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谈刘东汉救治急危重症验案举隅

2016-12-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读:中医不是“慢郎中”,作用也不是仅仅局限在“调理调理”的范畴,从古代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中处处包藏着中医名家所缔造的一个个传奇,然而传奇不仅仅存在于过去,刘老是我省著名的中医大家,由他老先生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也是比比皆是,这让我们见证了中医本身的博大精深,也时刻提醒着中医人更加努力。现在就由小杂子带您去近距离了解刘老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提提气吧!

刘东汉简介:刘东汉老先生是我省已故名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临证思维独特,用方精纯,通晓中医内、外、妇、儿诸科,尤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救治急危重症。

      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细菌感染

年,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属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由于细菌基因突变和抗生素的滥用,该细菌几可抵御目前所有抗生素,故俗称超级细菌。年10月28日,甘肃省确诊1例DNM-1基因阳性细菌患者,病情复杂,中西医结合治疗,刘师采用清泻肺热、化痰祛瘀法救治,患者获愈。

案例1:患者,男,51岁。年10月1日,因“车祸外伤后致胸痛伴意识丧失3小时”收住入院。10月6日晚行“T12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截瘫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预防应激性溃疡、抗休克、脑保护、营养及支持等治疗,病情平稳。10月9日晨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38.0℃,血压下降,考虑感染性休克。10月13日血培养示:泛耐药产酸克雷伯菌,仅对阿米卡星中介,经NDM-1检测阳性,确诊为NDM-1细菌感染。遂改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病情一度稳定。10月27日,再次出现寒战、高热,体温42.0℃,血压80/50mmHg(1mmHg=0.kPa),白细胞34.90×/L,中性粒细胞94.7%。粪便细菌涂片示:大量G+球菌链状排列,偶见G-杆菌。胸片示:双肺片状渗出影。给予亚胺培南等抗感染效果不佳,高热持续不退,病情危重,遂请中医诊治。刻诊:患者寒战,汗出,淡红,苔白腻、扪之无津,脉浮数。辨证为热毒壅肺,痰瘀互结。治以清泻肺热、化痰祛瘀。处方:葶苈子20g,全瓜蒌30g,桔梗10g,石膏30g,西洋参20g,连翘30g,黄芩20g,鱼腥草30g,苦杏仁10g,炙桑白皮30g,竹茹10g,甘草10g,黄芪30g,龙葵15g,桃仁10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患者服药1剂后体温下降,2剂后体温正常,神志清楚。年11月1日凌晨2:00,患者体温高达40.0℃,寒战,汗出,服用前方后体温渐降至正常,神衰欲寐,咳痰色白,上半身微汗出但不畅,大便不禁,舌质淡嫩胖大,苔薄白,脉沉缓无力。遂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黄芪、红参、苍术、茯苓而愈。

按:本案属中医“肺痈”范畴。《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曰:“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刘师认为,本案宜将脏腑辨证与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结合起来,辨证为外感风热疫毒,邪在肺卫,痰瘀阻肺。治以清泻肺热、化痰祛瘀。方取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白虎加人参汤之意化裁。方中石膏、黄芩、鱼腥草、连翘为君药,清泻肺热;臣以葶苈子、瓜蒌、苦杏仁、桑白皮、桔梗、竹茹清热化痰、泻肺行水;桃仁活血行滞,黄芪、西洋参益气扶正、养阴生津,以先安未受邪之地,龙葵清热利水通淋,以助膀胱之气化,又防截瘫后尿路感染,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益气护胃,为使药。

至于后期患者神衰欲寐诸症,乃太少两感,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证,故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健脾利水之黄芪、红参、苍术、茯苓等而愈。

      2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

挤压综合征(crushsyndrome)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长时间严重挤压,出现肢体肿胀、坏死、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以及急性肾损伤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挤压综合征一旦发生,治疗棘手,死亡率极高。年,甘肃舟曲泥石流及青海玉树地震期间,刘师运用和解少阳、解毒透邪法参与救治多例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临床疗效显著,有效降低了伤残率和死亡率。

