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眩晕及其发生原因
2016-9-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养生保健眩晕及其发生原因
眩晕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是因脑血管病引起的机体对空间的感觉障碍,多为脑缺血影响了小脑与小脑有关的结构所致。据报道,脑血管病眩晕约占门诊眩晕病人的绝大多数,中老年人占90%,因此,突然出现眩晕要警惕脑血管病。
临床上眩晕分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两种。凡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感、沉浮感、摇摆感、直线加速感都为真性眩晕。这种病人多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和恐惧感。为了减轻上述症状,病人往往不敢睁眼。而体格检查时,除了平衡障碍外,还可有眼球震颤、视物模糊、构音困难等表现。仅有头昏、头晕、头重足轻,没有运动感者,称为非真正眩晕,一般多为生理性的,临床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眩晕的主要原因是脑缺血,尤其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者多见,约占75%,程度也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其次为颈椎病,占54%,比较少见的病因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以及脑干、小脑、基底节等部位的出血和梗塞。
椎-基底动脉供应脑后部2/5脑组织的血液,其中包括脑干和小脑等部位。如果发生小的栓塞或痉挛时,就会出现所支配区的血液供应不足,临床上就表现眩晕、平衡障碍、走路蹒跚、口眼歪斜等症状。
颈椎病变引起的眩晕,常由椎动脉外段血流受影响所致。由于颈椎骨刺及退行性关节炎,使椎动脉受压迫,血流量减少,特别是当颈部转动时,这种受压迫的现象更明显,这样就会产生眩晕症状。
眩晕的发生,还常与血压的改变有关。当血压增高时,如果超过了神经体液对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就可引起头痛和眩晕发作。相反,有些患者由于血压骤降,造成脑血管机能障碍也会诱发眩晕发作。
眩晕的病因很多,除以上的分析表述外,还可归纳为周围性(耳源性)眩晕、中枢性(神经原性)眩晕、炎症(常见的有前庭神经炎及后颅窝珠网膜炎)、血管性病变眩晕,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眩晕等。
中医认为眩是眼花,晕是头昏,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至昏倒等症状。本症的病因,早在《素问》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目前认为本病虚者居多,如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气虚则清阳不升,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故有“无虚不能作眩”之说;其次肝阳上亢化风,痰浊壅遏,或化火上蒙亦可形成眩晕。而且各种病因、病机可以彼此影响,互相转化。如肾精亏虚本属阴虚,若因阴损及阳,可转为阴阳俱虚之证。
中老年人一旦突然出现眩晕,特别是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医院诊察,进行积极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