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病案基底动脉急性闭塞支架成形治疗
2016-10-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流重建,选择不同病例,个体化治疗策略,方能事半功倍。分享一例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病案,通过术前分析、评估、预案及术中决策,重温临床思维路径,积极探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决择。
病例简介:
男,45岁,主因头晕、呕吐2天,口角歪斜1天,言语不清3小时入院。既往“糖尿病”8年,未规律监测及治疗。吸烟史25年,约20只/天。入院查体:嗜睡,言语不清,双眼球浮动,瞳孔正常,右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共济(+),深浅感觉正常,双巴氏征(+)。入院后意识障碍持续加重,考虑后循环重度狭窄或闭塞,预后极差,同家属商议,决定DSA检查及血管内治疗。术前查体:重度昏迷,躁动,舌后坠明显。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共济、深浅感觉检查不配合,巴氏征双侧阳性。予气管插管,气道保护,神经镇静。
术前分析:症状进行性加重2天,MR仅小范围梗死,考虑重度狭窄基础上的原位血栓。
治疗策略:考虑支架成形,根据血栓负荷,决定是否取栓。
DSA评估结果:1、左椎发自弓,开口重度狭窄,V3远端不显影;2、右椎-基底汇合重度狭窄、闭塞,AICA软膜支逆向供BA;3、右MCA-M1闭塞,后交通开放,PCA软膜支向前循环部分代偿。
手术顺序:先再通RVA-BA,根据术中情况,再决定是否处理LVA开口
微导管、微导丝碎栓,远端血流良好,BA起始部重度狭窄。
根据预案,狭窄段局限,考虑直接支架成形
微导丝交换技术,明确病变性质。APOLLO2.5-13mm支架成形
替罗非斑5ml微导管推注,血流稳定。
病情平稳,决定处理LVA开口
APOLLO2.5-8mm支架成形
RVA-BA支架成形1h后复查,血流稳定。
术后24h复查CT,梗死范围无扩大,患者意识清楚,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弱,早期康复训练。
年12月《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项由荷兰人进行的MRCLEAN的试验结果,首次证明了取栓支架治疗6小时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有效性。与单纯r-tPA静脉溶栓相比,r-tPA静脉溶栓加取栓支架治疗的绝对获益高出13.5%。但仍然有人怀疑这一阳性结果能否在其他试验中得到重复证实。令人欣慰的是,年2月《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EXCAPE和EXTENDIA试验结果,并于4月又发表了SWIFTPRIME试验结果,分别证实了快速机械再通治疗12小时内梗死灶小和侧支较好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有效性,治疗4.5小时内接受r-tPA和有半暗带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有效性,以及在6小时内启动机械再通治疗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有效性。与内科治疗相比,机械再通治疗的绝对获益分别高了23.7%、31%和25%,巩固了机械再通治疗理念。
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在年10月批准Solitaire?FR血流重建装置应用于症状发作8小时内移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大血管中的血栓,从而恢复血流。这是国内首个被批准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支架取栓装置。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已在《中国卒中杂志》年第10卷第7期上刊登发表,该指南优先使用支架取栓装置进行机械取栓(Ⅰ类推荐,A级证据)。研究中国人群支架取栓疗效的EAST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主办单位:
医院
石家庄市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石家庄市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
主编
思者常新-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白癜风是什么样的