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上

2021-3-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m.39.net/pf/bdfyy/zjft/

心肌梗塞、脑梗塞是人们熟悉的疾病,谈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多数人相对陌生,而实际上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一点都不低。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高,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15-20%,男性多于女性。该病和心梗、脑梗没什么本质区别,均源于动脉硬化,仅受累的血管不同。

谈到动脉硬化,很多人会觉得过于专业。简单来说,如果把人体的动脉想象成家里的水管,动脉硬化就相当于管壁上的水垢。使用越久,水垢就越严重。少的时候不会对水流造成明显的影响,随着其增多,水流会变细,最终停止。

血管动脉硬化也是类似的过程,早期轻度斑块,狭窄不重,对血流影响不大,随狭窄程度加重影响越发明显,最终导致血流阻塞。与水管不同的是,血管由内膜,中层,外膜三层结构构成,这些脏东西主要存在于血管内膜下层,一旦内膜破裂会诱发局部急性血栓形成,造成病情突然加重。

多种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肾功能不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饮酒、饮食结构、运动、肥胖、情绪等因素均对疾病发展存在影响。其中,除年龄、性别及基因我们不可控以外,其它因素均人为可控。

受阻塞部位、范围、程度、速度、侧枝建立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可表现为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乃至溃疡、坏疽。存在病变重而临床症状较轻或病变相对较轻而临床症状明显情况。病程不一定逐渐进展,可出现跳跃性发展。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特征性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行走后下肢酸胀、乏力,行走困难,短时间休息(一般十分钟以内)症状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再次出现。到出现症状行走的距离称为跛行距离,是评估缺血程度常用指标。其它一些疾病,如主动脉缩窄、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腘动脉瘤、腘动脉陷迫综合征、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也可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需要临床鉴别。

随病情加重,可出现静息痛,即休息时也出现肢体明显疼痛,影响睡眠,常需将足置于特定位置,如屈膝位,足下垂位以缓解疼痛症状

病情进一步加重将出现肢体的溃疡及坏疽(图片有点恐怖,在意者建议略过)

为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一些辅助检查手段是必要的

ABI(踝肱指数):足踝部与上肢动脉压力比值,小于0.9提示缺血,小于0.4提示严重缺血

血管超声:经济、准确、无创筛查手段,检查者水平对结果影响较大

CTA(计算机断层动脉成像):血管疾病常用筛查手段,对术前方案制定有帮助意义,亦常用于术后复查,部分病变严重患者,远段血管显影差,因需使用造影剂并需要接受放射线,并非绝对意义无创

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无创检查手段,可能会夸大狭窄程度,存在体内金属异物不能进行该项检查,且检查时间长,临床应用相对少

DSA(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侧枝情况,但为有创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常用于术前评估腔内治疗时。

关于疾病治疗请见下回分解

肝胆外科白大夫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ysbj/11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