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T延长易栓症典型病例分享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上方[检验医师]即可订阅文谢晓英
你有一个新病人。
中年男性,因“右侧肢体乏力,APTT延长1月余”就诊。
月余前因“脑出血”入院,当时凝血5项:PT15s,APTT明显延长达95.4s(参考值28-41s),D-二聚体ng/ml,纤维蛋白原3.8g/L;住院期间多次复查APTT波动于70.3-.8s,输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后APTT未能恢复正常,医院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好转,无再发皮肤黏膜、内脏出血等情况。现为进一步求治找到你——
出血+APTT延长?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还是???
既然怀疑血友病,马上补做凝血因子检测。
凝血因子V活性64.6%↓(75.0-.0),凝血因子Ⅷ活性%↑(75.0-.0),凝血因子Ⅻ35.3%↓(70.0-.0),余凝血因子活性无异常。
血栓弹力图显示R时间4.7分钟;R肝素酶杯时间4.8分钟;提示①凝血功能水平高;②无肝素类物质残留或肝素类药物未起效。
诊断性治疗:予新鲜冰冻血浆ml纠正治疗,治疗前后查APTT无明显改变;结合凝血因子活性检查,提示非凝血因子异常导致APTT延长。予维生素K注射液诊断性治疗2天后,复查APTT57s,结合患者肝功能正常,提示无维生素K缺乏、肝病等继发因素。
问题来了:
1实验室有无造成APTT假性升高的因素?
2还有哪些检查可以帮助诊断?下一步怎么走?
首先,的确有很多因素可能造成APTT假长:
1试剂失效;
2标本采集不合格,抗凝比例不佳;
3标本内有纤维丝,消耗了纤维蛋白原;
4标本纤维蛋白原含量极低;
5标本放置过久;
6去污剂污染;
7留置管或三通管采血。
该患者均已排除以上情况。观察患者标本外观及量正常,反应曲线示APTT较正常标本凝固起始点发生的晚,提示检测无误。
那么,他的APTT就是真长了。接下来怎么走?
医院吴俊教授的图捋一捋凝血过筛试验的思路:
该患者虽未做APTT纠正试验,但新鲜冰冻血浆纠正无效,结合凝血因子的结果,均提示了并非凝血因子异常而导致;同时正常血清无法纠正加之无自发性或外伤、手术后出血不止病史,也并不支持血管性血友病诊断;那么最终就聚焦在狼疮抗凝物他们身上了。
一提到狼疮抗凝物,就必然想到APS(抗磷脂综合征),再多想一下就想到了“易栓症”。没错,易栓症,高凝状态。
——且慢!一个APTT延长查因+脑出血的病人你跟我说是易栓症?!
是有些逆转,但听我慢慢道来。
还记不记得他提示“凝血功能水平高”的血栓弹力图。
APS患者有一种或多种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是一种非特异性抑制物,不针对某个特定的凝血因子,而是结合试验中的磷脂,抑制检测反应导致检测结果延长。因此体外凝血试验中依赖磷脂的项目普遍会延长,包括APTT。这也正是其特点之一:根据抗体滴度的不同,APTT延长秒数不等(50-秒以上)。同时APS常常表现为多个凝血因子的轻度减少。
因此APTT延长,全身不存在出血,血栓弹力图显示高凝状态,这样反常的情况一般见于APS。而此次颅内出血与APTT延长无关,为并发事件!
当然,推论归推论,需要进一步实验室检查的佐证。
患者之后做了anti-β2GP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及狼疮抗凝物检测(LA),结果显示其LA1和LA2均增高,LA比值为1.2。该比值目前尚无国人的参考范围,但根据相关调查,正常人群LA比值通常在0.1-0.5之间,1.2应属阳性结果,进一步支持了APS的诊断。患者第一次住院大家都focus在脑出血上,实际上他的颅脑CT也提示了“双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区、双侧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的影像证据。LA所致的APS的血栓发生率约占30~40%,是国外最常见的获得性易栓症。根据《易栓症诊断中国专家共识》(年版),抗磷脂抗体(anti-β2GPI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及狼疮抗凝物)作为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条件之一,应至少一项抗磷脂抗体两次检测阳性,且两次检测至少间隔12周。
医院的吴俊教授对该病例的会诊意见及对检验医师的大力支持!
白殿风病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