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全入冬要注意的事,专
2021-3-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临床上,诸多疾病都与季节相关,而心血管疾病尤其在冬季容易被诱发或加重。
在冬季,一些平时病情稳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因为气温骤降,导致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而心血管疾病一旦发作,往往情况危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强
聊聊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全入冬
请输入标题bcdef
医学硕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冠脉介入手术,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律失常等诊断和治疗,对本专科疑难,危重病例有独立处理能力,尤其是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经验,年介入手术量近台。
请输入标题abcdefg
网友提问:
问一下,高血压临界位,/92需要吃药吗,平时如何保健?
首先需明确高血压诊断,建议可监测血压或是查动态血压。其次,如果确定为Ⅰ级高血压,可以先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生活规律,适当运动,情绪稳定等一般方法,看是否可以达到血压控制,如果1-3月仍无法改善,血压仍高,甚至出现头昏,头晕等症状,就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开始正规药物治疗。
网友提问:
我父亲下压高,上压不高,怎么办?
高血压标准是不同时间三次以上测量数值大于/90mmHg,无论是收缩压高,还是舒张压高,都属于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因为动脉硬化,常表现为收缩压升高为主,年轻人高血压常表现为舒张压升高为主,应根据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长期治疗,以期降压达标。网友提问:
代家里老人问下,血压稳定后是否可停药?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在我国有3亿左右高血压患者,均需纳入慢病管理,通过长期药物控制,以期降压达标,延缓高血压心、脑、肾的靶器官受损的发生,所以血压稳定后仍需要坚持服药,否则血压波动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尤其是进入冬季,停药万万不可。降压药物长期治疗,以期降压达标。网友提问:
介入手术后生活起居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需注意一下几点:
生活规律,避免熬夜
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饮食
避免剧烈运动
戒烟限酒
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冬季注意保暖,减少感染
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定期心内科门诊随访
注意定期复查相关生化指标,监测药物副作用
网友提问:
请问介入手术住院需要多久,要麻醉吗?
临床上常见的心脏介入手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等,常规住院约7-10天,介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一般只需要皮肤局部麻醉即可,无需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全程都是清醒的。网友提问:
如果要吃,一开始要吃什么药?
目前常用的高血压药物有五大类,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都可以作为起始药物治疗,个体情况不同,建议专科医生检查后选择适合的药物。网友提问:
我哥32岁这次查出来血压高,吃了压氏达和颉克,可是血压还是高,怎么办啊?
他属于年轻起病的高血压,首医院检查,排除肾炎,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等继发性因素导致的高血压,年轻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常较顽固,长期不控制,更加容易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所以必须及时根据血压水平,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采取联合治疗方案以期达到降压达标。网友提问:
亲戚十月份生完小孩,还在喂奶,刚刚头昏,自己测血压/90,请问要吃降压药么?能吃降压药么?
妊娠期可出现高血压,称为妊高症,部分产妇分娩后血压可能下降至正常水平,但部分产妇产后血压仍持续升高,就需要使用药物控制,建议您亲戚持续监测血压,如果仍然超标的话,应该选择降压药物治疗,但是有些降压药物可以从乳汁排泄,最好是停止哺乳,医院专科医生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网友提问:
母亲常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一天一次,5mg。近几日,一到晚上血压就升高,医院看后建议加药。这两天,每天下午3点左右吃一顿缬克的缬沙坦胶囊,但没什么效果,晚上血压还是会升高。请问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还可以搭配什么药吃效果会更好?
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是可以联合使用的,降压强度中等,考虑您母亲近期血压波动,建议每天记录血压,晨起,服药后,午后,夜间都记录下来,医院心内科就诊,可调整使用更强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是完全可以控制血压的。网友提问:
家里老人吃了压氏达会有头胀的感觉,是否正常呢?
