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47岁刘某加班突发急性脑中风,突
2020-8-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癫风如何处理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73877.html
脑卒中俗称“中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中风仍为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中风患者万人,每年新发病例万人。
在中国,有很多人不了解脑梗的前兆,导致很多患者从发病到救治错失了黄金治疗时间窗,最终可能致死或致残。脑梗治疗可以静脉溶栓的时间窗为3.5小时以内,只要在医院进行静脉溶栓,就有可能避免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
神经介入科大夫与时间抢速度
入夏的一个凌晨,患者刘先生,家住北京海淀区,今年47岁,据妻子介绍,他长年在外地工作,业务非常繁忙,加班熬夜是常事,这几日热浪滚滚,刘先生连续熬了两个通宵,没顾上休息。前一天下午2时刘先生突然出现头晕,同时觉得右下肢体麻木。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说他是血压高,开了口服降压药回家休息。凌晨1时患者出现言语含糊,把妻子推醒后便意识不清,医院。
医生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初诊:急性脑血栓。计算发病时间已超10小时,血管内治疗最佳时间窗已经超出。医院建议患者立即转诊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凌晨3:53,医院急诊科。
3:59,采集完病史后,患者出现重度昏迷。4:16,完成患者头颅核磁扫描。检查结果:患者基底动脉闭塞,右枕叶急性梗塞灶。此时,患者的主治医生脑海里已经形成一个“冒险”的方案:立即实施基底动脉机械取栓术!
在别人看来,这个方案太“冒险”,不仅因为发病时间太长,基底动脉完全闭塞,右枕叶梗塞复杂;更是因为教科书和医疗实践没有先例,一旦出现问题没有借鉴。而在患者的主治医生看来,患者到了生与死、存与亡的关头,治病救人是第一要务。
5:10,患者推进手术室。5:30,股动脉穿刺,造影显示患者基底动脉闭塞,微导管穿过闭塞段造影显示基底动脉尖。姜卫剑为患者Solitare拉栓,取出黄白色碎片状组织后,再次造影显示:椎基底动脉显影清晰、前向血流畅通。6:10,基底动脉完全开通。
手术结束,患者意识障碍立即缓解,生命体征平稳。第二天,患者神志转清,呼唤有回应,自感左侧肢体的力量已恢复正常,右侧肢体力量稍显微弱。
半个月后,患者康复出院,可以正常说话交流、正常行走、正常吃饭,脸上又绽放出昔日的笑容。
急性脑梗来势凶:七大异常信号要重视
夏季酷暑难当,处于脑梗发病高发期。脑梗是中老年人最容易患上的疾病之一,严重的脑梗对生命威胁极大,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总结起来,脑梗有以下七大症状表现,一定要引起高度警觉。
1.剧烈头痛。发病前会反复头痛头晕,突然自觉晕眩、视觉旋转,几秒钟后会恢复正常。
2.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3.舌根发硬。忽然感觉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楚,查看舌头并无红肿现象。
4.突然跌倒。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或共济失调和平衡失调,导致容易摔倒,不要误认为它只是一种简单的骨科情况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5.握力下降。单侧手突然无力,手握物体落地,如在刮剃胡须头转向一侧时,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刮胡工具落地。
6.脾气暴躁。语言和精神变化也是脑梗塞的先兆,发音困难、写字困难和性格改变,脾气变得暴躁,脾气火爆者可变成沉默寡言。
7.困倦嗜睡。往往感觉疲惫、劳累,总想睡觉。随着脑动脉硬化的恶化,动脉管腔变窄,脑缺血加剧。约80%的人经常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前5到10天经常频繁打哈欠,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重要的预警信号。
急性脑梗致死快:应急施救要学会
急性脑梗塞发病突然、病情危急、致死率高,很多脑梗塞患者一旦发病后就会猝然晕倒、不省人事、昏迷不醒,伴随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等,如果不及时抢救,往往会危及生命,但这时候家人都会惊慌失措。
脑梗发作的第一时间,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同时,检查一下生命体征情况,如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马上做心肺复苏(心脏按压)。如果意识清楚,可让患者仰卧,头部略向后,不需垫枕头,盖上棉毯以保暖;失去意识的病人,应维持昏睡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等。
如果患者呕吐,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用干净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口内清除呕吐物,以防堵塞气道。装有假牙者,要立即取出假牙;此时千万不要给患者进食或饮水。
对脑梗塞患者不能进行摇晃、前后弯动或捻头部、头部震动等不当急救措施。如果出现抽搐,迅速清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品,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无筷子时也可用手帕卷着,垫在上下牙之间。
急救车到达时,要将患者病情快速准确地告知医生。要点:发病具体时间、有无呕吐、症状是否逐渐恶化、意识情况如何、头痛程度、是否手脚麻痹和语言障碍、是否服用降压药、有无受伤等等。
急性脑梗太可怕:七大预防措施要牢记
