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生命通道急诊动脉溶栓或动脉支
2021-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脑血管病(老百姓俗称脑卒中、脑中风、脑梗死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据估计我国每年因脑血管意外死亡逾万人,即使在幸存者中仍有75%以上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等后遗症。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四高”为典型特点。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急性脑卒中的70%左右,其中30%-50%是由急性脑血管主干或穿支血管(可以理解为影响功能的重要小血管)闭塞引起,如已闭塞血管在短期内(以小时计数)不得到及时、有效的血管再通,其致死致残率可高达90%以上。
图1:脑卒中发病后临床表现模式图
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方法可以概括为“在有效的“时间窗”内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以及动脉支架取栓术(发病6小时内手术再通)。目前国际上及国内主要推荐使用动脉溶栓及动脉支架取栓直接打通已闭塞的“生命通道”。其中动脉溶栓往往适用于分支血管或穿支闭塞,动脉支架取栓往往适用于大动脉闭塞,即应用微创介入技术,使用支架“抓捕”栓子以此再通血管。
自取栓支架上市以来,医院脑卒中专家已开展动脉溶栓或动脉支架取栓术近8个年头,已挽救了一大批患者的生命并极大改善了其生活质量。
病例一:急诊动脉溶栓术发生时间:年2月15日10点30分左右突发右侧肢体偏瘫,言语障碍。
10:50患者急诊入我院神经外科,神经系统查体提示右侧肢体偏瘫(右上肢0级、下肢1级肌力)、言语障碍,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诊断:急性左侧脑梗塞。
11:20开通急性脑梗塞诊治绿色通道。
11:35神经外科黄昌仁教授微创介入治疗团队行全脑血管造影提示左侧顶枕叶穿支闭塞,紧急讨论治疗方案后立即采用替罗非班行动脉溶栓术。
11:50再次行脑血管造影显示患者穿支闭塞血管部分再通,患者右上肢肌力恢复至1级,下肢恢复至3级。遂继续动脉溶栓后更改治疗方案为静脉溶栓。
术后第3天患者右下肢肌力恢复正常(5级)、右上肢肌力恢复正常,精细动作仍需进一步康复。
图2:溶栓前造影提示左侧顶枕穿支血管闭塞,溶栓后显示血管再通。
图3:溶栓后1小时右侧下肢肌力3级,右上肢肌力1级,溶栓后3天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
病例二:急诊动脉支架取栓术发生时间:年2月16日16点40分,泸县患者突发左上肢偏瘫,肌力0级(左下肢肢体不能活动1年余)。
17:30诊断:急性右侧脑梗塞,并开通急性脑梗塞诊治绿色通道。
17:50神经外科黄昌仁教授微创介入治疗团队行全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主干闭塞,且患者意识烦躁、血压升高到/mmhg,紧急讨论治疗方案后立即采用solitaire支架取栓术。
18:07成功取出M1段栓塞,行造影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通畅,患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神志逐渐恢复清楚,左上肢肌力恢复至4级。术后继续给予静脉溶栓。术后第2天患者左上肢肌力恢复至5级。
图4:术前正侧位造影提示中动脉主干消失(左图、中图),支架微导管穿中动脉拟行支架取栓术(右图)。
图5:支架取出血栓(左图),术后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通畅(中图)、术后第二天患者肌力恢复正常(右图)。
急性脑梗死是我国中老年患者常见的脑血管病,起病急,处理不当者其重残率及死亡率极高,动脉溶栓术及动脉支架取栓术(最晚发病6小时内可考虑,时间越短效果越好)已逐渐发挥其优势且成为急性脑梗死的指南推荐之一。一旦手术成功(成功取出栓子且无颅内出血发生),患者预后往往较好、甚至可以完全恢复回归社会。此外,医院神经外科已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协助组”成员单位,已顺利抢救了大量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挽救其生命并显著改善了其生活质量。
医院是国家卫计委脑防办确定的全国百家“高级卒中中心”之一,医院成立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办公室,设立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家组,开设了脑卒中患者绿色通道。根据国家卫计委对脑卒中筛查与防医院“建设高级卒中中心工作推进会”的安排,我院已经设立脑卒中专科门诊,并于2月15日开通挂号(每周一至周五上午)。脑卒中救治具体联系方式如下:来源:神经外科
编辑:黄黎
校对:李浩
主审:王伊王扬勇
新闻-
宣传部投稿邮箱:x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