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弗雷明汉心脏研究过去45年间房颤相关
2021-3-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房颤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的预后也有较为明显改善。然而,既往研究并未比较房颤患者与无房颤患者之间的死亡风险差异,且在较长的时间内与房颤相关的死亡风险变化如何,研究甚少。年8月11日,一项由NicklasVinter等人发表于BMJ的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后续研究表明:在过去45年间,美国人群与新确诊房颤相关的全因死亡风险无明显变化;房颤患者10年间的平均寿命有所延长,但与无房颤人群相比仍相差约2年。(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本研究原文PDF)
整个研究分为三个时间段,即~年(阶段1),~年(阶段2),~年(阶段3),对应的人数分别为5,名,6,名及6,名。纳入者均为45~95岁无房颤人群。随访期间,第1阶段、第2阶段和第3阶段被新确诊为房颤的人数分别为名(5.4%)、名(9.6%)和名(7.6%)。对3个阶段中新确诊房颤患者确诊时的基本信息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随着时间推移该部分患者的平均年龄、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药物治疗率均有所增加,而有心力衰竭史或心肌梗塞史的比例均有所减少。(表1)
表1.各时间段所有纳入者入组时基线数据和新确诊房颤患者确诊时基本数据
房颤相关死亡无明显变化,但房颤患者寿命延长与无房颤人群相比,新确诊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在所有阶段和所有模型中均明显增加。但调整了时变协变量(timevaryingcovariates)后,三个阶段中与新发房颤相关的全因死亡风险并没有明显变化(趋势线P值=0.70),三个阶段对应的风险比依次为:1.91,1.42及1.69。(图1)
图1.过去40余年间新诊断房颤患者与其全因死亡之间风险比的变化情况
为评估新确诊房颤患者10年内寿命变化情况,研究中对阶段1(例新确诊房颤患者+名匹配对照)、阶段2(例房颤患者+1,名匹配对照)及阶段3(例房颤患者+名匹配对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第1阶段的时间中,房颤患者与对照组的10年内平均生存时间差异为-2.85年;第2阶段及第3阶段的差异分别为-2.10年和-1.99年(趋势线P值=0.03)。(图2)
图2.过去40余年间新诊断房颤患者的平均寿命有所延长
此外,亚组分析发现,近几十年来女性中与房颤相关的死亡风险有显著下降,但男性没有变化。在整个研究阶段中,与房颤相关的心血管死亡没有变化,但与房颤相关的非心血管死亡显著降低。
小结综上所述,在过去40余年的时间里,美国人群中,与新确诊房颤相关的全因死亡风险无明显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新确诊房颤相关的非心血管死亡风险明显下降,但与新确诊房颤相关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无变化。尽管在过去45年中与新确诊房颤相关的全因死亡有部分改善,但与没有房颤的个体相比,新确诊房颤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偏高。在诊断出房颤后的10年中,与无房颤的人群相比,房颤患者的寿命减少约2年。
、延伸阅读分享
陈韵岱:炎症的影像学探测对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诊疗的价值
分享|研究揭示:SGLT2抑制剂可导致糖尿病酮酸中毒风险增加3倍
分享|更高的巧克力摄入,可能CAD风险显著更低
分享
10年间TMAO的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正相关
分享
鱼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预防CVD风险的是与非——从荟萃分析谈起
分享
HDL在斑块逆转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分享
补充维生素C能改善血脂吗?
分享
彭道泉:是否通过基因检测指导抗栓决策——TAILOR-PCI研究启示
分享
曾做过PCI的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APT停药推荐时长为多久?
分享
适量的咖啡摄入不会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分享
迎接心衰和心梗的精准治疗的时代——ACC关于hs-cTnT及NT-proBNP最新研究回顾
分享
被忽视但致命的并发症——搭桥手术、支架植入术后主要感染
分享
中国专家发现更强有力证据:-nCoV会导致晚期心衰患者更严重的心肌损伤
分享
神经重症患者不同部位间的血压差异较大——血压测量方法是否有待改进?
分享
超过1次/周食用豆腐可使CHD事件风险降低18%
分享
如何降低抗病毒药物治疗带来的心律失常风险
分享
中国老年高血压指南-未解决的问题
分享
中国血脂异常流行病学和防控现状
分享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识别和处理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