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教您看懂体检报告
2018-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血液生化指标(1)血压血液是运送营养的,血液要把营养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需要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当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中期达到峰值,这时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叫高压。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叫低压。血压过低,身体各部分的营养和氧气就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血压过高,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因此,血压一定要稳定在一定范围内。21-25岁的人,低压70左右、高压左右都属正常。26-60岁的人,低压73-82,高压-都属正常;61-65岁的人,血压正常值低压83-高压左右。
理想血压:高压左右,低压80左右。正常血压:高压以下,低压85以下。正常高值:高压-,低压85-89。轻度高血压:高压-,低压90-99。临界高血压:高压-,低压90-94。中度高血压:高压-,低压-。高度高血压:高压以上,低压以上。
低血压:高压90以下,低压60以下。
:血压测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气温等,单一一次测量不能作为诊断结果。
:饮食要注意低盐(选高钾盐、低钠盐)、低脂、宜清淡,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切记:这对高血压病治疗至关重要,不可轻视之!!!控制情绪,谨记"气死周瑜"的故事,一笑而过,淡定坦然。
(2)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人体内各组织细胞的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但血糖一定要稳定。血糖过低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引起大脑供氧不足,导致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还可能会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高血糖又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的概率较大。
同样,血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进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也会有所波动变化,所以会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两个数值作为参考。即使正常人的血糖值也是随着摄入糖或碳水化合物的多少而上下波动的。另外,糖友们平时多采用的扎手指检测,因所采血液中可能含动脉、静脉及组织液等不同成分,所以所测数值不完全准确,但可作为一般参考。医院也不用此法,多采取静脉血液测量。血糖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
诊断条件:
静脉血-全血
毛细血管
静脉-血浆
正常值:空腹
3.9~6.1
正常值:餐后两小时
7.8以下
糖尿病空腹
6.1以上
6.1以上
7.0以上
糖尿病餐后两小时
10以上
11.1以上
11.1以上
糖耐受量受损---空腹
小于6.1
小于6.1
小于7.0
糖耐受量受损---餐后两小时
6.7-10.0
7.8-11.1
7.8-11.1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
5.6-6.1
5.6-6.1
6.1-7.0
空腹血糖受损---餐后两小时
6.7以下
7.8以下
7.8以下
轻度糖尿病:7.0--8.4mmoi/L;中度糖尿病:8.4--10.1mmoi/L;重度糖尿病:大于10.11mmoi/L。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除血糖外,糖尿病诊断还需配合糖耐量检测;有糖尿病史的,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还可定期检测静脉血糖。
(3)血脂血脂低了营养不良,高了营养过剩。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一般血常规检查中检测的血脂主要是以下四种:增加,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传染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减少常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脂肪痢、肺结核、先天性血清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也叫“好”胆固醇,减少则提示易患冠心病。增高则提示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也叫“坏”胆固醇,增多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
血脂一般参考值
种类
参考值
总胆固醇
2.8~5.17mmol/L
甘油三酯
0.56~1.7mmol/L
男性-高密度脂蛋白
0.96~1.15mmol/L
女性-高密度脂蛋白
0.90~1.55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0~3.1mmol/L
(4)血尿酸
高了会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
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微摩尔/升,才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临床资料显示,大多数的痛风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过微摩尔/升。
尿酸的一般参考值
性别
参考值
男性
.9~.9μmol/L(4~6mg/dL)
女性
.4~.4μmol(3~5mg/dL)
血常规指标(1)、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负责运送氧气的细胞,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如果体检发现红细胞增高,首先得思考提前几天是否有过禁(脱)水、重体力劳动、高原旅游等情况,这些都会引起红细胞异常。但也不排除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造成的指标异常。(2)、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红细胞大小的一项指标。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升高,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分布明显升高,如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正常者,缺铁性贫血可能性不大。故常作为缺铁性贫血的筛选。如果此项指标异常,需就医结合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3)、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白细胞值增高常见于急性细菌感染等;白细胞值降低则常见于病毒感染等。(4)、血小板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中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是人体用来止血、凝血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切除后都易出现血小板增多情况。血小板降低主要原因是骨髓生成障碍和体内消耗过多,需要排查转移性肿瘤、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及药物等原因。