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周记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

2018-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神经介入在线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

作者:张会玲,宋立刚,马宁

单位:首都医科医院

本周我们汇报一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具体如下。

病例详情

患者,男性,53岁,主因“间断头晕1个月”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确诱因反复出现头晕,每次持续约1分钟左右可缓解,无其他伴随症状,初未重视。后因症医院,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

发病后头颅核磁:左小脑半球点状脑梗死(图1)。

图1

MRA:基底动脉狭窄、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图2)。

图2

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2年。高血压病史1年。

查体:神经系统未见阳性定位体征。NIHSS评分0分,mRS评分0分。

入院化验检查:糖化血红蛋白6.9%。血栓弹力图:AA%,ADP66.5%。

入院后继续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肠溶片mg1/日+氯吡格雷75mg1/日)、降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日),降压、降糖等治疗。

DSA: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右椎动脉纤细,右小脑后下动脉颅外起源。左椎优势,左椎动脉开口迂曲,左小脑后下动脉颅外起源,基底动脉近段重度狭窄(图3-6)

图3

图4

图5

图6

术前讨论

●1.患者1个月来反复后循环缺血症状,合并后循环梗死,多个影像学检查提示基底动脉近段狭窄,侧支代偿差,有血管内介入治疗指征。●2.双大脑后动脉因P1段发育不良,不适于作为微导丝着陆区,拟将微导丝头端放置在小脑上动脉。治疗时先球囊预扩张,再放置自膨式支架。●3.相关风险:基底动脉穿支闭塞,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过度灌注,血管夹层,系统到位困难等。

治疗过程简述

全麻下右股动脉入路,将6F导引导管放至左椎动脉V2段远端(图7)。

图7

路径图下沿导引导管送入Transend微导丝(0.″,cm)通过狭窄段,放置于右小脑上动脉(图8)。

图8

沿微导丝送入Gateway球囊(2.0mm×9mm)预扩张(图9)。

图9

后造影提示狭窄较前有所改善(图10)。

图10

撤出球囊导管,置入Wingspan自膨式支架(2.5mm×9mm)。其后造影显示支架贴壁良好,前向血流TICI3级(图11)。

图11

观察10分钟无异常后结束治疗。

术后查体同前。

术后立即复查头CT未见出血及造影剂滞留。

术后复查头颅CTA示基底动脉支架内通畅(图12)。

图12

讨论

治疗基底动脉狭窄时,如双侧大脑后动脉发育不良、狭窄或者近段严重迂曲,可考虑选择直径粗大且从基底动脉发出角度较为平缓的小脑上动脉作为微导丝着陆区,如果狭窄位于椎基底动脉交界区或者基底动脉近段,使用wingspan系统还较为安全,但如果狭窄位置更偏基底动脉远段,此时选择远段无头端的经微导管释放的自膨支架可能会更安全。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区讨论关于本病例的看法~

推荐阅读

Re







































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外用的有什么特效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zlff/8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