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卡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眼底病变与颈动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及颅内血管的功能状况,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眼底、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颅底大动脉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眼底病变以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主,分别占61.8%和25.5%;颈动脉超声异常率达84.5%,颅底大动脉经颅多普勒异常达71.8%。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易合并眼底病变和颈动脉、颅底大动脉异常改变。对颈动脉和颅内动脉的联合检查有助于评价患者侧支循环状况,早期进行眼底检查,有助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其对视力的危害。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眼底;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5%[1]。为全面反映脑血管病的供血及功能状况,本文对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眼底病变、颅外颈动脉超声、颅底大动脉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达到指导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及治疗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年5月~年5月在我院住院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例,其中男61例,女49例;年龄59~81岁,平均69.3岁。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均符合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并采用目前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分型方法[3,4](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xfordCommunityStrokeProjec,tOCSP)进行临床分型:部分前循环卒中28例,完全前循环卒中12例,腔隙性脑梗死44例,后循环卒中26例,其中合并高血压78例,糖尿病28例,高脂血症33例,冠心病15例。
1.2仪器与方法
1.2.1眼底病变的检查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外眼和屈光间质以及眼底检查,部分患者行视野检查。据眼科会诊建议54例患者须进一步明确眼底病变进行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1.2.2颈动脉超声应用美国ATL超声9HD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5~10MHz,检查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及颈内动脉。颈动脉超声异常标准:内膜~中层厚度1mm,管壁回声不规则与光点增粗等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标准,颈动脉任何一处发现斑块为斑块形成。颈总、颈内、颈外动脉任一条管腔狭窄50%为轻度狭窄;狭窄50%~70%为中度狭窄,狭窄70%为重度狭窄。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中1项或超过1项者均为颈动脉超声异常。
1.2.3颅底大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采用DWLMultiDopk4TCD检测仪,用2MHz探头检查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血管狭窄诊断标准:平均血流速度大于px/s,可伴有涡流及血管杂音,频谱异常,可有侧支循环形成;血流减慢标准:1支或1支以上动脉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值下限[5]。
2结果
2.1眼底病变(见表1)本组患者中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ypertensiveRetinopathy,HR)68例(占61.8%),其中伴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maculardegereration,SMD)12例,伴初发期老年性白内障(Senilecatarac,tSC)1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28例(占25.5%)。
2.2颈动脉超声结果(见表2)本组患者颈动脉超声异常率84.5%;有颈动脉粥样硬化93例(84.5%),斑块形成69例(62.7%),管腔狭窄37例(33.6%)
2.3TCD结果本组患者TCD异常79例,总异常率71.8%。其中OCSP分型为部分前循环者异常24例;完全前循环者异常12例;腔隙性脑梗死者异常23例;后循环者异常20例。
本组患者中有1支或1支以上血管狭窄者53例,总异常率为48.2%,其中OCSP分型为部分前循环者异常率为57.1%;完全前循环者异常率为66.7%;腔隙性脑梗死者异常率为31.8%;后循环者异常率为57.7%。
3讨论
脑血管病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是首位致残因素。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病已是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之前粥样硬化病变已进展很快,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6]。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其病变主要累及体循环的大、中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最多见,因此眼底动脉、颅底大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已经证实造成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同样是它们的危险因素。从本文结果看:眼底病变提示HR68例(61.8%),超声检查示颈动脉粥样硬化93例(84.5%),TCD异常79例(71.8%);这就提示我们颅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经常合并存在,有一定平行关系,并非一致。为防止缺血性卒中的进展,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本组缺血性卒中患者眼底病变以HR、DR为主,分别占61.8%和25.5%,高血压、糖尿病作为当今老年人的多发病,不仅是造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且它们所致的眼底病变都是进展性的,晚期对视力危害很大,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日益老化,SMD亦成为老年人主要眼病之一,因此,可以认为,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眼底检查仍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对这些眼底病变的早期发现、定期观察、预防其病情进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总之,眼底检查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眼底病变以及脑卒中的防治和预后方面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许多研究都证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不仅与血管管腔的狭窄程度有关,而且与动脉斑块的性质密切相关。本组患者颈动脉超声异常率达84.5%,管腔狭窄37例(33.6%),斑块形成69例(62.7%),其中以扁平斑最为多见。因此我们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本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狭窄程度亦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临床症状的轻重则取决于阻塞程度与远端侧支循环充足与否。所以针对斑块的性质及狭窄程度的检测,可提示临床对这类患者及早治疗和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脑卒中。
本组患者颅底大动脉TCD检查中异常79例,占71.8%,1支或1支以上血管狭窄者53例(48.2%),通过TCD探测到脑动脉明显狭窄的特征,特别是对侧支循环状况的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之,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致残率和发病率都很高的疾病,应常规行眼底检查,颈动脉超声、颅底大动脉TCD检查,全面了解颅内、颅外血管的功能状况,了解患者是否能及时、有效的建立侧支循环是决定缺血性脑卒中程度和预后的关键因素。同时颅内动脉和颈动脉的联合检查能明显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和可靠性,而且眼底检查,还能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对其进行适宜的干预措施以免危害视力,影响生活质量。
原文作者:
谢海峰,谢岳锐
来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格卡科(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