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实用中医课程提要精选

2020-10-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1229/4319047.html

心脑血管病专辑——

脑卒中——我国发病率、致亡致残率世界第一的急性脑血管病(一)“脑卒中”(中风)的致病原因:(1)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邪气相干;(2)烦劳过度,体虚早衰,阴阳失调;(3)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脾失健运;(4)情致不遂,五志过极、化火炎上。

(风、火、痰、虚、瘀)〈二〉“脑卒中”的先兆:(1)凡人如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经云“肌肉蠕动,名曰微风”,须未病早治;(2)中年人但觉大拇指时作麻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内必有暴病,急须屏除一切膏梁厚味,肥甘生痰动火之物,更须远色戒性,清虚静摄,乃得有备无患之妙,肥人更宜加意、慎口、绝欲方是;(3)元气渐亏之症,有头无故发沉者、有耳内一阵风响者、有耳内一阵蝉鸣者、有下眼皮长跳者、有偶尔一阵头晕者……因不痛不痒、无寒无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忽视!(4)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5)时常眩晕、脑中昏聩、头痛健忘、耳聋目胀、胃气上冲、饮食不下、烦躁不宁、心中时热、血压骤升、短暂意识不清、整天昏昏欲睡、判断及记忆力明显下降、梦中神魂飘荡、舌麻舌胀、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吐字不清、流口水、颈项僵直、半身麻木、脚踏不稳、时欲眩仆、头重脚轻、脚如踩棉。以上之证,偶见二三,如兼脉弦长或寸盛尺虚、无缓和之象,即可断为脑卒中之先兆也。〈三〉“脑卒中”的中医预防:(1)节饮食

(2)慎起居

(3)远房帏

(4)防劳逸

(5)调情志

(6)常针灸

(7)养心性

(8)练功夫〈四〉“脑卒中”常见并发后遗症:(1)五大障碍~

认知、吞咽、言语、情绪、运动(2)肌肉痉挛与肩部问题。〈五〉“脑卒中”的分类:(1)真中风~

外邪致中,兼有恶寒、发热等外感症状,可按“六经形证”辨证分经;(2)类中风~

内伤致中,包括中经络与中脏腑两种情况,可从有无神志异常加以区分,其中中脏腑最为严重,常会遗留后遗症

(现代医学分出血型与缺血型两类)〈六〉“脑卒中”的针–功–药防治:(1)针

预防针~

百会、四关、神阙、内关、足三里、悬钟(灸),

治疗针~

十三针加头皮针;(2)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真中风)十三味合黄桂五物汤,

脑血栓形成、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中经络)十三味合补阳还五汤,

脑出血伴意识障碍(中脏腑)十三味合风引汤;(3)功~

现代临床研究证明脑具有可塑性,针灸配合功能训练可以促进脑功能重组,对于脑卒中后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通过主动地“学习–锻炼–再学习–再锻炼”逐步开发脑组织潜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有意识地增加左手及左半身的运动锻炼,积极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另外,对于后遗症患者可通过”被动强制性运动及运动想象疗法”配合针药治疗;特别提醒:实践证明,在所有的运动康复方法中,“养生功夫”是防病治病、延缓衰老、开发人体潜能、改善体质、变化气质、提升生命境界的最系统最有效的方法。〈七〉“习惯的认知,常规的检测,被动的治疗,负面的暗示”是现代医学制造的一个个“魔咒”,是广大‘癌症与慢性病’患者心底永远难以抹去的阴影。几乎所有“癌”都是整体病与慢性病,不能谈癌色变,应系统调理、冷静对待,以培元固本、养护正气为主,中西医都必须走出一味对抗治疗的误区!

(对抗治疗“三板斧”~手术、放疗、化疗)

阅读返回8-:40

(八)偏瘫头皮针:手足少阳经,两侧颞叶,率谷一针加左右旁开一寸各一针,升发阳气可带针运动。不能动者,做运动想象疗法额叶:神庭一针,旁开2.5寸各一针,(孩子注意力差,记忆力差,磕头刺激额叶,聪明)枕叶:脑户一针,旁开2.5寸各一针(脑空穴),小脑运动平衡能力顶叶:四神聪加百会