案例2:患者,女,41岁。因泥石流被重物挤压约10h后获救,左小腿肿胀、呈持续性锐痛,活动受限。于年8月14日夜间转入医院,给予抗炎、抑酸、化痰、利尿、营养、伤口清洁换药及胸腔穿刺引流、持续血液滤过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在左下肢切开减压处置VSD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流。年8月19日,患者交替高热寒战,呼吸困难,周身水肿,尿少,左下肢进行性肿胀,身体触手觉烫,局部皮温高,伴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体温40.3℃,脉率次/min,血压80/50mmHg。血培养示:G+球菌。考虑为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商品名:泰能)、注射用替考拉宁抗感染,效果不佳,高热持续不退,病情危重,遂请中医诊治。刻诊:患者舌红,苔薄黄,脉洪浮数。辨证为热毒炽盛,郁于少阳,枢机不利。治以和解少阳、解毒透邪。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升麻10g,石膏30g,金银花30g,连翘20g,荆芥10g,防风10g,桔梗10g,法半夏10g,甘草10g。4剂,每日1剂,水煎,饭后2h鼻饲mL,每日3次。患者服药后,体温36.7℃,神志清醒,呼吸平稳,尿量增多,水肿减轻。后以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出入20余剂,复查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电解质基本正常。

按:挤压综合征,中医文献称“压迮伤”,但论述不详。刘师认为,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当属中医“水肿”范畴,与热毒郁于少阳,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化功能障碍有关。本案以小柴胡汤加减论治,其辨证要点有三:①患者交替高热寒战(寒热往来);②恶心、呕吐(喜呕);③腹胀、腹痛(或腹中痛)。《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而舌红、苔薄黄、脉洪浮数则为热毒炽盛,有外透之机,故以小柴胡汤加清热解毒之石膏、金银花、连翘与透邪达表之升麻、荆芥、防风,共奏清透少阳邪热、畅达枢机、通利三焦。正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所言:“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如此则热毒得以清透,热退神清;三焦通利,故患者尿量增多,水肿减轻。有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具有延缓肾功能衰竭的作用[3],我们推测,小柴胡汤对挤压综合征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3

大面积脑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因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而引起大脑半球较大面积的梗死,是脑梗死中的急危重症。刘老通过对大面积脑梗死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潜心研究,提出“虚、瘀、痰、毒”的基本中医证候要素,以豁痰化瘀、解毒醒脑法救治,提高了康复率。

案例3:患者,男,58岁,因“突发头晕伴口角偏斜20h,伴双颞部胀痛,反应略迟钝”于年3月12日下午入医院。头颅MRI提示右侧额叶、颞叶、枕叶、岛叶大面积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年3月13日,患者出现嗜睡,神志不清,双侧瞳孔散大,左侧7mm,右侧6mm,对光反射消失,生理反射消失,上肢肌力0级,颅内高压。影像学检查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左侧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枕叶梗塞。遂行开颅去骨瓣手术,给予脱水等药物,术后转入ICU,持续亚低温冬眠、镇静镇痛治疗,并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仍然神志不清,双侧瞳孔散大,病无起色,遂请中医会诊。刻诊:患者神昏,舌质紫黯,脉弦数。辨证为中风(中脏腑),系痰瘀阻络,蒙闭清窍。治以豁痰化瘀、醒脑开窍。处方:黄芪30g,葛根30g,天麻20g,玳瑁20g,茯苓30g,当归20g,赤芍30g,三七粉(冲)3g,石菖蒲20g,远志10g,川牛膝6g,升麻3g,地龙20g。2剂,每日1剂,以猪蹄煮汤,去上沫,猪蹄汤与水合煎药物,每次mL,胃管导入。同时配合安宫牛黄丸,早晚各半丸。后守方重用黄芪,加水蛭、蜈蚣、车前子、白及等药20余剂后,患者神志清,应答切题,自主呼吸,左右瞳孔4mm,对光反射灵敏,上肢肌力Ⅲ级,下肢肌力Ⅳ级,可以坐立并自主活动,于年4月25日出院。

按:本案患者大面积脑梗死属中医中风“中脏腑”范畴。患者体质壮实,舌质紫黯,脉弦数,故辨为阳证、虚实夹杂,侧重于实,且实邪为痰瘀阻于脑,病机为毒伤脑络阻滞,清窍蒙闭,故治以益气豁痰化瘀、解毒醒脑开窍。方中石菖蒲、远志、天麻、茯苓豁痰开闭,黄芪、当归、赤芍、川牛膝、地龙益气化瘀通络,诸药配伍,痰瘀并治;又瘀血阻滞,血不归经,故以三七化瘀止血,防大面积梗塞后引发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玳瑁清灵透达,既可清热解毒,又可醒脑开窍;脑为诸阳之会,为防前期用药寒凉,伤及清阳,由“闭证”转为“脱证”,故辅以葛根、升麻升举清阳。

作者:刘倍吟

编审:彭家大小姐

责任编辑:展文国

编辑:小杂子









































北京白癜风
治白癜风哈尔滨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hbzz/4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