盘的保护和刺激骨质的增生。

(6)遗传

遗传背景和体格因素会使得某些人的颈腰椎容易受力过多,遗传和环境刺激因素又会使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偏向于骨质增生倾向,所以对于这些人群(以瘦高型多见),良好的干预和保健尤为重要。

对上述6大类原因,采取纠正不良姿势、经常颈腰部活动、劳逸结合;同时对已有疾病,根据病人特点分别采取牵引、推拿、手法、理疗、热疗、针灸、艾灸、小针刀等一系列的治疗,帮助复位,增加椎间孔和椎管空间,消除水肿,松解肌肉和韧带粘连;严重时,适当配合止痛消炎的营养素和药物治疗,可以很好地避免和减轻这些原因的影响,做好颈腰椎病的干预;如果病情严重影响生活,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肌肉萎缩,为快速减轻病情,可以考虑手术减压对症治疗,但上述这些预防和干预方法需要继续选择,以避免缓解后再次加重。

2.消除水肿

前文多次说过,颈腰椎病对神经血管的压迫,主要原因并不是椎间盘和骨质增生、生理弧度消失导致的空腔狭窄产生直接的压迫,而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的神经血管外组织、软组织和肌肉韧带间水肿产生的压迫加剧。所以,消除水肿是治疗颈腰椎病,减轻颈腰椎病的不适,所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具体方法有:

(1)通过局部保健运动、牵引、推拿、手法治疗,拉松肌肉和韧带,促使椎间盘复位,在解除原发压迫因素的同时,祛除水肿产生的直接因素,改善水肿部位的血流和微循环状态,帮助水肿的吸收;手术治疗是在通过这些无创伤手段无法实现目的的情况下,采取的解除直接压迫的方法;小针刀(针灸)也是松解肌肉和韧带,促使其中的水肿快速吸收的有效方式。

(2)通过理疗、推拿、艾灸(针灸)、外用药物擦拭、内服活血化淤和消炎的中药和营养素,可以提高局部组织活血化淤和炎症消除的功能,也是促使水肿快速吸收的有效方式。

3.改善神经营养,调节血供

颈腰椎病导致的神经损伤,只要不是影响到脊髓,也就是只影响到神经传导,而没有影响神经细胞,都是可以修复的,通过神经营养药物的补充,结合自身的锻炼,可以有效地刺激神经信号的传递,促进神经的修复,神经修复的营养药物主要是维生素B1、B12、神经节苷脂等。

良好的血供也是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解除压迫的同时也改善了血供,一方面,良好的血供可以加速水肿的吸收,提高局部神经的营养供应,这方面活血化淤的中药和营养素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如丹参、三七、云南白药、姜黄素等。

三、颈腰椎不适防治的常见误区

1.因为长期的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不可逆,所以只能手术治疗,而且一劳永逸

从上文已可知晓,手术治疗作为一个有创伤的手段,是颈腰椎病治疗的最后手段,之前有一大把方法可以采用,完全不用担忧;而且,即使手术治疗,也仅仅是对症处理,解决当前问题,并不能祛除颈腰椎病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体位姿势,不能祛除不良的周围环境因素,还会继续发病,手术不可能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难道不断去手术吗?

2.病症不明显时不注意保健,严重时丧失信心

由于颈腰椎病病程较长,无论是椎间盘突出,还是骨质增生,还是生理弧度消失,都是一个慢性进展的过程,而且机体有自我保护、修复和代偿机制,即使是病因一直存在的情况下,只要不是突然加剧和严重的情况,症状会时好时坏、逐步发展;而一旦发展到了失代偿的阶段,症状就会呈现加速度发展。所以很多人会存在这么两个错误观念:

(1)在这段时间内(数年到十数年),往往不会引起重视,忽略了保健预防和干预治疗,导致病情逐步呈加速度进展;

(2)而一旦到了症状很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时,又会丧失有效干预的信心,只希望一击必中,立竿见影,又觉得除手术之外的办法太缓慢,不愿采取。

而实际上,平时重视干预,即使很严重时,也要采取系统综合性治疗,既要减轻症状,又要避免加重和再发病,这才是正确的颈腰椎病干预理念。

3.认为补钙可以改善颈腰椎病

尤其是老年人,总认为自己缺钙,以为颈腰椎病也与缺钙有关系,盲目补钙。骨质增生,以及骨质疏松导致的生理弧度消失,保护椎间盘的韧带和肌肉力量减弱,的确与钙代谢紊乱有关系,但并不是单纯的缺钙。(在第一篇“什么是科学的饮食”一文中就是否需要补钙的问题曾做过专门介绍,可以参考,本文后有链接。)饮食中钙并不缺乏,导致机体钙缺乏的是吸收减少,而与之有关的是活性维生素D3。如果单纯补钙,不能被骨代谢利用的话,非但起不了作用,而且对肾结石等形成还会造成影响。

4.到底是大幅运动还是减少运动,心里没底

颈腰椎病的恢复,肯定需要运动,不然肌肉和韧带会粘连加重,水肿压迫加重,并形成迁延难愈的机化,加重症状。但长期病程的,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又担心运动会造成骨关节损伤,得不偿失。因此,在治疗中患得患失,非常犹豫。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这类病人需要有专业的医疗人员指导,制定个性化的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针对主要问题,保健和治疗并重,既发挥治疗缓解症状的作用,又能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骨关节损伤。总体来说,没有骨质疏松的,以解除压迫、消除水肿治疗为主,伴有骨质疏松的,以消除水肿、活血化瘀治疗为主。

5.什么情况下适合牵引,牵引后韧带是不是会松,反而容易受损

这是一个理解的误区,牵引只是通过外力,增加神经血管周围的空隙,解除压迫,改善供血,促使水肿尽快吸收,帮助颈腰椎病的恢复。牵引的力量完全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选择的。牵引是专业的康复训练中的一个内容,有着严格的时间、力度、部位的要求,并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治疗方式,因此,只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完全不需要担心。

以上大致介绍了我对于颈腰椎病这个非常常见疾病的一些心得,因为这类疾病非常普遍,自己也有,因此,很多心得是从实践中来的,仅供大家交流和参考,请大家指正。

附录:原创颈椎保健操

作者简介

邵钧,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资深全科顾问,能量医学和功能医学专家,曾获中华医学科技技术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部课题子项目负责人,中国生物工程协会基因治疗分会委员,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原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市场总监,原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研究院特需医学与健康研究所执行所长,专长于个性化健康干预。

同类文章链接:

什么是科学的饮食?

营养素解析

什么才是正确的体检?

如何根据自己健康情况设计正确体检?——胃肠疾病篇

如何根据自己健康情况设计正确体检——“三高”篇

如何根据自己健康情况设计正确体检——“肿瘤”篇

如何有效防治心肌梗塞?

中风如何防治?

如何看待高血压?

如何看待脂肪?

你会正确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血糖吗?

血粘度增高怎么办?

肿瘤并不可怕

肿瘤精准诊疗介绍

如何看待结节?

肿瘤免疫治疗解析

如何看待PD1和癌症根治?

如何接受免疫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

老年性痴呆的防治

衰老与防治

如何合理预防与治疗帕金森病?

失眠怎么办?

抑郁能治吗?

欢迎你在留言区交流:

轻点下面图标使之先呈黑底色,再长按点击智能留言进入即可。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jbby/9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