*“偏瘫”的简易子午流注针法——

寅时针刺尺泽穴配巳时针刺阴陵泉

(九)高血压

高效独穴针刺手法(1)(1)内关~斜刺-强刺-压手(2)曲池-锐角-右侧-贴骨-透针(3)束骨-双侧斜刺-降舒张压(4)攒竹-斜刺-救急高效独穴疗法(2)(1)百会(此病反应点之一,用雀啄灸,适用于虚性高血压患者。)(2)神阙(敷药,吴茱萸、川芎)(3)劳宫(直刺,达掌背真皮,轻度向前捻转。)(4)太冲(透涌泉,用轻插重提之泻法,出针用开合补泻之泻法,即出针摇大针孔,出点血更妙,适用血压骤升或危象。)

高效独穴疗法之(3)(1)耳尖(刺血)(2)大椎(拔罐)(3)阴郄(头痛、眩晕)(4)足三里(正虚型、预针灸)(5)悬钟(双侧预针、各型皆效)(6)中脘(眩晕、痰湿、针罐);

针功药杂合以治~高血压8-:34

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及头痛头风范畴,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现代医学尚无定论,仅能对症治疗,不能根治。传统中医常分肝阳上亢,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瘀血阻络,痰浊上扰等辨证论治,临床实践证明,以上病机大多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共同存在,病机涉及“气,血,阴,阳,痰,湿,瘀,毒”所以此病应为整体疾病,必须从整体调理入手,针~功~药结合系统治疗,才有希望告别“终生服药”,进而达到根本治愈。十三味加葛根丹参川芎瓜篓山楂杜仲牛膝桑枝桑叶茺蔚子龙骨牡蛎生地丹皮夏枯草泽泻,水煎浴手足;十三针配手足八法,其它调理方法可查阅笔记,

慢性病须调养后天之“运”化(脾),

危重证必顾护先天之元“气”(肾)。

阅读返回--:35

高血压敷脐方一则:吴茱萸,川芎各等份,研细末,取5-10g醋调敷脐,三天换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可进行下一疗程,连续三个疗程,配合自我导引按摩及足药浴疗效更佳。家庭实用中医练功法最佳组合之五(高血压病的运动处方):足下八法,观想少商,按摩太阳穴组合,其中按摩太阳穴分三步——先用双手拇指按住太阳穴不动,双手食指按住印堂穴,沿眉弓边揉按边向两侧分开至太阳穴,做36次;然后用双手拇指同时向前旋转揉按到圈,再向后旋转揉按到圈,最后配合呼吸用拇指点按太阳穴36次。注意用力适度,在穴区骨面上按揉,以感到酸麻涨为度,初练宜轻柔,逐渐加大力度,次数也可根据个人保健需要酌情增减。临床实践证明,练习此功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有确切的疗效,贵在坚持。

-1:47

(十)杂合以治~眩晕症

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说。病机为“变动在肝(风),根源在肾(虚),关键在脾(痰)。”应以“滋阴潜阳,调和脾胃”为基本治则,脾胃为脏腑阴阳升降之枢机。(摘录)眩晕~头晕兼目眩,病位在头窍,涉及肝肾脾三脏之窍,故发病时多见耳鸣目眩或口吐痰涎,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云:无痰不作眩(脾胃),无虚不作眩(肾脾)。十三针加四神聪(*针尖朝四周平刺),肝阳上亢型加耳尖放血,痰湿中阻型加中脘与丰隆,肾精不足型加太溪与悬钟,气血亏虚型加足三里与三阴交,耳源性(美尼尔)眩晕配耳三针,颈源性(颈椎)眩晕配颈三针;十三味加天麻钩藤杜仲牛膝浴足,气血亏虚型加归脾丸敷脐,肾精不足型加杞菊地黄丸敷脐,痰湿中阻型加半夏天麻丸敷脐,肝阳上亢型加全天麻胶囊敷脐;练习五行归元之崩钻横,易筋经之肝肾脾,特别推荐足下八法肝肾脾三经兼练。

阅读返回8-:47

学员胡**案例分享:

学友们,大家好,今天分享一下眩晕的病例与大家共同学习。我家二姐12号出门回来,晚上有点晕,第二天早晨晕的厉害了,起不了床,伴有呕吐。下午五点叫我过去,给她耳尖放血,百会点刺出血。然后基础十三针加足三里和中脘,期间呕了三次(呕吐物为白色黏液)。起针后,做了头部按摩,按揉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太溪、昆仑、照海、申脉、涌泉穴。然后肚脐敷保和丸,涌泉贴吴茱萸。第三天早晨自己说强很多很多,只是平躺时头有些不舒服,没精神。再次扎十三针加足三里和四神聪,晚上服用了越鞠保和丸。嘱咐二姐能起来就要站桩。今天二姐基本不晕且有精神了。胃也舒服了,说话也有气力了。后期继续调理中。是老师的精心授课和不厌其烦的讲解,才使得我们和家人受益,我们还要深入学习,做到精益求精!争取在紧急关头能够为更多的亲人解除病苦。

