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无证上岗操作,病人窒息死亡

2023/12/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案情简介:患者,男,64岁,因“颅内血肿清除术后25天”入院,要求康复治疗。入院诊断: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气管切开术后;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高血压3级,极高危;肺部感染。入院后对症治疗及康复训练。2天后的凌晨2时许,吸痰后患者出现剧咳喀血,量多伴呼吸困难,气管内出血较多,心电监护提示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予侧卧位,清除气管套管内血块,保持气管套管通畅,加大吸氧流量,给与多种止血药物,扩容,5时许,气管套管内再次出现大量新鲜血液,经抢救无效于6时40分宣告死亡。尸体解剖死因分析:该患者直接死因是气管切开创口下缘偏右甲状腺最下动脉破裂出血,引起出血性休克,休克晚期肺内支气管、肺泡血液吸入引起窒息致死。家属以护士吸痰操作不当,造成患者动脉血管破裂死亡;给患者吸痰的护士为实习护士,无上岗证(护士执业资格证),现场无老师指导。

法院审理:诉讼中,医患双方共同委托省医学会做出鉴定结论:该医院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有医疗过错,医疗过错与患者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医方应承担主要责任。分析意见:该患者直接死因是气管切开创口下缘偏右甲状腺最下动脉破裂出血,引起出血性休克,大量血液进入气管支气管肺泡致窒息死亡。护士无资格证,单独进行吸痰操作,违反相关规定;气道保护措施不力(如气囊管理不符合规范,未实施有效措施防止气管切开处血液流入气管内等);休克早期输血、输液不够及时;发生失血性休克后未及时呼叫外科会诊和止血。医院过错和鉴定结论,医院承担主要责任。

法律分析:1,医院内的一切诊疗活动,均应由有执业资格的医生或护士进行,这是最基本的医疗规范。无执业资格证的医生、护士进行医疗操作,应根据规定在有执业资格证的医生、护士指导监督下进行,绝对不允许单独进行操作。2,气管切开是昏迷患者保持气道通畅的有效措施,同时对护理提出很高要求。一旦切开后,就要对套管、气囊等进行细致管理,防止咽部血液流入气管内引起窒息等事件发生。3,出现失血性休克,应尽一切可能寻找出血部位,并立即进行及时、有效的外科止血手段,这是挽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最根本措施。同时应积极输血、输液和抗休克治疗,实施规范的复苏抢救措施。只有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才有可能避免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yfff/13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