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宗ldquo罪rdquo,会

2021-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以前大家会认为

脑梗都是老年人的专利

但是现在据统计

我国25岁以上人群中

每5人一生中就有两人可能发生脑梗死!

有没有脑梗

首先要学会自我核查

如果有这7个因素

基本就离脑卒中不远了

自我检查七因素

1、高血压或高血糖

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数倍,因此,早期识别并严格监控血压非常重要。

高血糖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带来的并发症,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大血管并发症。出现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就会有脑梗、冠心病、心梗、下肢动脉闭塞等这些大血管病变,所以高血糖持续不控制,是容易导致脑梗。

2、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常见血液高凝状态见于:肿瘤病人,妊娠期,产褥期,服用避孕药及血液成分异常疾病病患等。

3、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在青年人和老年人中都有所体现,目前所发现的大多数危险因素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工作压力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症、高纤维蛋白血症、hsCRP等。

4、心源性脑栓塞

心源性栓塞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心脏瓣膜病和心内膜病变、心律失常、心脏手术、卵圆孔未闭、心脏粘液瘤、房颤等。

5、高盐高脂饮食

高盐饮食容易引发高血压,高脂饮食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说到这,你还敢吃烤串么?

6、是否超重或者肥胖

体重指数≥28,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等,这些都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7、缺乏体力劳动

现在的人,越来越宅,喜欢规律运动的人越来越少,经常参加体力劳动的人更是越来越少。

缺乏体力劳动只是让人暂时不累,但会让人变胖,而且还会引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最终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这七大因素很多人都有啊,那咱们该怎么办呢?

平常要注意检查!判断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常用四种方法,颈部和脑部血管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

1、颈部和脑部血管超声检查:这项检查可以判断颈部和脑部血管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或堵塞,以及颈部血管的斑块及其大小。

这项检查的第一大优点在于非常安全,没有创伤,孕妇和婴儿也可以进行,完全不必担心会带来损伤;第二大优点是便宜。

2、CT血管造影检查:CT血管造影结果准确度高,检查结果真实,可以说它在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方面接近“金标准”,但此项检查需要往静脉里面打药,相对比较麻烦。

3、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不需要静脉打药就能较清晰地显示血管状况,检查结果相对客观,但是有时候会受到局部血流速度的影响,影响判断。

4、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DSA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血管狭窄等病变,为神经内科诊断治疗脑血管疾病常用的一种介入手术方法,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是明确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也逐步成为脑血管病治疗的新选择。

综上所述,如果是平常体检,颈部、脑部血管超声就可以了,如果真是得病,则可能还需要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脑部CT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

对于存在上述脑梗危险因素的人来说,可先用颈部、脑部血管超声检查,看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或闭塞,若检查发现问题则需要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规律定期复查。

本文指导专家

神经科主任李中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及八年制医学生长程导师。中山六院神经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香港大学医学院、医院高访学者(HonorAssociateResearchFellow)、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研究组员。在国家重点学科临床医教研工作28年,获广东省柯麟医学教育奖、南粤优秀博士奖;年入选首届“羊城好医生”,、、年连续入选“岭南名医录”名医,、年连续两届入选胡润榜“中国好医生”。

现任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认知睡眠障碍防治与脑健康管理专委会首任主委、健康管理学会运动与体质健康专委会副主委、药理学会第二届神经药理专委会副主委、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及神经调控专委会副主委、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常委、康复医学会脑卒中防治与康复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脑心同治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务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队长。国自然、省自然基金及国家卫计委项目评审专家、美国IJMEI杂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hyz/12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