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不分家心梗和脑梗有这些

2017-8-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心脏和大脑,看似互相位置远离,实则关系密切,两者供血系统的类似,导致了心梗、脑梗发病诸多方面的类似,对两者进行全方面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心脑血管疾病这一概念。

作者

何医院

来源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心肌梗死、缺血性脑梗死(后面简称为脑梗)均为常见病、高发病,虽划分在心脏内科和神经内科两个不同的科室,但其发病原理、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因而常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下面我们对上述相似之处进行总结和盘点。

1、心梗和脑梗相似的根源

心梗、脑梗发病的最终原因均是出现局部或广泛的供血、供氧不足,导致了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细胞、脑细胞发生缺血性坏死。缺血的原因包括原位血栓形成、栓塞、供需失衡等。

供应心脏的血管为起源自主动脉窦的中等大小冠状动脉,供应大脑的血管为起源自主动脉的颈内动脉和起源自锁骨下动脉的椎-基底动脉。两者供血血管类似,发生缺血机制类似,是两者产生诸多相似之处的根源。

2、心梗和脑梗发病机制相似

缺血性坏死是心梗和脑梗的本质,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原因包括原位血栓形成、栓塞和供需失衡等。

血栓形成常是缓慢的过程,在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作用下,需数年、甚至数十年才会逐渐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继发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发病。

而栓塞常常发生迅速,在几十分钟内即达病情高峰,突发急性胸痛或肢体活动无力、言语不能,甚至意识障碍。栓塞在脑梗患者所占比例较心梗要高,但无具体数据,出现冠脉栓塞的患者常需寻找心腔内血栓、反常栓塞等病因。

供需失衡在两者中均起到了一定作用,如继发于低血压、心律失常、贫血等的继发性心肌梗死,继发于低血压、处于多支颅内动脉交汇区的分水岭脑梗死等。

3、心梗和脑梗危险因素相似

缺血是两者发病的本质,因而能够影响到血管供血的疾病常常是两者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另外情绪应激、寒冷等,也通过导致稳定斑块破裂、供需失衡等机制成为两者共同的诱发因素。

4、心梗和脑梗常有发作前兆

心梗前常出现心绞痛,既往心绞痛的病人会出现心绞痛性质的改变,比如胸痛持续时间延长,诱发胸痛的活动耐量降低,发作较前频繁,既往可缓解的方式当前不能缓解等。

脑梗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前兆,表现为突发的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累及后循环还可出现走路不稳、意识丧失等,但症状于24小时内恢复,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明确的梗塞灶。

5、心梗和脑梗均有定位诊断

心梗可根据心电图进行定位诊断,尤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位更为准确。V1-V3导联ST段抬高,提示前间壁心梗,V1-V5导联甚至V6导联ST段抬高,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提示下壁心肌梗死。进一步根据心电图表现,还可进行罪犯血管的定位诊断,如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提示罪犯血管为前降支,下壁心肌梗死,提示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

脑梗也类似,如出现偏瘫、偏盲、偏深感觉障碍、失语等常提示前循环供血区域梗塞,如出现共济失调、眩晕、呕吐甚至意识丧失,常提示后循环供血区域梗塞。也有特定梗塞部位出现的特异性综合征,如脑腹侧综合征(大脑脚综合症,Weber综合征),为供应中脑的基底动脉穿通支闭塞引起,表现为病侧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向内、上、下活动受限),对侧椎体束受损(对侧中枢性偏瘫)。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过去认为是小脑后下动脉(PICA)闭塞引起故又称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现证实10%由PICA引起,75%由一侧椎动脉闭塞引起,余下由基底动脉闭塞引起。典型临床表现为:

(1)突发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前庭外侧核及内侧纵束受损);(2)同侧面部痛温觉丧失(三叉神经脊髓束及核受累);(3)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提升不能、声带瘫痪和咽反射消失(舌咽迷走神经受损);(4)同侧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损害);(5)对侧躯体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侧束受累)。