1.科学午睡。在炎热夏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午睡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切忌在午饭后立即上床躺下,应休息15分钟左右后再睡(看看报纸、走一走、聊聊天等)。为保证午睡质量,在午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喝毫升白开水。既能减少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又可以使大脑得到充足休息。有的脑血管病患者餐后会出现头痛、头晕、疲劳等,建议延后午饭时间,例如平时12点吃午饭,可改在12:30吃午饭,13:20以后再午睡。这样既能减少脑梗塞的发生,又可使大脑得到放松,消除疲劳。
2.健康饮食。限制主食摄入量,控制体重。少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如肥肉、肥肠等,因为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深海鱼类,控制盐分的摄入,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3.加强运动。平时要坚持适度的有氧锻炼,如慢跑、跳健身操、骑单车、游泳等,运动时两条腿的交替运动,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的节律变得十分和谐,同时运动又增强了心肺功能,促进了血液循环,供给大脑充足的血液和氧。每天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每周至少5天。
4.语言交流。语言交流是锻炼大脑的体操,平时要多动嘴交流,交流的对象可以是儿女、街坊、亲戚、朋友等。另外还要多动脑,勤思考,多看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刊杂志。
5.作息规律。坚持早睡早起,规律饮食,避免熬夜,晚上10点半之前上床睡觉,睡觉前不要喝茶,不要看太久的电视。
6.定期体检。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胆固醇和血脂和颈动脉超声。管理好血压、血糖、血脂,尽量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
7.自我减压。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工作压力,工作以外时间,打打牌、下下棋、听听歌、逛逛公园等,要强迫自己完全放松下来,节假日可以和家人出去旅游、踏青、赏花等。
12种有效保护心脏健康的食物
心脏是我们重要的器官,中康益嘉提示您,降低血脂能够有效预防心脏病的发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12种食物,可有效保护心脏的健康。
1.菠菜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常吃菠菜不仅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而且,心脏病患者在病发时,成功挽救率还会提高。这是因为菠菜中含的亚硝酸盐能给心脏病突发者“通气”。注意:吃菠菜时要用沸水烫上三分钟,再烹饪食用。
2.全麦食物
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的研究表明,坚持每天早餐吃至少含有25%的燕麦或麦麸的全麦食物,可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全麦食品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并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胆固醇,调节血压,减少心脏病的发病几率。全麦食物包括各种各样的燕麦、大麦、糙米、全麦面包以及全麦饼干。
3.橄榄油
橄榄油中所含有的一种叫角鲨烯的物质,可以增加体内HDL(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LDL(坏胆固醇)的含量,而体内HDL胆固醇的数量越多,动脉中氧化了的LDL胆固醇的数量就越少。最新的研究证明。中年男性服用橄榄油后,平均胆固醇下降了13%,其中具有危险的“坏”胆固醇竟下降了21%。橄榄油能通过增加体内ω-3脂肪酸的含量来降低血液凝块形成的速度。
4.坚果
坚果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可以提高血液中优良胆固醇浓度,同时降低体内坏的胆固醇,并具有降血脂功能,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维生素与矿物质极为丰富。坚果类中的杏仁可降低血液胆固醇,并保持心脏健康。实验结果表明,每周食用坚果5次以上可使他们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50%以上,每周食用1-4次的可以减少27%。
5.深海鱼
海鱼类的胆固醇含量比较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非常丰富,而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专家指出,每周吃两次深海鱼,可以有效避免心血管疾病,因为深海鱼富含omega-3不饱和脂肪酸,而其中包括DHA和EPA这两种成分最有营养价值。深海鱼包括鲑鱼、鲭鱼、秋刀鱼等等都是很好的营养来源,然而不推荐吃大型的金枪鱼,以免吃进重金属,另外烹调最好采用煮鱼汤或是清蒸的方式,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
6.芦笋
芦笋的氨基酸总量比其他蔬菜的平均值高27%。据分析,芦笋中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都很高,其中精氨酸与赖氨酸之比为1.06,营养学家认为二者比例接近1的食物对降低血脂有作用。特别是在所有的氨基酸中,天门冬氨酸含量高达1.%,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3.23%。钙、磷、钾、铁的含量都很高;微量元素如锌、铜、锰、硒、铬等成分全而且比例适当,这些元素对这对治疗心血管病和心脏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7.石榴
