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康复腔隙性脑梗不容忽视
2018-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腔隙性脑梗塞,也称为间隙性脑梗塞或间歇性脑梗塞。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指直径在15~20毫米以下的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塞的总称。这些小动脉闭塞后,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最后形成大大小小的腔隙。多数患者初发症状轻微,属于脑梗塞病症类型中最轻的一种。所以常常被患者忽视,有些患者甚至认为不需要治疗,养养就好了,结果酿成大病。
腔隙性脑梗有什么表现呢?
因梗塞的血管不同,常表现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发音困难,严重时可发生痴呆、偏瘫、失语等。
这种情况以老年人多见,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腔隙性脑梗塞可以反复发作,有的患者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脑梗塞,有的患者病情稳定,多年不变。故对老年人“无症状性脑卒中”应引起重视,在预防上持积极态度。
那么,如何预防腔隙性脑梗塞呢?
1、首先应积极防治高血压,对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高血压和合理治疗。
2、定期作血液流变学检查,以观察血液粘度的动态改变,对高脂血症和高粘滞血症要积极治疗。
3、要高度重视脑血管病的前躯症状,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由于此病不通过特殊检查不易发现,所以,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性格改变或头晕,记忆力减退,动作失调,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除应注意安静休息外,还应请内科医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4、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
腔隙性脑梗塞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因病灶小,脑电图和脑血管造影均正常。
2、累及听觉或体感通路时,脑干听觉和体感诱发电位可有异常。
3、头颅CT在病后8~11天检查较适宜。
4、核磁共振(MRI)对脑干腔隙梗塞亦清晰可见。
腔隙性脑梗的患者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症状很轻微就掉以轻心,临床上很多患者反应,自己第一次发病时基本上没有症状,休息几天后就好了,结果几年甚至几个月后并请复发,症状比第一次严重很多,康复很困难。所以,当腔隙性脑梗发作以后,要积极的进行综合治疗,同时认真的进行相关康复训练,尽最大程度的预防病情反复。
往期回顾
脑卒中后足下垂的康复治疗
肩持有理: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
脑出血的前兆及家庭应急处理
脑血管与身体其他部位血管有什么不同?
脑的血液来源于哪里
春季中老年人警惕脑血管意外
什么是脑底动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