6、心梗和脑梗均有功能障碍的后遗症

心梗后如梗死心肌范围较大,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心衰的并发症,可表现为以活动后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主的左心衰症状,也可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的右心衰症状,甚至两者兼而有之的全心衰症状。

脑梗后也会出现梗死区域相应的功能障碍,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共济失调等。

7、心梗和脑梗均有节律异常的并发症

心梗患者后期会出现心律失常的并发症,轻者表现为房早、室早,严重者表现为室速、室颤,由此导致的猝死也不少见。脑梗的患者可继发性癫痫。

室速、室颤是心电活动异常的结果,癫痫是脑电活动异常的结果,有心内科的专家曾称“癫痫”为“脑颤”,来形容其和室速、室颤的类似。

我院电生理中心诊治很多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儿童,其中一部分患者合并癫痫,甚至有的患者同时行脑电图和心电监测,可见室颤和癫痫同时发作,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存在共同致病的离子通道也被证实,而关于两者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挖掘。

8、心梗和脑梗急性期治疗相似

心梗、脑梗急性期的治疗均强调早期血运重建的重要性,心梗的血运重建可以溶栓或PCI。脑梗的血运重建可以溶栓,也有新近发展的动脉取栓。

心梗或脑梗的取栓,都强调了黄金时间窗,症状发作后越早越好,而大脑对缺血耐受性较心肌更差,因而强调溶栓需在脑梗发生3小时内,而心梗则要求在6小时。如今PCI广泛发展,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动脉抽栓等多项技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脑梗死的介入治疗也在朝此方向发展,可能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主流。

9、心梗和脑梗稳定期治疗相似

心梗和脑梗后均需良好的二级预防治疗,预防再梗。包括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脑梗后需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心梗患者根据临床情况不同,行PCI、支架植入术患者需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10、心梗和脑梗慢性管理相似

心梗和脑梗的患者慢性管理很重要,在这里着重提到大家容易忽视但非常重要的三点:

(1)二级预防治疗的依从性:心梗和脑梗的二级预防治疗,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均为慢病管理,需密切随访,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密切监测药物治疗的并发症,这样才能有效做到预防疾病进展和再发的目的。

(2)康复治疗: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后均会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及时、有效地康复治疗可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生活和社会。很多患者不了解系统的康复锻炼,或因康复进展缓慢而放弃,需要专门的康复机构,进行有效指导,才能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3)心理治疗:很多心梗、脑梗患者会伴随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恢复生活、社会缺乏信心,甚至有的患者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及时疏导患者情绪,进行心理康复,也是心梗和脑梗治疗的一部分。

总结

心脏和大脑,看似互相位置远离,实则关系密切,两者供血系统的类似,导致了心梗、脑梗发病诸多方面的类似,对两者进行全方面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心脑血管疾病这一概念。也可以使两个学科互相借鉴,共促发展,甚至在将来催生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的这样交叉学科。

这个地方越粗,血管越差?每天喝一杯它,血管越喝越年轻!

来源:搜狐网

身体发生变化后,人们可以从身体上一些信号看出来。但是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会更严重,所以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不管是人的衰老或疾病的发生,都会有信号提示你!那么,血管差又有什么信号呢?

脖子越粗,血管越差!

“一般来说,脖子粗细和肥胖程度有着直接关联。尤其是男性到了中年以后,女性到围绝经期以后,大部分会有明显的体形改变。尤其是男性,到了四五十岁,会明显发福,脖子也会跟着变粗”。

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与代谢》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就提出,研究对多名研究对象进行脖子测量,同时对这些人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检测。结果发现,脖子越粗的人,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就越大。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水祥通过临床观察也发现,“脑袋大脖子粗”,说明营养过剩,例如“伙夫”经常要品尝菜,“大款”吃吃喝喝,他们往往有更高的心脑血管病风险,而“脖子粗”,就是这类人群的特征之一。

脖子粗不粗,一测便知!