石榴果实营养特别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如糖类、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钙、磷、钾以及丰富的植物化学物等物质。与苹果相比,石榴的维生素C含量高1-2倍,植物化学物含量则高出5倍左右。营养学家研究发现,石榴及其产品中含有高水平的抗氧化剂,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具有防治作用。美国最近公布的一个医学研究报告指出,美味可口的石榴具有特殊的防治疾病功能,不但有助防御癌症,还可舒缓老年痴呆症和心脏病造成的严重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人们只要每天饮ml石榴汁,便可把体内抗氧化物水平提高40%,大大减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机会。
8.西兰花
人体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等容易沉积到动脉内壁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会引起动脉硬化,最终导致血管腔过分狭窄,供血不足或中断,或在局部继发血栓而引起心肌梗塞,甚至猝死。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中一种名为萝卜硫素的化学物质有特殊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实验鼠开展的研究表明,萝卜硫素可以激活体内一种名为Nrf2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防止斑块的形成,最终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9.姜
姜含有生姜酚、姜烯酮、姜油酮、去氢姜二酮等成分,这些成分能抑制血栓素A2合成,降低血小板功能,使之不容易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尤其是生姜中的姜酚,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上,和阿司匹林相差无几,所以无需担心天然食物的疗效不佳。每天一片生姜,这个简单的小方法不但罹患冠心病胸痛、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以用来治疗,一般人用来保健身体,让预防胜于治疗。
10.柿子
人常说,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但是,要专讲预防心脏血管硬化,柿子的功效远大于苹果,堪称有益心脏健康的水果王。如果要对照柿子和苹果的营养成分,柿子的纤维含量比苹果多一倍;石炭酸(一种抗氧化剂)和钠、钾、镁、钙、铁、锰等矿物质成分高得多;只有铜和锌的含量少于苹果。研究人员说,每天吃一个中等大小约克的柿子,就足以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突发、中风的主因。
11.蔓越莓
蔓越莓对心脏和血管有一些积极的作用。蔓越莓中含黄酮醇苷,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心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他们对胆固醇水平有积极的影响效果,并能防止动脉受特别的酶的影响而变窄,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蔓越莓是水果中每卡路里含抗氧化成分最高的水果之一。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免受促进年龄增长的自由基影响。皮肤过早衰老以及癌症、心脏病等疾病都可归因于是自由基造成的损害。
12.绿茶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天喝3杯茶,可以大大降低心梗风险,高达70%。男人每天喝茶2杯以上,中风的危险会降低21%。法国研究也发现,女人每天喝茶3杯以上,血栓危险降低32%。研究者指出,这些益处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茶叶中丰富的类黄酮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具有抗炎、防感染、减少血栓、促进血管功能、帮助限制血管垃圾等作用。
除此之外,藜麦也能有效保护心脑血管。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中高海拔山区,生长范围约为海平面到海拔米左右的高原上。
藜麦富含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皂苷和植物甾醇类物质具有多种健康功效。藜麦具有高蛋白,其所含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还是一种低果糖低葡萄糖的食物能在糖脂代谢过程中发挥有益功效。
长食用藜麦可以减低胆固醇,保护心脏。藜麦中纤维素的含量是3.7%。其中可溶性纤维素占36%,不可溶纤维素占64%。藜麦是可溶性及不可溶纤维素的优良来源,两种纤维素对调节血糖水平,降低胆固醇和保护心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养生·健康管理
中康益嘉康养服务中心是由中康益嘉集团与全国康养产业联盟联合打造,结合国家康养产业新政,“康”包括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康复理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维护指导以及开通绿色治疗通道服务等。“养”包括生机养生、健康教育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等。康养服务中心将一中医服务为特色,打造康养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慢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