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umPrimeFamily一举

2021-3-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程少为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05703.html

不规则、小/微小以及破裂等高风险动脉瘤的栓塞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两大难题:

?一是动脉瘤壁薄,术中出血风险高。

?二是动脉瘤腔小,导致微导管头端不稳定,致密栓塞难。

除了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先进的手术器械也能进一步帮助术者增强信心、降低手术难度。

Axium?PrimeFamily系列弹簧圈是一款柔顺度极高的弹簧圈,能一举解决高风险动脉瘤两大难题:

?一方面,有效降低圈体对瘤壁的压力,提高栓塞密度的同时大大减少破裂动脉瘤、微小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出血风险。

?另一方面,有效稳定微导管头端,单栓时稳定微导管于瘤颈口,支架辅助时减少重穿网孔现象,降低手术难度。

作者简介

伍健伟

广州医院,副主任医师,讲师,硕士

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学习神经介入治疗,年在法国FondationophtalmologigueAdolphedeRothschild神经介入中心访问学习,擅长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颅内外血管狭窄及脑梗塞等)微创治疗。

病例1

女性,66岁,急性起病;

主诉:突发晕厥后左侧肢体乏力1天;

体查:意识嗜睡,颈部抵抗(++),左上肢肌力IV级,左下肢II级,其余神经体征阴性;

头部CT: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3级。

术前CT

术前脑血管造影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大图)

右侧颈内动脉C1~2段多发动脉瘤;

动脉瘤1:颈宽:2.7mm、体宽5.7mm、体长4.9mm,瘤体发出2个小阜;

动脉瘤2:颈宽:1.1mm、体宽1.0mm、体长1.7mm。

术前策略

病情介绍:患者多发动脉瘤并出血,动脉瘤1位于脉络膜前动脉发出部位,瘤体壁长有2个小阜,高度怀疑为出血责任动脉瘤;动脉瘤2位于后交通动脉发出位置,但未见后交通动脉显影,也不能完全排除出血的可能。因此,两个动脉瘤最好同时处理。

操作策略:动脉瘤2为相对宽颈动脉瘤,需要支架辅助栓塞。术中、术后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要求动脉瘤1的小阜尽可能栓塞不显影,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操作难点:

难点1:由于需要对动脉瘤1的小阜、第2个微小动脉瘤栓塞,因此为了有效防止术中再破裂风险,需选择降低对瘤壁压力的弹簧圈;

难点2:动脉瘤1两个小阜位置分开较远,微导管塑形方向难以两者均兼顾到,因此导管位置不理想时,不仅需要能帮助微导管头端稳定、且钻缝能力强的弹簧圈,也需要能够顺应瘤壁均匀分布的弹簧圈。

解决方案:美敦力Axium?PrimeFamily超柔顺弹簧圈具备以上条件,达到降低手术风险和难度,提升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过程

全麻成功后,右股动脉植入6F鞘,6F导引导管置入于右侧颈内动脉岩段。微导丝辅助支架导管置入到位大脑中动脉M1段备用,Echelon-°超选入动脉瘤1内管头指向动脉瘤1远端小阜。

第一个圈选择Axium6*D贴壁成篮,并保护好瘤颈口。随后选用Axium?PrimeSS5*20、4*12进行均匀填塞。

Axium?PrimeSS5*20

Axium?PrimeSS4*12

解脱第三个弹簧圈后,取出微导管,管头塑形90°,重新超选入瘤内,选用Axium?PrimeES2.5*8进一步致密栓塞动脉瘤。可见导管头位于瘤颈处,弹簧圈有较好的钻缝能力,轻松到位栓塞近处的小阜。

最后再放置PrimeES2*8致密覆盖瘤颈口,并半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1瘤颈开口处,脉络膜前动脉显影良好。

解脱上述弹簧圈后,微导管稍微后撤,导管头弹入动脉瘤2瘤颈口处,完全释放支架覆盖瘤颈开口,选用Axium?PrimeES1*3栓塞动脉瘤。

造影显示,两个动脉瘤致密栓塞,Raymond分级1级,脉络膜前动脉显影良好。

出院后CT

患者术后10天,恢复良好出院。

病例2

女性,47岁,急性起病;

主诉:突发头痛、头晕10小时;

体查:意识嗜睡,颈部抵抗(++),其余神经体征阴性;

头部CT: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3级。

CT检查

全脑血管造影

瘤颈0.9mm、体长1mm、体宽0.8mm

治疗策略

病情介绍:该病例为急性破裂微小动脉瘤。从出血量较多,动脉瘤瘤体较小,估计瘤壁较薄,不适合反复操作调整;

操作设想:微导管不适合进入动脉瘤内,必须塑形好,能稳定在到位动脉瘤颈开口;需要使用最小型号、圈体极为柔顺,操控力传导精准的弹簧圈,并且能够帮助微导管头端稳定;

依旧选择美敦力Axium?PrimeES弹簧圈助力手术。

手术过程

全麻成功后,右股动脉植入6F鞘,6F导引导管置入于左侧颈内动脉岩段。Echelon-10微导管三维塑形,超选到位动脉瘤颈开口。选择Axium?PrimeES1*22D弹簧圈进行填塞。

微导管瘤颈口稳定,一气呵成完成栓塞。

住院10天出院,1个月后门诊复查

应用体会

?不规则、小/微小以及破裂动脉瘤术中二次破裂风险极高,时刻都必须提高警惕、小心轻柔对待,不仅手法要“轻柔”,也需要“轻柔”的武器帮助安全攻克这样高风险病变。

?而Axium?PrimeFamily系列弹簧圈是最先进的高柔顺度,有效降低对瘤壁压力的弹簧圈,大大减少操作所致破裂动脉瘤、微小动脉瘤栓塞术中出血的风险;柔顺的圈体也进一步提高微导管头端稳定性,提供动脉瘤致密栓塞前提条件。

?与支架辅助技术配合默契:

1)超好的顺应性和优异的寻空能力,帮助动脉瘤内栓塞更均匀致密,减少瘤内空间区隔化,栓塞不均匀、不致密,降低复发的风险;

2)柔顺的圈体稳定微导管头端,降低踢管效应,从而减少重穿支架网孔事件,有效降低手术难度。

相关链接

郭庆东教授:Axium?PrimeFamily助通路迂曲动脉瘤「胜券稳操」

「绝处逢生」徐翔教授谈Axium?PrimeFamily弹簧圈栓塞治疗复杂动脉瘤

张扬主任来支招:AxiumPrimeFamily减少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治疗中支架辅助的应用

冯军教授畅谈多面帮手Axium?PrimeFamily在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

谁是新一代口碑之王?

曲友直教授:临危受命——PrimeES处理出血急性期动脉瘤

刘俊教授谈AxiumPrimeES弹簧圈:小动脉瘤致密栓塞武器

喻博教授:抗“琴弦效应”,超柔安全的AxiumPrimeES弹簧圈

让ES系列弹簧圈承载你的想象力!李强教授分享小型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一例

刘俊教授谈AxiumPrimeES弹簧圈:小动脉瘤致密栓塞武器

李真保教授:AxiumPrime系列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Axium?Prime家族治疗破裂动脉瘤之医院秘技

稳操胜券!看AxiumPrimeES如何与微导管默契合作

攻克小动脉瘤栓塞难点,AxiumPrimeES技高一筹!

前方高能!又一个“超级网红”面世!

一枚AxiumPrimeES弹簧圈的诞生之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ysbj/11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