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9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则说明脖子较粗,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高。

医院国际医学中心主任曾强提醒,测量脖子时,将皮尺水平置于颈部最细处进行测量,即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完成测量。

测完后,你的脖子正常么?

如果你的脖子较粗,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早点“养”血管,胜于老来“治”。因此保护血管,永远都不嫌迟,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能保护好血管呢?

每天一杯,血管越喝越年轻!

可能菊花在人们生活中一般是用来降火的,可是不知道它还有助于血管扩张,使心血管系统保持健康的作用。

在前人留下的关于药用植物的古书中,关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如下记载:味甘苦、性微寒,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皮肤病和血流不畅。

常喝菊花茶可以有助于保护血管,其实,在泡菊花茶时加上其他材料一起效果更佳。

桑杞菊花茶

材料:桑葚6克、枸杞6克、菊花3克。

做法:

1、把这三种材料分别洗干净。

2、放入杯中,再用沸水冲泡,可代茶饮用。

桑葚

既可食用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可滋补强壮、养心益智、生津止渴。桑椹中的脂肪酸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枸杞

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可有效保护心脏血管内皮,维持血管的弹性,对调整心律不齐也有一定的帮助。它还参与维生素A合成,含有的铁元素可促进造血功能。

菊花山楂茶

材料:菊花、山楂适量。

做法:

1、把菊花和山楂用水冲洗。

2、把这2种材料放入茶壶,用开水冲泡,盖盖焖6-8分钟即可饮用。

山楂

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和黄酮类物质,具有平稳血压、调整血脂、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

菊花和山楂搭配,两种药材相辅,经常饮用菊花山楂茶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这个突发脑溢血急救绝招,关键时刻能救命!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它起病急、病情险、死亡率高,为目前中老年人高致死性疾病之—。面对这一凶险的疾病,提前预防以及紧急救治尤为重要:①给患者及时找到一个支撑物,或坐或者平卧下来,防止摔倒引起的二次损伤;②尽量平卧,然后头向一侧偏斜,保持呼吸道的通畅;③突发脑溢血时千万不要随便用药。如果是脑出血吃了抗血小板的药,比方说阿司匹林,有可能导致出血的增加。

近日网传“突发脑溢血,可以采用脚底放血的方法救治”,这是真的么?记者采访了专家,一起来看看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

  清华大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菁介绍:神经科的大夫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病人的袜子脱掉,然后划他脚底的病理征。所有脚底的病变都是能看得见的,但是这么多的病人确实没有见到,就是在急性脑出血的病人脚底会出现两团黑色的淤血这种情况。

首都医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杜万良说:“我们在院里因为经常看这样的病人,这种现象从来没有见过,也就更谈不上用针来挑破这些东西来解决脑出血的问题。”

看来网传的脚底放血法并不靠谱,那么如果一旦遇到脑溢血的突发状况,在第一时间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张菁介绍:“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出现偏侧肢体无力,这种无力会支撑不住身体摔倒,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及时找到一个支撑物,防止摔倒引起的二次损伤。第二,尽量平卧,头向一侧偏斜,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同时专家强调,突发脑溢血时不要随便用药。

杜万良解释,因为脑出血的症状跟脑梗死的症状是一样的,如果是脑出血吃了抗血小板的药,比方说阿司匹林,有可能导致出血的增加。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最重要的就是及时就医。

  面对脑出血提前预防比救治更为重要,那么在预防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杜万良表示:“脑出血的预防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病因的预防。脑出血80%以上是由于高血压引起来的,所以在平时要做好血压的检查。如果发现高血压要进行及时长期的治疗。

另一方面,如果患病后发现了高血压,或者是发现了脑血管畸形,一方面控制血压,另外一方面有些血管畸形通过介入或者通过手术可以去除病因。

此外就是避免脑出血的诱发因素,包括着急、生气、劳累,另外季节变化的时候也要多注意,避免脑血管剧烈收缩。”

来源:央视财经是真的吗(ID:cctv2szdm)、央视财经(ID:cctvyscj)

长按左边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白癜风在北京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hqcpm.com/zlff/6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