首先请测量一下血压,如果血压正常的话,头胀可能是压氏达的副作用,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类降压药物有头胀,头痛的副作用,如果不能耐受的话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改用其他类别的降压药物。网友提问:
高血压病人平时饮食起居要注意些什么?家中老人这么冷的天出去早锻炼,说了也不听。
您好!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心脑血管疾病正进入高发季节,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大约50%在冬季。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人体在低温状态下,外周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导致脑卒中及心肌梗塞发作增加。
寒冷刺激会使机体消耗更多能量以产生热量,从而使心脏负荷加重,增加心绞痛发作及心肌梗塞的发生。
寒冷季节,人体活动减少,心、脑等脏器血液灌流因此减少,易诱发缺血症状。
寒冷刺激皮肤毛孔收缩,排汗减少,加上水分摄入不足,使得血液黏度增加,更容易血小板聚集,并形成血栓,增加脑栓塞及心肌梗塞的发生。
冬季空气中PM2.5等污染物增加会增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炎症反应,导致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增加心血管死亡及心肌梗塞的风险。
冬季常并发呼吸道感染,易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可诱发血管痉挛,高盐高脂高糖饮食可提升血压血糖血脂,导致多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对于“三高”患者、40岁以上、不良饮食生活习惯、肥胖、长期服用避孕药、居住在高寒地区等高危人群,如何在真正的冬季来临之际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已经刻不容缓。
建议做到以下几点营造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每天盐摄入量3-5克,适当锻炼,避免情绪波动。
注意防寒保暖,严寒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有锻炼习惯的应在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为宜,且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过后多饮水。
空气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避免外出,外出时应戴上口罩。
有慢性肺病的老年患者可注射流感疫苗,预防和减少呼吸道感染。
严格遵照专科医师医嘱服用降压,降糖等药物,并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达标。
学会自我识别头晕,头痛,胸闷,胸痛,背痛,心悸,肢体麻木,乏力等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家中可备紧急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扩张血管等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并尽早送医抢救。
网友提问:
30多岁,下压90-,上压-,要吃药吗,可以不吃药,锻炼减压吗?
您好!血压已经升高了,建议可以先从生活方式改善做起,控制饮食,体重等,如果血压逐步下降,就可以暂时不吃药,但是如果血压仍然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如果高到mmHg的话,就需要早期服药控制了。网友提问:
老人高血压和心血管堵塞百分之五十应注意什么?
首先需要药物控制血压,并且达标,尤其是近期季节变换,血压容易波动。其次合并冠心病,需要长期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其他就是注意保暖,生活规律,低盐低脂饮食,情绪稳定,适当活动等。网友提问:
我妈高血压30几年了,最近血压稳定,但是有心悸胸闷的症状,有时候还会胸口痛,是因为心血管有问题么?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考虑您母亲可能合并冠心病,有心绞痛发作的症状,冬季即将来临,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加重,建议尽早到心内科就诊,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狭窄程度,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方案。网友提问:
心血管有问题,能通过食疗防治么?那些东西吃了有好处啊?
一旦罹患心血管疾病,首先需要正规的长期药物治疗,食疗只是辅助,总的原则以清淡为主,低盐低脂低糖,多吃粗粮粗纤维,绿叶蔬菜,新鲜瓜果,不用迷信市场上所谓的保健品。网友提问:
一种降压药吃多了是不是会有抗药性?最近感觉血压高上去的时候吃开福特没什么用了?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血糖,血脂等影响,体重增加,不良生活习惯,饮食盐分摄入增多,气温变化,都会导致血压波动上升,单一药物的效力就会不足,导致无法降压达标,而并不是对药物有抗药性了。这时候就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或者联合用药,当然前提还需要控制上述其他影响因素才行。网友提问:
上下压超出多少就要用药物介入了啊?一级高血压要吃药吗?
Ⅰ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舒张压90-99mmHg。Ⅱ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Ⅲ级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mmHg。
理论上血压超过/90mmHg,如果持续升高,而且通过生活方式等改善不能达到血压正常,就需要早期降压治疗了,临床上一般收缩压超过mmHg,舒张压超过95mmHg,就需要立刻药物干预了。
来源:医院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