阅读返回8-:47

风、动,都与肝相关,震、雷,病机:土虚木摇(根在脾胃)水不涵木(肾水不足)肝风内动(肝自身),——小儿亦如此,多动症,抽等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

阅读返回9-:34

经验组穴——(1)灵骨~肾关(阴陵泉)(2)中渚~肾关(3)曲池~内关(4)点刺风池、风府、百会(5)按摩伏兔穴、针刺鼻翼

眩晕“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肝窍),“晕”是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并见,称为“眩晕”。(半瓶水晃、脑髓空晕,土虚木摇、水亏木亢)(一)本病病位~在头窍,多于肝脾肾相关;(二)病理特点~为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风、火、痰、瘀扰乱清空;(三)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而以虚者居多;(四)辨治原则~辨察脏腑及标本虚实,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四)中西对照~多见于西医学之耳石症、美尼尔综合征、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前庭神经炎、颅内肿瘤、贫血、神经衰弱等。(五)辨证分型——(1)肝阳上亢型~天麻钩藤饮~开四关(高血压)(2)气血亏虚型~归脾汤~内关三里(低血压)(3)肾精不足型~左归丸~神门太溪(椎底动脉)(4)痰湿中阻型~半夏白术天麻~丰隆(美尼尔)(5)瘀血阻窍型~通窍活血汤~刺络(前庭神经)(6)虚实夹杂型~针、功、药杂合以治

8-:44

(十一)心脏病君主之官——心脏病的家庭防治方法:

“以帝治帝”–帝道十三针加太溪,配合练功是调治早期心脏病的方便法门,

(*心系肾系脑系精神系癌系疾病的防治要点:“先天调运气、后天节食色”)。练鹤形:双手夹胁钻拳,双手炮拳

阅读返回8-:44

防治冠心病及心律失常中成药简介: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冰片。;复方丹参片(广州白云)~丹参、葛根、三七;心可舒片~丹参、葛根、三七、山楂、木香(以上适宜心阴亏虚兼气滞血瘀证)。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心宝丸~人参、附子、肉桂、三七、冰片、麝香、洋金花等(以上适宜心阳不足证)。补心气口服液~黄芪、人参、薤白、石菖蒲(心气不足证);冠心苏合丸~苏合香、冰片、乳香、檀香、青木香(突发胸痛、急救药)一定坚持自我点按左侧内关穴,能救命!

*第六脏心包——心脏的三个代表

(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临床观察,证实针刺内关穴具有促使经脉气血运行,调整脏腑机能,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作用。对心肌梗塞患者,直刺双侧内关穴,不仅能够消除或缓解疼痛,且能加强心功能的代偿潜力和心肌活动,促使急性病程的演变和恢复。实验证明,针刺内关能使早期心肌梗塞范围缩小,并能减轻心肌坏死程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1)生理上代心行事

(2)病理上代心受邪

(3)治疗上代心用穴

心脏病的食饵古方两则~(1)养心茶蛋:

鸡蛋10枚、石菖蒲5克、红茶5克,薄荷3克、食盐10克、先煮蛋至八成熟、取出置冷水一分钟、去壳、用竹签对穿10余孔、再入砂锅、加生水一大碗、下药茶盐、文火共煮、至味透蛋黄、即可佐餐食用。(2)核枣膏:

生核桃30个去皮留仁、大枣30去核、白蜂蜜60克,核桃仁与枣肉共捣成泥,入砂锅加水50毫升调融,文火煎煮至沸时入蜜,反复搅和至收膏离火,入磁罐封存备用。每晨服2匙,黄酒或果酒冲服。

阅读返回8-:59十三味加瓜篓薤白乃法医圣经方“枳实薤白桂枝汤”之方义,

《伤寒杂病论》云: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气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其中瓜篓薤白是理气散结治疗胸痹的基本药对,用桂枝对治胸闷动悸,用丹参以活血化瘀,痹者,气血不通也。

阅读返回8-:00十三味加,瓜蒌薤白,加葛根、丹参、三七阅读返回2-:00心的功能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气为血帅、阳主阴从)。

所以、心系疾病(如冠心病)首先为阳气亏虚(气机),其次才是血管损害(器官)。

所以,“益气扶阳,通调气机”是心系疾病早期的治疗大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yfff/10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