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

2020-1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医院挂号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211002.html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

生活中经常听到医生告知病人或家属说脑梗死要做高压氧!

1.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弥散能力,改善脑组织的供氧状态

在2ATA下,脑组织氧分压比常压下吸空气时提高7倍。大脑灰质中的血氧有效弥散距离可以从常压下30um增至70—um.。此时虽然存在脑水肿,脑细胞与毛细血管间距增大,氧气也可从毛细血管弥散到脑细胞,迅速纠正脑缺氧状态,保护脑细胞功能的活动。

2.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高压氧下,纠正了脑组织的缺氧状态,改善细胞的能量供给,乳酸生成减少,脑组织能量代谢恢复,脑神经细胞的肿胀也减轻,于是颅内压也降低,同时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颅内血管容积缩小,降低颅内压,打断脑缺氧--脑水肿之间的恶性循环。

3.高压氧下可使缺血病灶出现“反盗血”现象

高压氧下脑血管收缩,而缺血组织血管因酸中毒、缺氧对高压氧作用不敏感而不收缩或轻微收缩,故有较多的血流流经病灶区域,出现反盗血现象。

4.高压氧可恢复“缺血性半影区”的脑细胞功能

在梗死灶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缺血性半影区”,该区脑细胞结构完整,仍然存活,但功能丧失,临床证实这一状态可以长期存在,可达7—8年之久。高压氧能改善该区缺氧状态,促进缺血性半影区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

5.高压氧可降低血液的黏滞度

减轻血小板的聚集,改善了微循环状态,有利于缺氧脑区血液循环的恢复。

6.促进病灶区毛细血管的修复

高压氧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促使病灶区毛细血管新生与侧支循环形成。

7.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有利于昏迷病人清醒,有利于脑干功能恢复

在2ATA下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18%左右。

日本进口高压氧舱

日本总公司是最早秉承NASA(美国航天宇航局)的专业技术指导企业之一。我们的高压氧舱已取得世界最高科技等级的ISO.国际医疗器械质量认证,并长年保持高质量通过每次的国际ISO的严格审核。

高压氧舱是解决人体缺氧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式。在高压氧环境下,吸氧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体的血氧浓度和血氧分压,可以尽快纠正组织的缺氧问题,快速改善、恢复并提高人体机能。

高压氧舱的治疗效果:

哮喘气管炎、肺炎、急性CO中毒、中风后遗症、脑出血、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

治疗老年痴呆症、中风、肌肉麻痹、神经功能症、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头痛偏头痛。

治疗失眠症、改善血液循环不良、预防老年痴呆症。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炎和角膜炎有治疗作用。

促进浮肿再吸收刺激,细微结合手术后的细胞再生,促进肌肉和骨骼伤口治愈。

外伤感染、急性软组织损伤、溃疡、烧伤、创伤、骨折等治疗。

痤疮、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圆形脱发症、皮肤病治疗等。

对不孕不育症有辅助治疗作用,对产后恢复和产后修复有明显辅助治疗。

对先天脑神经缺陷、先天脑部发育有问题患儿的康复,有明显治疗效果。

加速皮肤细胞修复再生、提高肌肤细胞活性、促进脂肪分解酶活性、减肥瘦身。

高压治疗的适应症

根据年中国国家卫健委《高压氧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指南,高压氧舱治疗疾病简单分为三大类

血管性疾病:脑梗塞、脑出血、脑及四肢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疲劳综合征、椎动脉型颈椎病、麻醉意外等等。

组织性疾病:脑外伤、脑发育不良,失眠、神经损伤(面瘫、耳聋、视神经病变等等)、挤压伤、颈腰椎疾病、伤口愈合不良,糖尿病足等等。

气体性疾病: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空气栓塞、气性坏疽、产气厌氧菌所致疾病等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ysbj/10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