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常见表现

2017-7-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王长谦: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医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分会副主委、胸痛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上海内科学会副主委,上海心血管内科医师协会委员,上海心血管病学会预防学组组长,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委员,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临床擅长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防治及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著40余篇,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余篇。先后于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年获上海市教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年获上海市第九届银蛇奖,上海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擅长: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防治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尤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herosclerosis-thrombosis)。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对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riskfactor)。主要危险因素有:

1.年龄、性别: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低,因雌激素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为不可改变的因素。

2.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相应载脂蛋白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

3.高血压: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

4.吸烟: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6.肥胖:BMI24。

7.家族史: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家族史。

8.其他:A型性格、口服避孕药、西方饮食方式。

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多发,其主要危害常见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那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症状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医院心血管内科王长谦主任的介绍吧: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症状的原因是其造成动脉血管管腔狭窄而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缺血或坏死。按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类别。一般表现可有脑力与体力衰退,其他症状则依据病变血管不同而不同。

01

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大多无特异性症状。由于主动脉管腔大,主动脉粥样斑块一般不会影响血流,不易发生狭窄,虽有明显的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也不引起症状。但仪器检查可发现有相应变化如X线检查时可见主动脉凸出、主动脉扩张迂曲和主动脉弓跨度加大,有时可见片状和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主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以腹主动脉处为最多见,其次为主动脉弓和胸主动脉。几乎所有腹主动脉瘤均是动脉硬化引起。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查体时见腹部有搏动性肿块。胸主动脉瘤可引起胸痛、气急、吞咽困难、咯血、声带因喉返神经受压而麻痹导致声音嘶哑、气管移动或阻塞、上腔静脉或肺动脉受压等表现。

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阻塞某一支或几支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血流明显减少时产生心肌缺血,严重阻塞时发生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主要症状为胸痛,多位于胸前区,偶尔可位于上肢、下颌部或上腹部,疼痛性质未闷痛或压榨样,持续一般在数分钟以上,也可表现为早搏或活动后气急等症状。

03

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如果多数脑动脉由于粥样硬化而导致管腔狭窄,脑血栓形成而发生脑梗死,脑组织因长期供血不足则出现萎缩,临床表现为脑功能减退的症状如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04

肾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上不常见,可由于肾动脉狭窄而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年龄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少尿和发热等。长期肾脏缺血可致肾萎缩并发展为肾衰竭。

05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可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和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和休克等症状。

06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以下肢动脉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临床上起病可能很缓慢,历时数年而无症状,最初出现的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表现为典型的“行走-疼痛-休息-缓解”规律,每次能行走的距离亦大致相等。患肢常呈苍白、发凉、麻木;患肢发生组织营养障碍时,可导致肌肉萎缩,软组织丧失致骨质突出,皮肤变薄、毛发脱落、趾甲增厚萎缩等是慢性持续缺血的体征;晚期在足趾和骨质突出部位可见缺血性溃疡。

通过专家的介绍,我们也大致了解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这种疾病对我们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一旦发现以上症状,不要妄自揣测,请尽早就医。

扫描







































白斑
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zlff/6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