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去哪里回春医美欢迎您
2016-1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何为冬病呢?“冬病”是指冬天易发或易加重的疾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因此而造成的一些慢性疾病或症状如咳嗽、哮喘、关节冷痛、畏寒、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冬病为何要夏治?“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增强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冬病”目的的疗法。三伏天人体处于阳气最为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的状态。采用穴位贴敷等中医治疗方法来预防冬病,将辛温发散的药物贴敷于穴位,能最大程度地起到温阳益气、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止痛等作用,对冬病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冬病夏治由来已久。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针灸,三伏天艾灸、拔火罐、穴位注射等等。特色艾灸——三伏天艾灸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艾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可以有效的弥补药疗和针疗的不足。三伏天艾灸,冬病夏治好时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利用艾灸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温阳利气、驱散伏痰的功效。“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年“三伏”天艾灸时间:伏前灸6月21日——7月6日初伏灸7月7日——7月26日中伏灸7月27日——8月15日末伏灸8月16日——8月25日末伏加强灸8月26日——9月4日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穴位上贴敷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此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穴位贴敷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避免了因药物对肠胃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故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內治之不足。已开展穴贴项目:退热贴、止咳贴、化积贴、便秘贴、腹泻贴、腹痛贴、健脾胃贴、敛汗贴、痛经贴、月经不调贴。
“三伏贴”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预防作用,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疾病。同时,作为内病外治、冬病夏治的三伏贴也可以治疗儿童疾病,但2岁以下幼儿不宜做贴敷。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等都不适合做贴敷治疗。年“三伏贴”具体贴敷时间:夏至 6月21日开始头伏 7月7日——7月16日头伏加强 7月17日——7月26日中伏 7月27日——8月15日末伏 8月16日——8月25日末伏加强 8月26日——9月4日贴药时间并不必拘泥,只要夏至开始后末伏结束前都可贴药,不必强求在夏至或入伏当天。
三伏天“灸疗”,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三伏灸可以调理的疾病与问题:妇科问题: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产后腰痛等;骨关节问题: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等。胃肠问题:胃寒、胃痛、胃炎、肠炎腹泻、结肠炎、腹部凉怕冷等;呼吸系统问题: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体质弱问题:面色晦暗、体弱眠多梦、怕冷、失体质弱挑食、经常感冒等。
注意事项“三伏贴”注意事项:贴敷对象为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贴敷时间:成人2-4小时,儿童1-2小时;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如牛羊肉、海鲜等;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疱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贴敷后不要马上洗澡,不要在局部用力搓;避免吹空调、风扇。针灸理疗——三伏天针灸针灸理疗是将针灸、推拿、理疗等手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对各种急性、慢性、顽固性疾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针灸主要治疗脑出血、脑梗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头痛、眩晕、神经衰弱、胃病、呃逆、颈椎病、腰间盘脱出、神经性耳鸣、耳聋、尿储留、胎位不正、月经不调、子宫下垂、遗尿、面神经麻痹等。三伏天针灸:运用针灸在三伏天养心同样要宁心安神,益阴敛汗,选穴内关、神门、足三里、照海。内关是保护心脏的第一要穴,配神门能顾护心神;配足三里能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补养中气,调理脾胃,并能增加气血生化之源;配照海以滋养肾的阴水,可达益阴敛汗之效。上述四穴以针刺效果最佳,轻柔按摩亦有效;内关、足三里可辅以拔罐。注意事项“三伏天针灸”注意事项:对于怕热,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应该在三伏季节里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针灸治疗,这是因为针灸治疗是通过调整自身的经络实现健康目的的,老年人本身就身体虚弱,再加上怕热,在针灸时自身的调节能力差,很容易晕针,影响针灸的治疗效果,因此对怕热的老年患者应在三伏天应休息一段时间,等天气温度适宜之后再进行治疗。对于冬病夏治的患者,应该鼓励患者连续进行针灸治疗,抓住三伏天这一有利治疗时机,争取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如寒喘病、风湿和类风湿疾病、阴虚体寒、手脚冰凉、微循环受阻的患者,都应该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治疗。对于一般患者,在继续进行针灸治疗时,应该注意针灸治疗环境的温度,因为针灸怕受风寒。因此治疗环境的温度不能太低,空调温度控制要适当,一般室内和室外的温差保持在三度左右,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安静放松,这样有利于经络通畅。同时告诉患者回家之后注意事项,适当调整家中空调温度,开冰箱时不要着凉,电风扇不能直接吹着患处等等。这样,就能够在三伏天进行针灸治疗过程中,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伏天拔火罐在中医看来,冬病夏治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白领普遍亚健康的今天,中医治疗在夏季似乎格外火爆,拔火罐就是其中最热的项目。三伏天拔火罐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基础方式,其基本原理是,三伏天人体毛孔大开,气血通畅,此时治疗疾病可以直通经络与脏腑。而根据西医的原理,拔火罐可以促使人体产生一种生命素,刺激身体机能。夏季拔火罐疗程应该在30天左右,而且要在医嘱下进行。只有坚持至少一个疗程,到了冬至复诊的时候才会看到较好的效果。拔火罐是公认的价格便宜、效果明显而且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消耗的时间也短,不影响正常生活,符合现在都市人的快节奏生活。在炎炎夏日,给自己的健康“烧把火”,经济实惠又事半功倍,不过千万别依赖外部治疗,自身内部的调理才是最重要的。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西安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