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发挥引领作用推进我县卒中

2022-7-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医院神经内科,秉持“时间即大脑”的理念,致力卒中患者健康回归,在筹建县卒中中心道路上不断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新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率先引入新型溶栓药

急性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的第一死因。而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以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尽可能恢复患者受损的脑功能。

静脉溶栓是目前改善急性脑梗死结局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全世界的治疗指南都是作为第一推荐手段。但县内使用的尿激酶,为全身抗凝,出血并发症多,维持时间又短,血管再闭塞率高。

医院神经内科率先引入新型静脉溶栓药物:注射用阿替普酶(rt-PA),其为选择性纤溶药物,使局部血液中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起到溶栓作用,作用安全,效果显著。

病例:患者女,57岁,在运河风光带散步时突发右侧上下肢体无力,病情发展至不能活动,后其呼叫送诊医院时为1小时20分钟。查体: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上下肢肌力1级(重度偏瘫)、右侧感觉减退、右侧病理征阳性,NIHSS评分14。该院神经内科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在排除相关禁忌后,予爱通立50mg静脉溶栓,经过治疗,患者病情迅速转归,NISH评分下降,出院时,其右侧肢体肌力基本恢复正常。

积极开展介入诊疗

错过时间窗或大动脉闭塞的患者,其静脉溶栓往往效果不佳,补充或补救性治疗手段——血管内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该科室成立血管介入组,由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曹华伟任组长,现已正常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术(DSA)。

该项技术可获得超清晰实时脑血管影像,具有分辨率高、检查时短、造影剂量少、辐射更低等特点,更全面准确地判断脑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是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金标准。

病例一:女,60岁,因急起左肢无力2天入住该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查头颅MRI提示脑干右侧急性梗死。

DS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开口处狭窄30%;右侧颈内动脉开口处狭窄60%,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局限性狭窄。

病例二:男,70岁,因急起头晕、行走不稳3天入住该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头颅MRI提示右侧丘脑急性脑梗死。

DSA检查提示: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动脉瘤。

检查进行顺利,程中患者无明显不适,术毕转回卒中单元,后续治疗方案进行中。

医院神经医院协作开展急性期动脉溶栓、取栓、多模式动脉内机械血管再通、颅内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等多项诊疗,将最大限度降低本地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选择溶栓,选择希望;

选择取栓,选择重生;

选择医院,

选择您最好的健康守护!

南医大二附院来院坐诊专家

日期:6月9日

周六

秦湧呼吸科

副主任医师

冯亚敏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林岩肿瘤科

主任医师

庄明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赵启群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

张平病理科

主任医师、教授

杨亚芳影像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院专家门诊

周一

颜怀安(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倪前朝(骨科主任医师)

王守兵(感染科主任医师)

穆春华(妇产科主任医师)

周二

徐升举(普外科主任医师)

邱维胜(骨科主任医师)

胡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芹(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武丽(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周三

肖庆成(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林东(骨科主任医师)

曹华伟(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吴晓昱(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焦晓梅(妇科主任医师)

周四

颜怀安(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尤传飞(骨科主任医师)

刘星(感染科主任医师)

倪红艳(疼痛科副主任医师)

李娟(妇科副主任医师)

周五

马桂香(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蔡维体(普外科主任医师)

医讯

南京医院心内科博士俞建教授加盟医院,常年查房坐诊,尤其擅长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医院现已独立开展急诊心脏支架植入手术。

咨询

慢病居家护理不再烦恼

为了给老年人、慢病患者、术后康复、肿瘤患者等群体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泗阳医院护理部成立了院外延续护理工作小组,服务的主要内容有伤口、造口及各种引流管换药、PICC导管及输液港维护、抽血、测血糖、测血压、更换胃管及导尿管及产后妇婴访视等。

院外延续护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hyz/12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