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说说你的成长故事环球健康
2024/1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每一位医学大师都是从青年医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青年时期是重要的人生阶段。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这个日子,我们请几位年轻医生谈谈自己成长的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蜕变成熟的。快速提高个人能力的“捷径”医院神经内科刘尊敬年医院博士毕业后来到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刚来院工作时,神经内科王国相主任的谆谆告诫至今依然记忆犹新。我现在还清楚记得她说到临床工作无小事,要老老实实做临床,积累经验,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获取额外真知灼见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年轻医生要立志做有成就有建树的优秀医生。这么多年,我在成长路上既有自己的勤奋刻苦,也悟出了一些快速成长的“捷径”,这些都加速了自己的成熟蜕变。口袋里的小笔记本随时随地记下我的疑惑在我的口袋中有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想法我会随时记下来,一周做一次梳理,整理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也就是这些问题成了我以后确立临床科研方向的灵感和源泉。基于解决临床问题的需求,我与放射科医生合作,对高分辨核磁在脑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索,相关成果陆续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同时也成了国内最早探索高分辨核磁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技术推广的实践者之一。每天像过电影一样琢磨自己当天的手术操作细节为能够得心应手地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操作,弄清楚脑血管走形和周围组织解剖的空间结构关系至关重要,为了获得更为形象的脑血管空间走形立体构象,我多次在尸体头颅标本上进行解剖和揣摩。在平时的工作中,手术结束后,我都会对当日行介入治疗的动态影像反复观看和琢磨,仔细回忆手术操作过程和其间的细节,做好笔记,写出心得,提炼出问题,进行详细的总结。通过上述的努力,在面对高危疑难的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时,我练就了从不畏惧、沉着冷静地为患者进行救治的能力。对专业的专注和对生命的尊重让我忘记疲劳今年4月周五的下午,我已经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正要去外地参加学术会议,突然接到我院神经科值班医生的电话,医院接诊一可疑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我马上改变行程,医院,迅速为脑梗死患者行动脉介入取栓术,成功将基底动脉狭窄部位形成的血栓取出,同时在狭窄处置放支架,患者血流恢复正常,意识障碍迅速改善,在手术台上即可进行交流,患者出院时完全恢复。再一次将患者从死神身边拉回,而像这种情况已不是第一次。节假日、下班医院对患者进行救治,我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当有人问我这样工作累不累的时候,我觉得对专业的专注和对生命的尊重可以让我忘记疲劳,看着患者能够逃离生死线,再累也值得,再累也要做。起步·冲刺·转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曹彬起步:待在病人床边学知识青年医生临床能力的提高有两个阶段:一是住院医师阶段,另一个是管病房的主治医生阶段。但不管哪一个阶段,提高临床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在病人床边学。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20年前和导师朱元珏教授出完门诊,一起从门诊楼往办公室走,因为一个偶然的话题,朱老师感慨地对我说:“医生学习要在病人床边学,在病人的床边遇到问题,看书,请教老师,看文献,然后再回到病人床边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医生的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这段话让我一直铭记在心。直到最近,我们创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