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不止当心是脑卒中先兆
2016-12-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偶尔打嗝是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呃逆”,大多是由于饮食过饱、吞咽动作过多、冷空气刺激或精神因素等导致的功能性呃逆。但如果打嗝现象严重甚至顽固存在,就可能是病理性的,往往警示胃肠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慢性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甚至中枢性疾病——中风。专家提醒,中风是持续性反复打嗝非常常见的病因之一,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危及生命。
打嗝的“元凶”竟然是脑血管病
对于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异常打嗝有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一方面,脑动脉硬化、狭窄或腔隙性脑梗塞等疾病,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颅内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横膈膜肌肉异常收缩,出现打嗝。另一方面,脑卒中后常会发生应激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刺激胃黏膜,殃及膈肌,出现频繁打嗝等表现。
所以,老人如果打嗝,一般只要保持静息状态,不进行剧烈运动,别喝冷饮,数分钟后便会自行缓解。但如果持续打嗝,且伴有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清,甚至神志不清,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的人,要警惕中风,及时就诊。生活中,也要注意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以免血压、血糖等超标。
脑卒中的先兆体现在几方面
1、语言障碍脑卒中发生前,最常出现的先兆症状就是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不利,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者语不达意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脑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导致的。
2、视觉异常脑卒中发生前,患者常有视觉上的异常,而且视觉异常往往是脑卒中最早的预警信号。主要表现有一过性黑朦,患者突然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但是往往数秒钟后可以恢复,这是因为大脑内血流量减少,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的,眼动脉是颈动脉的第一条分支,对颈动脉的缺血最为敏感;这是因为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支动脉因大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的结果,是早期脑卒中的预警信号。
3、意识障碍在意识方面,脑卒中的先兆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很多患者会频繁打哈欠,这是因为脑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的缘故,有研究发现,70%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5~10天内有频繁打哈欠的异常表现。
4、感觉异常卒中前,患者往往有一侧面、舌、唇或/和肢体麻木的感觉,有时还会伴有耳鸣、听力减退或视物旋转感。还有些患者是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摇晃不定、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种情况往往与眼睛看到双重物像(复视)以及耳鸣一起出现,这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影响了人体的平衡器官小脑所致的。
5、运动障碍运动障碍也是卒中前的重要先兆症状之一,表现为一侧的面部或者上下肢力量减弱,不受支配,出现口角歪斜,流涎,吞咽困难,或是一侧肢体乏力,胳膊无法抬举,手中物品忽然掉落,走路时一只脚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还有些患者甚至出现双腿突然失去力量猝然倒地的症状。这都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导致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
6、血压异常脑卒中前血压也往往出现异常,血压如果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以上,是发生脑出血的先兆;血压如果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是脑血栓形成的先兆。
一般而言,对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应该提早 白癜风初期的图片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