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药业安脑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2017-8-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观察安脑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安脑片4片,tid。2组均连续用药15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并记录2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9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23%(P<0.05);治疗组脑血流速度也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2组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安脑片能显著地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症状和改善脑血流速度,且安全性很好。

关键词:安脑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安脑片的主要成分为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黄芩、黄连等,具有明显的止痛退热、醒脑开窍、宁心安神、解除眩晕、头痛的作用。笔者观察了安脑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以及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此来探讨安脑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作用机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4月1日-年12月1日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患者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1],以发作性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就诊;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减慢或者增高;前庭功能检查正常;有动脉硬化或者颈椎病史;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年龄35~75岁;知情同意。排除:脑肿瘤、脑出血、脑梗、脑炎、脱髓鞘、癫痫和周围性眩晕等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例和对照组例。治疗组男性5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52.32±1.46)岁;病程1d~5个月,平均(20.30±1.45)d。对照组男性5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54.36±1.38)岁;病程2d~6个月,平均(21.15±1.65)d。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安脑片(哈尔滨蒲公英药业有限公司)4片,tid+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5mg;对照组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2组均连续用药15d。2组其他基础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抗血小板凝集等治疗均相同,治疗期间尽可能不应用其他改善血液流变性的药物。

1.3疗效判定标准

症状积分变化根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健忘的轻重程度不同采用4级计分法,分轻(+)、中(++)、重(+++)、严重(++++);对难以分级的次要症状,如耳鸣、行走不稳、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等按有(+)、无(-)计分,每个“+”号计1分,症状消失计0分。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5d后均进行TCD检查,检测左、右椎动脉(LVA、RVA)及基底动脉(BV)的平均血流速度(Vm),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判定疗效的相关标准[2]。痊愈:眩晕、头痛等症状消失,头部感觉清爽;显效:眩晕、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头略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视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工作;有效:眩晕、头痛等症状减轻,仅伴有自身及视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及工作受到影响;无效:眩晕及头痛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记录2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且在治疗前后各查1次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5d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94%

对照组.23%

由表1可见,治疗组在眩晕、恶心呕吐、头痛、耳鸣、失眠、烦躁及肢体麻木等症状方面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2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治疗15d后,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见表2。

表22组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分,x±s)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77±1..14±1.33

对照组.36±1..36±1.29

由表2可知,2组治疗前症状的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积分(P<0.01)。

2.32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比较

治疗15d后,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比较见表3。

表32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比较(cm·s-1,x±s)

组别例数LVARVABV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77±3..83±4..36±4..39±4..52±4..38±4.45

对照组.49±3..15±3..21±3..56±4..35±4..18±4.25

由表3可知,2组LVA、RVA、BV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5d后,2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不良反应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患2例者发现大便糖稀,但症状轻微,无需停药。对照组发生4例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精神疲倦、运动迟缓等。用药期间2组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椎-基底动脉作为后循环的上游血管,是幕下和幕上脑结构供血的主要通道,一旦出现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其死亡率在20%以上,应受到高度重视。而中医对于眩晕的认识,根据眩晕的病因病机,多采用具有重镇降逆,醒脑开窍的方法。安脑片是以中医传统名方,凉开三宝之一安宫牛黄丸为基础,结合现代制药技术研制出的新成果,方中人工牛黄,猪胆汁,水牛角浓缩粉可清热解毒;石膏、黄芩、黄连、冰片等可燥湿开窍;赭石、珍珠母等可降逆安神。全方协同作用可醒脑开窍、止痛退热、宁心安神、有效改善眩晕、头痛、烦躁等症状。当代研究表明,安脑片中所含黄芩苷,栀子苷类成分能有效改善因慢性脑缺血引起的眩晕[3]、头痛和记忆力障碍等。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降低细胞温度,改善大脑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缓解血管痉挛,从而能有效地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本研究采用安脑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头痛,结果表明,无论在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上,还是在提高脑部血流速度方面的疗效均较显著,总有效率达95.94%,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较好。提示安脑片可以通过降低血细胞温度来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微循环,增加大脑供血供氧[4],从而达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头痛、烦躁、耳鸣、失眠及肢体麻木等症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29。

[3]唐红,徐蓉娟,陈运.安脑片治疗缺血性中风肝风痰浊型30例.辽宁中医药,,23(10):.

[4]赖天宝,宋艳玲,余光,等.等电针结合安脑片对脑梗死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42(1):16-20

新疆推广文汉

赞赏

长按







































北京医院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zlff/6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