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学会两个小动作,让您远离脑梗心梗
2021-5-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不管是中医说的气滞血瘀,还是西医说的脑梗、心梗、动脉硬化,它们的根本,都是因为"微循环障碍"出现了问题。我们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人体的气血、经络、血管就像一条条河流,只有运行通畅无阻,才能滋养全身脏腑,保证身体器官正常运作。
即将进入冬季,容易受寒,血脉运行更加不通畅,大脑、心脏里的血液运行也更为不利。一旦血瘀,血脉被“堵”住,就会诱发脑中风、冠心病,非常凶险!
一旦血瘀,
脑梗、心梗都来了!
微循环障碍导致血脉堵塞,引起多种疾病:
脑部微循环障碍,导致脑血栓;
肺部微循环障碍,导致肺栓塞;
心脏微循环障碍,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
下肢微循环障碍,导致静脉血栓。
……
而在这其中,最严重的微循环障碍就是发生在心脏上。轻者则是心绞痛,重则导致心肌梗塞,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大部分由于心脉不通所引起,心脉本身有痰湿、瘀血停滞,加上寒邪外袭,或情绪激动、饮食失调,或过度劳累,都会诱发本身病态的血脉更加不通,出现中医称为“心痛”的症状。
学会两招,
血管通畅人长寿!
其实,在中医看来,轻轻地转动2个地方,比较能解决“堵”的问题,还可疏通全身主要经络,活血化淤、促进气血运行!
转动手腕促进气血运行,不堵塞
手腕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共同穿过的部位,在手腕处分布的主要穴位有太渊穴、列缺穴、大陵穴、内关穴、神门穴、通里穴、阳溪穴等。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如:
太渊穴可以补肺气,止咳;
列缺穴能够活血利水,对付颈椎病;
大陵穴和内关穴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神门穴可镇静安神、对付失眠;
通里穴可止头痛、缓解心悸等。
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下,再由外往内转下,每转尽量周全圆满,缓缓转动。
转动脚腕增强器官功能,不淤阻
脚腕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共同穿过的部位,脚腕处分布的主要穴位有昆仑、申脉、金门、丘虚、解溪、中封、商丘、太溪等。
转动脚腕,等于刺激了十二正经的一半经脉,有益于增强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如:
太溪穴是肾经原穴,补肾功能强大;
昆仑穴可用于头痛、腰痛和高血压;
商丘穴可以对付肠胃疾病;
中封穴可疏肝理气,对付两肋疼痛。
方法站着时:可一只脚支撑身体,另一只踮起脚尖,顺逆时针各旋转下;
坐着时:上身直,脚腕由内往外转下,再由外往内转下;
躺着时:上身直,膝盖微弯易着力,脚腕由内往外转下,再由外往内转下。
转脚腕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三个中的一个来做就可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