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
2016-1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青年卒中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人发生的脑卒中。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青年卒中占全脑卒中的9.77%,并以缺血性卒中为主,其中男性居多。近来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尽早发现青年卒中的病因,对预防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青年卒中发生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1动脉粥样硬化
多数学者认为,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青年卒中患者,如果临床上找不到明显病因,但脑动脉造影示动脉近端有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斑块,可以认为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这与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从事紧张的工作以及进食高热量饮食有关。
2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
2.1夹层动脉瘤为头颈部血管内血液穿透至血管内膜下继发血肿并沿血管长轴在血管壁间纵向扩展一段距离而形成。常伴有血管内膜的
撕裂。
2.2Moyamoya病又称烟雾病、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本病病因不清,先天性和获得性证据都有发现,本病多发于亚洲,以日本多见,常累及儿童,青壮年,以女性多见。本病临床表现变异较大,20岁以下患者多为缺血表现,以发作性肢体无力或偏瘫症状多见,可左右交替,反复发作,也可由一侧发展为双侧瘫痪。20岁以上患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这是因为血管闭塞后,近端压力增高,易使脆弱而壁薄的侧支循环血管网或穿通小血管破裂所致。脑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MRI和MRA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确定伴随的血管网以及深穿支供血范围内的小梗塞灶。
2.3Takayasus动脉炎又称原发性或非特异性主动脉炎、主动脉弓综合征、无脉症。以东方人和青年女性常见,国人发病率高。本病为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主动脉及其主干分支的慢性进行性炎症疾病,受累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可造成心、肺、脑、脊髓、肾、消化系统以及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损害。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表现为TIA、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梗死、Moyamova病征象。
2.4纤维肌肉发育异常本病的病理特征为血管的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中胚层疾病,多见于女性患者血管平滑肌和纤维细胞变性,动脉呈节段性狭窄和扩张,狭窄部分动脉内膜和外膜下的纤维增生,扩张部分则肌肉变薄或消失,弱力纤维断裂,易并发动脉瘤。其脑动脉造影有一种特征性表现:(1)动脉呈典型串珠样改变;(2)血管狭窄伴或不伴有收缩,在血管狭窄节段伴有动脉瘤样扩张;(3)动脉壁非环形损害时可呈憩室样、平滑或有皱褶的袋状。凡青中年卒中伴高血压者,应常规进行脑动脉造影,特别对一些青年女性伴有原因不明的头痛、耳鸣、眩晕、心律不齐及晕厥症状时,应考虑此病的诊断。
2.5感染性血管病脑基底动脉的急、慢性感染,如结核、梅毒均可引起血栓形成,HIV感染与卒中有密切关系,因HIV感染患者易患脑膜炎和蛋白S缺乏症,其对所有类型卒中均有较高的发病危险。
3心脏疾病
心源性脑卒中在青年卒中较为常见。心源性卒中在各种原因引起的青年卒中占11.5%。过去,风湿性心脏病是卒中最常见的原因。近l0余年来,随着预防和治疗的进展,风湿性疾病发病率下降,瓣膜病、卵圆孔未闭和心律失则为心源性卒中的最常见原因,心肌梗死、心脏室壁瘤、心肌病、心房黏液瘤亦是青年人卒中的病因。
4血液成分异常疾病
4.1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以反复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网状青斑、反复静脉血栓及抗磷脂抗体(APL)阳性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PL是青年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APL阳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普遍有首次发病年龄轻,合并其它危险因素少,易复发和多灶性等特征。
4.2血小板异常疾病可因为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及毛细血管脆性增高而引起出血,也可因为血小板异常聚集和释放活性物质而形成微血栓,进而发展为血栓形成。
4.3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红细胞内含有异常血红蛋白S,细胞僵硬,变性能力差,可阻塞微循环引起梗死。
4.4蛋白C和蛋白S缺乏症蛋白C系统是体内平衡凝血过程、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天然抗凝系统,其缺乏易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
5偏头痛
偏头疼造成血管痉挛,血小板功能亢进和血黏度增高,增加卒中发生的危险,其中以大脑后动脉的梗死最为多见。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是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脑血管病患者尤其是青年卒中患者,常伴有血浆HCY浓度增高,一项涉及例和相应对照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轻、中度HCY血症明显增加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并与脑卒中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7其它
7.1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中雌激素可影响糖、脂肪代谢而使血脂升高,使血中多种凝血因子升高,血黏度升高,造成血液高凝状态,引起脑卒中。
7.2妊娠其机制为血管痉挛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存在,导致了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占全部青年人卒中的5%。
7.3吸烟、饮酒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卒中危险因素中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酗酒是青年脑卒中的又一危险因素。有报道对16~40岁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嗜酒和偶然酗酒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相等,发病前24h内摄人乙醇超过40g是脑卒中的触发因素。
7.4遗传因素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特别是与青年卒中有关的遗传性脑血管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诊断和防治青年卒中提供了新的依据。研究表明青年卒中患者中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
传统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其防治措施正逐步受到重视。总之,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必须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其病因及危险因素,以减少青年人卒中的发生,提高青年人的生活质量。
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