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闷伴记忆力下降,这是怎么了
2017-9-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临床病例分享。
来源
影像博士陈彦芳
头闷很常见。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女性常常主诉感到头闷、头昏、头脑不清醒,头上就像盖了个盖子一样,伴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整天皱着眉,着实像个病人。医院一检查,一切正常,把自己能知道的“好医生“都看遍,还是不解决问题。
这种情况最好做个头颅CT。
我们正常人,感到头闷,大多是劳累,用脑过度,休息后就没事了。像我们学医的,几乎都是记忆性东西。那会上学时,整天背书背的昏天暗地,看看医学生的笔记,保证能把你的眼睛看花。那简直不是人脑记的东西,真恨不得把自己的大脑变成电脑,学医真辛苦!当个医生真不容易!就是参加了工作,做为一个医生,你哪天敢不学习?会把你甩出几条街!因为医学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其它行业。噢,扯远了,回到主题,像这种用脑过度的头闷,好好睡一觉就消失了。
可是像下面这种情况,头闷可就要伴随你度过余生了。
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中毒。日常生活中,CO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家庭中煤炉取暖及煤气泄漏。煤炉产生的气体含CO最高达6%~30%,应用时不注意防护可发生中毒。每日吸烟一包,可使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5%~6%,连续大量吸烟也可致一氧化碳中毒。看着这例:
女,54岁,头闷。头颅CT显示:
这个病人20年前曾煤气中毒过。这样的病例只要详细问病史,一般不难诊断。但也有诊断腔隙性梗塞,临床按脑血管病治疗的,所以这样的病人我一般都会加上一句:符合一氧化碳中毒性改变。
最可怕的是没有明确的CO中毒史,病人也毫无意识,只有在追问病史的情况下,才恍然大悟。有的则明确感觉到,家里生炉子时,晨起头闷,出去走走就好了。看下面这例:
女,52岁,经常头闷,记忆力减退。追问病史,以前家里生过煤炉,现在一闻煤气就头晕。
这才是我要说的重点。这是典型的慢性CO中毒的CT征象,目前尚未见杂志、文献报道过。我会诊过大量的外院病人,这种征象直接被忽略掉,比这轻一点就更不用说了,比这严重一点的则报告为脱髓鞘病变。看这例:
没错,是脱髓鞘病变。脱髓鞘病变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但我们能剥离出来的还是尽量剥离出来吧,越细化越有利于诊断和治疗。这个征象是我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根据大量的病例总结出来的,多见于女性,因为女性在家里呆的机会多些。我曾接触过一个典型的外院会诊病人,家里生煤炉,平时只是晚上在家,因感冒在家里呆了3天就昏迷了,差点要了命。
这种CT征象有什么理论依据吗?慢性CO中毒,为什么会在这个区域出现改变?这和我们大脑的供血特点有关。脑内较大的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脑组织,称之为边缘带,也称之为分水岭区。包括皮质动脉供血区之间、皮质动脉与深穿支动脉供血区之间、基底节区小动脉供血区之间、小脑的主要动脉供血区之间。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说CO中毒的发病机制。CO中毒主要导致细胞水平的氧输送和氧利用障碍。CO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倍,厉害吧?不仅如此,还使血氧不易释放给组织,造成组织缺氧。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分水岭区距离心脏最远,且为供血动脉的末端,脑组织对缺血、缺氧耐受性差,故极易导致分水岭区病变。
这些病人,条件好一点的全被保健品“攻陷”,吃几万保健品的大有人在。经常有朋友求助于我,你看某某某“迷”上了保健品,让我帮忙“救”一下人。因为保健品都是“包治百病”的,这个吃完不管用,就换另一个牌子,不愁没吃的,多着哩。我能做的是就是让她做一个头颅CT,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如果是以上那种情况,头闷可能就要伴随你度过余生了。你能做的是远离煤气、放飞心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你会感觉到好得多。你只能靠你自己调整。
总结:慢性一氧化碳中毒不易引起重视,CT有特征性表现,是本人“自产自销”的诊断标准。所以如果你有本文描述的情况者,请做个头颅CT。
征稿点击右侧蓝字可看征稿要求:有人说,这是史上最有诚意的招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