(5)、癌胚抗原癌胚抗原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它能向人们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出现癌胚抗原偏高时并不代表你患有癌症,正常血液内也含有癌胚抗原,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防癌体检,你会发现身体倍棒!尿常规指标(1)、尿蛋白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其结果可用阴性、微量、1-4个加号表示(“+-”为疑似阳性),加号越多或数值越高则尿蛋白越多。提醒:少用肾毒性药,如一定要使用药物,需要向医生说明情况,遵照医嘱,选择对肾毒性较小的药物。(2)、尿糖尿糖是指尿中的糖类。说起尿糖指标异常大家第一反应是糖尿病。但是尿糖阳性并不等于糖尿病,健康的人尿里也偶见尿糖。而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则是血糖。但如果尿液中含量高,就有必要去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了。心功能指标(1)、窦性心律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窦房结,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当你的体检报告上出现窦性心律时,那是正常的,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哦。(2)、早搏心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突然哪天它一高兴,提前跳了一下,那就是发生早搏(过早搏动)了。早搏可见于正常人,也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早搏发作。如果你被心电图检查捕捉到早搏说明你有必要就医仔细检查了。(3)、心电轴左/右偏显著心电轴的范围一般为-30至+90度之间,偏移一般受到心脏在胸腔内的解剖位置,心脏的功能,年龄体型有关。心脏某些疾病也会造成心电轴改变,如出现显著电轴偏离,可以去心内科检查咨询。(4)、T波倒置/低平T波是心电图五种波形之一,T波发生倒置/低平提示缺血不代表出现了严重的心脏疾病,T波改变也与精神压力过大,紧张等有关。心电图只是一个提示,不是诊断一个疾病。如果不放心可以配合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的检查进一步确定病因。妇/男科常见问题(1)、乳房纤维瘤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尽管乳腺纤维瘤是良性肿瘤,但也有恶变的可能,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遵照医嘱,定期复检。特别是妊娠哺乳期间瘤体增长很快或年龄偏大,病程较长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就诊,防止病情变化。(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是用于前列腺良性与恶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前列腺肥大与前列腺炎这两种良性疾病,也会造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如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过高时,发生前列腺癌的机会就会增加,需要定期检查,预防疾病发生。五官科常见问题(1)、麦粒肿麦粒肿,好比眼睛里长了一个青春痘,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经常揉眼睛、熬夜过度等不注意用眼卫生的事情都容易患上麦粒肿。通常它会自动消失,如果长时间脓肿情况还是不能改善的话,医院治疗了。(2)、高/低眼压眼压就是眼球内部的压力,就像给气球注入气体一样。太高会涨的疼,太低又维持不了正常形态。出现异常时,并不代表一定患有青光眼。用眼过度、睡眠不足,甚至眼部发炎都可能使眼压暂时变化。(3)、早期白内障许多人谈白内障就色变,通俗点就是“上帝开始在我眼前遮住了帘”,是眼睛内晶状体发生混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了视力。初期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但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便可以控制和减慢病情发展。(4)、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并不是鼻梁的专业术语,鼻梁是鼻骨,而鼻中隔是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鼻中隔偏曲不会引起鼻梁塌陷的。不过鼻中隔偏曲会引起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小到鼻外伤,大到鼻腔或鼻窦肿瘤都可能引发鼻中隔偏曲,需要根据临床检查对症下药。器官功能性指标(1)、总蛋白总蛋白主要用于判断营养状态、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有无感染等。一般人的总蛋白会在一个合理区间内,假如超出这个区间,说明肝脏有一定的受损,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做进一步检查判断。(2)、谷丙转氨酶偏高肝功检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血清谷丙转氨酶。肝细胞发生炎症病变,引起细胞肿胀、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等,均可使谷丙转氨酶释放于血液循环中,而使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会引起肝功能短时间损害。
提醒:调节情绪,不要过分紧张和焦虑,这样不利于指标的恢复。戒酒。维生素B和高蛋白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3)、胆结石胆囊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仅在体检时,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对人影响并不大。如果结石直径较大则需要红外线碎石或手术将结石取出。
提醒:注意保暖,受寒可使全身机体抵抗力降低诱致急性发作;做一些如跑步、跳绳等运动有助于排除较小的结石;每日多喝水,少食油腻、高脂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引起胆囊收缩而致胆胶痛的发作。(4)、尿酸偏高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经肾脏排出。尿酸高是人体内有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因代谢发生紊乱,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尿酸长期增高可致痛风及泌尿系统结石和肾功损害。
提醒:注意少进食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火锅等高嘌呤的食物。每日饮水大于ml以上,有助于降低尿酸。(5)、胃窦粘膜充血水肿胃窦粘膜充血水肿是判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重要指标,这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等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和绞痛的症状。提醒:1、戒烟酒,戒烟酒,戒烟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2、减少食盐摄入,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料和过热、过冷饮食。3、注意保暖,胃是要暖的。
养生之道
1、遵守营养平衡、心里平衡、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戒烟戒酒的健康生活方式。
2、在一日三餐上增加豆谷果蔬、鱼虾鸡兔蛋、五谷杂粮,减少大米、白面、猪肉、肥肉等高糖、高脂、高盐类食物。
3、早中餐只吃七分饱,晚餐少吃或不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