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神介第6期病例分享合并粥样硬化
2021-4-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病例10秒速览
术者简介徐锐
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计委脑防委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影像专业副主委
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副主委
简要病史一般信息:60岁男性,头痛、发现颅内动脉瘤8月,于-05-15入院。现病史:患者8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医院行脑血管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患者未治疗,出院后患者头痛症状仍存,间断发作,后患者入我院就诊。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余年;糖尿病病史30余年。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诊断:颅内动脉瘤;高血压病3级;2型糖尿病造影及治疗过程图1:DS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C7、大脑中动脉M1段交界区见囊状突起,大小约6mm×4mm;动脉瘤以远可见一局限性狭窄,狭窄程度约70%;动脉瘤近端为胚胎大脑后动脉,右侧A1发育纤细;动脉瘤体可见细小脉络膜前动脉发出。
图2:微导管超选至狭窄远端,造影证实位于真腔,交换Gateway2.0*15mm球囊置于狭窄部位。
图3:充分释放张力后,缓慢扩张至5atm,造影显示狭窄改善。
图4:3.5*20mmNeuroformEZ支架于狭窄部位释放,完全覆盖狭窄及动脉瘤;采用Mesh技术,将SL-10超选入动脉瘤腔,填入Target4mm*8cm及3mm*4cm弹簧圈各一枚,脉前通畅。
图5:继续填入Target2*3mm弹簧圈后,造影显示脉络膜前动脉不显影,调整显示脉络膜前动脉工作角度,撤出该弹簧圈,应用6ml欣维宁并6ml/h维持,脉络膜前动脉仍不显影。尝试采用微导丝调整前两枚弹簧圈形态,脉络膜前动脉造影显影;5min后复查,再次不显影。
图6:反复尝试后,仍不显影,遂结束手术,动脉瘤部分栓塞,RaymondIII级。
专家点评孙成建
医院介入医学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介入放射学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点评
患者头痛查体发现颅内动脉瘤,我院造影诊断为右侧脉络膜前动脉瘤,可见脉络膜前动脉及右侧发育纤细的A1自动脉瘤发出,并伴有右侧大脑中动脉局限性重度狭窄。由于脉络膜前动脉及部分穿支与动脉瘤关系密切,供血区域缺乏侧枝循环,闭塞后容易引发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等症状,同时动脉瘤以远伴有局限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故手术预案为同期处理大脑中动脉狭窄并疏松填塞动脉瘤,以期待较好的长期预后。NeuroformEZ支架在辅助填塞动脉瘤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局限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问题。术中弹簧圈填塞过程中,每填入一枚弹簧圈解脱前,均进行了造影。本例填入第三枚弹簧圈后,即可见右侧脉络膜前动脉不显影。撤出该弹簧圈及应用欣维宁、尝试调整圈的形态等,最后仍未显影。万幸的是,患者术后患者仅出现了一过性的左侧肢体麻木,后自行恢复,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期待该患者长期随访结果。
病例整理
张岩硕士研究生
医院
介入医学科
编辑:张照龙
终审:徐锐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